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陈毅1958年回四川视察,工厂青年注视他,陈毅预感将受批评。

0
分享至

1958年3月中旬的一个深夜,外交部的台历翻到第二天,却没人敢去催灯下的陈毅。文件批示一摞又一摞,直到保健医生递来一张体检报告——血压偏高,心脏过劳——这才让繁忙戛然而止。一纸“半月病休令”摆在桌上,陈毅抬头,看见毛主席与周总理的联名签字,他无法再拒绝。



地点选在四川并非偶然。陈毅自嘲自己“土生川人”,离乡十二载,如今回去既是疗养,也是调研。他带着夫人张茜,悄悄坐上开往成都的列车,除司机与随行警卫,无人知晓行程。张茜顺手关好车窗,轻声说了句:“回家了。”列车汽笛长鸣,夜色里的成渝铁路闪出一道白光。

四月初的成都,柳絮未谢,春雨刚歇。省委把金牛坝一处旧招待所腾出来,陈毅只带了两名秘书入住。窗外槐花落在青瓦上,浅香随风钻进屋子,他端着茶,长叹:“川味还是这杯老荫茶最正宗。”两天,他不见客,只读书、散步,让疲惫的神经缓一下弦。

等精神稍稳,他决定先看农村。那天艳阳高照,汽车驶向城西“友谊农业社”。川西坝子麦苗已抽穗,浅绿连成海。社党总支书记江庆云迎上来,简要汇报:集中建房二十一幢,土地节约三十多亩。陈毅边听边看,走进一户新居,抚摸土墙外那排红砖,问得仔细:造价几何,社员自筹了吗,集中住会不会挤?江庆云回答得干脆。陈毅点头,却提醒一句:“树不要少种,川西要保住水土。”

返回招待所,他拿铅笔在本上画了一张“小四合院”草图,旁边写几行字:农户自筹、雨水收集、院内植树。秘书瞥见,惊讶这分细致。陈毅笑说:“农业是基础,细点好。”

沉寂没保持太久。4月25日,他把行程定向成都东郊量具刃具厂。此厂列入“一五”重点项目,毛主席三月来川时刚去过。为减少干扰,厂里没提前张扬,只说“有上级同志”来参观。铣刀车间机床轰鸣,金属屑飞溅。陈毅戴墨镜、穿便装,站在人群里几乎认不出身份。

一名年轻钳工感觉陌生,看几眼后索性盯住。陈毅察觉,摘下墨镜,轻声提醒:“小伙子,别走神,出了废品要挨批评!”四周工友先是一愣,随即笑声散开。青年脸红,把目光落回刀口。十几个字的幽默,把车间紧张气氛松开了一截。

他对设备兴趣更浓,凑近一台苏制精磨机,询问进刀量、冷却液配比,又问备件国产化比例。技术员汇报时带点骄傲:八成零件已由厂内自制取代进口。陈毅轻轻一拍工位桌面:“自力更生,底气足!”

张茜则在另一侧同女工交谈。女工说自己工资与同批男工持平,“心里踏实”。陈毅听到,抬手比了个点赞的姿势:“这才符合新社会规矩。”话不长,却让不少工人抿着嘴偷笑。



来到淬火炉旁,炉火映得人脸通红。中年师傅正用钳子夹起赤热工件。陈毅走近,拿毛巾替他擦额上汗珠。师傅还没认出人,只忙说“谢谢首长”。厂长这才介绍“陈毅同志来看望大家”。师傅慌忙摘手套,“握手太激动。”陈毅摆摆手:“莫客气,向你们学习。”

厂里请出全国劳模田景琦。两人握手时,田景琦谦称:“我也在学新人张志刚,他让效率翻了四十倍。”陈毅答:“有后浪,才有大江。”夸劳模,也提醒莫停步。厂长在旁边听得频频点头。



参观结束,厂大门外无人列队、无人锣鼓,只有春风带着机油味吹过厂区。陈毅上车前,说了最后一句:“回头再来,不过是学习,不是检查。”车子启动,他透过车窗看那根高耸烟囱,手指敲了敲车门,轻声重复:“学习。”

当晚,招待所里的灯又亮到深夜。秘书发现,陈毅把白天听来的国产化数据写进笔记,又在旁边补了三行:多留青年工人,重视技校生,抓设备保养。雨打窗棂,他伏案不停。谁也没想到,这次“病休”比外交部里还忙,可他的血压,却奇怪地稳定下来。

五月初,医院复查,指标恢复正常。返回北京之前,陈毅把那本密密麻麻的调研笔记交给周总理。总理翻看几页,放下,说了句:“辛苦你了。”陈毅笑答:“未曾停工,只是换了个岗位。”



