瑞士ABB把自己最有代表性的机器人业务,卖给了软银。
金额是53.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383亿。
这笔交易在全球制造业和AI圈里引起了轰动,因为ABB的机器人业务,是全球“四大家族”之一。
几十年来,它和日本的发那科、安川电机、德国的库卡,一起统治了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
而现在,这位老牌巨头,突然选择退出,更戏剧的是,接盘方竟然是以“科技投资”著称的软银集团。
![]()
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卖掉自己的机器人;一家金融资本集团,却要去干机器人。
这两方的动机,看似对立,其实都藏着不得不做的现实考虑。
01
ABB不是一家急着卖资产的公司。
它是欧洲最老牌的工业巨头之一,电气、自动化、能源、控制系统遍布全球,但机器人业务,过去几年成了它的“鸡肋”。
机器人这门生意,前期投入大、研发贵、周期长,利润又不稳定。
尤其是这两年,全球制造业波动大,机器人订单增速放缓,ABB的利润连续下滑。
根据财报,2024年ABB机器人业务收入约23亿美元,占总营收的7%,但利润同比下降了近40%。
在这种情况下,ABB内部开始讨论是否要让机器人板块独立。
今年年初,他们还打算分拆上市,去资本市场再融资,但投行的估值报告给了他们一个冷水,最多40亿美元。
![]()
就在这个时候,软银出价53亿美元,比他们预期高出三分之一,还全现金支付。
ABB的CEO维罗德没有犹豫太久,他说得很直白:“软银的收购可以马上带来资金,上市过程太长太不确定。”
最终,ABB选择把机器人部门打包卖掉,它能净拿到约47亿美元的现金,账面还会产生24亿美元的收益。
外界评价这是一笔“高位脱手”的交易,从短期看,ABB赚到了;但从长期看,它也放弃了进入下一轮产业革命的门票。
02
相比ABB的务实,软银的动作更像一场豪赌。
过去几年,孙正义一直在讲“人工超级智能”(ASI)。
他认为,AI的下一个阶段,不是写文章、画图、聊天,而是动手,要让AI真正进入物理世界,就需要一个身体,那就是机器人。
![]()
这笔收购,就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软银自己早就在机器人领域有布局。
它有SoftBank Robotics,做过“Pepper”机器人,它投资过仓储自动化公司Berkshire Grey、协作机器人节卡和擎朗,也投了AI控制软件企业Skild AI。
但这些项目分散、轻量化,缺乏一个工业级的中枢平台,ABB正好补上了这块短板。
这次收购,软银一口气接手ABB的7000名工程师、50万台存量设备、全球服务网络和全部知识产权。
从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到传感器、算法、工厂应用,软银等于一夜之间拥有了一整条链。
孙正义的设想很清晰:让ABB的机器人成为AI的“手脚”,让软银的大模型和算力成为“大脑”。
当AI能在现实世界中感知、学习、行动,它就不再是算法,而是一个“具身智能体”。
![]()
孙正义称这叫物理AI,也就是AI的下一个阶段,让机器拥有理解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能力。
03
其实,孙正义并不是唯一这样想的人。
英伟达CEO黄仁勋也说过,AI的下一个浪潮是“物理AI”。
AI不只是分析数据,而是控制现实。
在英伟达的愿景中,
AI会驱动自动驾驶汽车、工业机器人、智慧仓库、无人工厂,这些都属于“物理AI”的范畴。
特斯拉的马斯克也在做类似的事。
他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已经能自己识别动作、模仿训练师。
马斯克甚至说,未来Optimus的市场价值,可能会超过汽车。
这说明,AI和机器人融合,是一条全球共识的方向。
过去的工业机器人,只会执行命令;未来的智能机器人,能自主判断。
![]()
区别在于前者靠算法,后者靠学习。
软银买ABB,就是想提前占住这个入口。
这笔交易,某种意义上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过去的工业机器人,被“四大家族”垄断了几十年。
他们凭硬件精度和控制算法吃饭,壁垒高得吓人。
但AI进来后,壁垒开始松动。
现在的竞争,不是比机械臂多稳,而是比谁的系统更聪明。
![]()
库卡被美的收购后,已经在中国市场形成新的生态;发那科、安川都在与英伟达、微软等AI巨头合作,ABB则干脆卖身退出。
传统的“机械帝国”正在让位给“智能帝国”。
软银的加入,让机器人不再只是生产工具,而是AI的入口。
这是资本力量和技术浪潮共同推动的结果。
04
对中国制造业来说,这笔交易有两面。
一方面,它会让竞争更激烈。
ABB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软银入主后,势必强化AI应用,推出新一代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这对国内企业是压力,尤其是在高端制造环节。
但另一方面,这也会带来新的机会。
国际巨头的策略调整,往往会带动国产替代加速。
中国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50%,在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很多品牌已经能与外资平起平坐。
![]()
像埃斯顿、新松、节卡、珞石这些公司,都在往“AI+控制系统”方向升级。
未来谁能把AI融进机器人,谁就能抢到下一个窗口期。
而中国的优势,是完整的产业链和巨大的场景需求。
无论是制造、物流,还是新能源、电动车,中国工厂正在成为全球智能制造的主战场。
这意味着,中国是AI+机器人结合最早落地的地方,也可能是最快长出新巨头的地方。
也许五年后,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会说话的AI,而是会工作的AI。
当AI走进工厂、仓库、手术室、建筑工地,
那时候,我们才真正进入了智能制造的下半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