火车汽笛划破成都清晨,慢慢驶向北方。招待所院内的槐花掉了一地,只有门口一行浅淡脚印,提醒人们:那位川人,刚刚来过。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于鑫淼谈U22国足:532体系打强队更合适,受全运会影响也小了

于鑫淼谈U22国足:532体系打强队更合适,受全运会影响也小了

懂球帝
2025-11-16 07:16:06
172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晕了…

172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晕了…

健身迷
2025-10-16 10:10:40
“宁可战死,也不跪着生”:越来越多乌克兰女性加入军队对抗俄军

“宁可战死,也不跪着生”:越来越多乌克兰女性加入军队对抗俄军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16 10:59:16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空间设计
2025-11-09 12:15:02
5股一夜减持225亿,其中1股减持184亿,包括证券、电池、通信龙头

5股一夜减持225亿,其中1股减持184亿,包括证券、电池、通信龙头

风风顺
2025-11-16 07:29:34
荒诞!诈骗2.7万亿的恶魔佘智江,居然是我们媒体口里的慈善家

荒诞!诈骗2.7万亿的恶魔佘智江,居然是我们媒体口里的慈善家

公子麦少
2025-11-13 20:42:17
房产税吹风变实锤?原财政部长重磅回应!这 4 类人要提前慌了?

房产税吹风变实锤?原财政部长重磅回应!这 4 类人要提前慌了?

徐徐道史
2025-11-16 09:47:17
“天上人间”的瓜!

“天上人间”的瓜!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14 07:57:34
温州多名“95后”干部拟提拔,最年轻的生于1997年

温州多名“95后”干部拟提拔,最年轻的生于1997年

住温网
2025-11-16 00:05:57
日本媒体慌了:中国发布避免前往日本的提醒,旅游业可能受影响了

日本媒体慌了:中国发布避免前往日本的提醒,旅游业可能受影响了

艾米手工作品
2025-11-16 10:55:43
金鸡奖最大讽刺:陈凯歌用18年没捧红的儿子,一夜站上C位

金鸡奖最大讽刺:陈凯歌用18年没捧红的儿子,一夜站上C位

可乐谈情感
2025-11-16 01:27:36
年轻人正在逃离上海!上海月薪8500房租3200,撤离上海的年轻人们,放弃万元月薪选择及时止损

年轻人正在逃离上海!上海月薪8500房租3200,撤离上海的年轻人们,放弃万元月薪选择及时止损

流年拾光
2025-10-23 20:33:16
日媒感慨,若中日开战,中国人会抢当先锋,牺牲可族谱单开

日媒感慨,若中日开战,中国人会抢当先锋,牺牲可族谱单开

看世界的人
2025-11-16 11:59:45
“我妈说AA制暂时取消,你伺候我坐月子”听完我直接跑去旅游了

“我妈说AA制暂时取消,你伺候我坐月子”听完我直接跑去旅游了

多久情感
2025-11-15 07:42:10
一战打醒开拓者!杨瀚森打爆10号秀,给机会,他不比状元弗拉格差

一战打醒开拓者!杨瀚森打爆10号秀,给机会,他不比状元弗拉格差

金风说
2025-11-15 14:51:20
突发快讯!中国通告全球:中国海警舰艇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引爆国际舆论

突发快讯!中国通告全球:中国海警舰艇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引爆国际舆论

青风点评
2025-11-16 11:26:19
马筱梅爆自己孩子不会争家产,公开和大S真实关系,原来小S说谎了

马筱梅爆自己孩子不会争家产,公开和大S真实关系,原来小S说谎了

冷紫葉
2025-11-15 15:00:42
三人组爆砍86分!东契奇杀红眼!湖人24分大胜,字母哥孤立无援

三人组爆砍86分!东契奇杀红眼!湖人24分大胜,字母哥孤立无援

体坛小李
2025-11-16 11:32:42
1950年蒋介石姐姐被判死刑,周总理求情无果:原来她还有另一身份

1950年蒋介石姐姐被判死刑,周总理求情无果:原来她还有另一身份

南书房
2025-11-16 12:00:06
毛主席临终前为何拿掉叶剑英军权?令人不解,多年后才知主席苦心

毛主席临终前为何拿掉叶剑英军权?令人不解,多年后才知主席苦心

云端书馆
2024-12-24 08:49:00
2025-11-16 12:44:49
流云青史
流云青史
纪录真实事件,谈谈美秒人生。
1570文章数 2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释永信被批准逮捕

头条要闻

释永信被批准逮捕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涉三宗罪 释永信被批准逮捕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游戏
艺术
旅游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数码要闻

英特尔Arrow Lake Refresh处理器曝光:频率提升100MHz

《燕云十六声》海外版上线 Steam首发峰值超16万

艺术要闻

广州白云机场T3亮相,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像“甲虫”?

旅游要闻

【外眼看云南】汽笛声中的“慢生活”,一场跨越国界的乡愁之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