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轮到中国卡脖子了!全球缺水难题难解,中国却能稳粮食能源链

0
分享至


以前总听说我们在芯片、光刻机这些领域被卡脖子,没想到风水轮流转,这次在全球最头疼的缺水问题上,中国反而走出了一条别人羡慕不来的路。

最近联合国发布了一份全球干旱热点报告,从非洲到地中海,从亚马逊到东南亚,干旱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破坏力席卷全球。

非洲有超过九千万人面临严重饥饿,赞比亚因水电崩溃导致每天停电长达21小时,巴拿马运河水位下降导致通航量锐减超过三分之一,联合国官员直言:“干旱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威胁,它正在我们眼前加剧”。

全球都在为水发愁,粮食和能源跟着受牵连,唯独中国能把这两条命脉稳稳攥在手里,这是怎么回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里表示,全球河流流量和水库入水量已经连续五年低于正常水平,2023年还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旱灾洪水轮番上阵,冰川融化速度更是创下了五十年新高。

现在全球有3.6亿人面临缺水,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要突破5亿。

更要命的是,缺水已经开始引发冲突了,联合国另一篇报告明确说,水资源紧张正在加剧世界范围内的矛盾,非洲那边因为跨境水资源分配的问题,紧张局势一直没断过。

再举两个实实在在的例子,大家就知道问题有多严重了。



中亚的锡尔河,流经好几个国家,苏联时期还能统一规划灌溉和能源,把这里打造成棉花主产区。

可苏联解体后,各国都只顾着自己,上游的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冬天要用水发电供暖,就把水截下来,下游的乌兹别克斯坦夏天种地需要灌溉,偏偏没水,连火电厂冷却用水都跟不上。

这么折腾下来,咸海都快干了,土地盐碱化越来越严重,粮食和能源全受影响。

还有突尼斯的加夫萨地区,年降水量不到250毫米,外资和本地精英靠着钱挖深井、装太阳能泵,拼命抽地下水种经济作物,地下水开采率都到200%了,小农们挖不起井,只能弃耕,老百姓连饮用水都得高价买,还经常断水。



农业本来就是用水大国,全球一半人口至少部分时间面临严重缺水,粮食收成能好吗?联合国早就说了,水资源短缺首先就影响粮食安全。

能源这边更麻烦,传统的煤炭开采、火力发电都要耗大量水,比如火电厂冷却就得用掉好多水。

现在全球都在搞能源转型,可新能源也不是完全不用水,光伏板生产和清洗、风电机组冷却,都离不开水。

缺水就像个死结,绑住了粮食,又缠住了能源,谁都解不开。

反观中国这边,情况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别人在缺水的泥坑里挣扎,我们早就开始系统性布局了,核心思路就是把水用在刀刃上,让每滴水都能在粮食和能源上发挥最大作用。



农业用水占了全国用水的大头,能把农业节水搞明白,粮食安全就稳了一半。

我们不是光喊口号,而是真金白银砸下去,政策制度跟上来。

水利部联合多部门出台了专门的意见,明确到2030年要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到0.6以上。

这个系数看着抽象,其实就是衡量水有没有白流的关键,系数越高,说明水浪费得越少。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地都在搞灌区改造,把老旧渠道换成防渗的,泵站设备更新换代,还装了智能化水闸,能远程控制调度。

内蒙古河套灌区搞“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每公顷地能节本增效不少钱;河南人民胜利渠灌区花了好几亿改造,预计每亩用水能少20立方米,粮食反而能多收61公斤以上。



我们还搞了能源和水资源的“双循环”,让两者互相支撑。

比如用太阳能发电,来驱动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处理后的水又能用来搞农业灌溉或者工业生产,多余的电还能并入电网。

南水北调这个超级工程更是发挥了大作用,不仅解决了北方的生活用水,还为沿线的农田灌溉和电厂供水提供了保障,相当于给粮食和能源链上了双保险。

水利部还在推进取用水监测计量体系建设,现在已经掌握了两百四十多万个取水口的信息,在线计量点超过二十八万个,规模以上取水在线计量率快到100%了,每一滴水的去向都能摸清,这样才能精准调度,避免浪费。



那别的国家也搞过节水技术,比如突尼斯也推广滴灌,怎么就没成功呢?

关键就在于中国的制度优势和系统思维,我们是全国一盘棋,从顶层设计到地方执行,政策能一竿子插到底。

比如“十四五”期间中央直接安排两千亿资金,改造两千五百多处大中型灌区,还选了四十九个灌区搞数字孪生先行先试,这种规模化投入和推广,没几个国家能做到。

而且我们把节水和农民增收、企业效益、生态保护绑在一起,不是靠强制命令,而是让大家都能尝到甜头,自然愿意配合。

现在全球都在盯着中国的水资源管理经验,以前我们引进别人的技术,现在轮到别人来学我们的模式了。

从联合国报告里的警告,到中国田间地头的智慧灌溉,再到新能源电站的节水运行,这背后藏着的是国家对民生的重视,对长远发展的谋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7分钟视频后续来了!主要是这几点

17分钟视频后续来了!主要是这几点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15:45:32
树倒猢狲散!北京某相声社团旗舰店黄了,员工外地走穴去了

树倒猢狲散!北京某相声社团旗舰店黄了,员工外地走穴去了

观察鉴娱
2025-11-08 10:57:34
比缅北还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比缅北还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牛牛叨史
2025-10-24 01:33:16
太现实!《你好星期六》谁被硬捧、谁是炮灰,看镜头数就一目了然

太现实!《你好星期六》谁被硬捧、谁是炮灰,看镜头数就一目了然

洲洲影视娱评
2025-11-10 14:52:38
太突然!武汉一知名大型商场更名?

太突然!武汉一知名大型商场更名?

越乔
2025-11-10 22:50:41
灾情严重!马科斯通告全球:菲律宾进入紧急状态 中国还会援助吗?

灾情严重!马科斯通告全球:菲律宾进入紧急状态 中国还会援助吗?

据说说娱乐
2025-11-11 04:02:56
震惊!两大政治巨头联手,台湾统一之路即将开启?

震惊!两大政治巨头联手,台湾统一之路即将开启?

鲁源写作读书会
2025-11-11 05:30:02
李湘回湖南娘家!父母住大别墅,客厅堆满鲜花,她却不敢露全脸

李湘回湖南娘家!父母住大别墅,客厅堆满鲜花,她却不敢露全脸

娱圈小愚
2025-11-10 09:10:46
陈芋汐夺冠

陈芋汐夺冠

新京报
2025-11-10 22:25:14
王晶谈万梓良晚年凄凉!称其不懂江湖规矩,演戏夸张对手很难接

王晶谈万梓良晚年凄凉!称其不懂江湖规矩,演戏夸张对手很难接

一盅情怀
2025-11-08 18:08:56
翁帆和导演胡玫蒋勤勤合影 蒋勤勤75年 翁帆76年 翁看着比蒋年轻多了

翁帆和导演胡玫蒋勤勤合影 蒋勤勤75年 翁帆76年 翁看着比蒋年轻多了

乡野小珥
2025-11-10 10:13:12
好险!网友差点拿40万接盘小区超市,评论区高手仗义挽救一个家庭

好险!网友差点拿40万接盘小区超市,评论区高手仗义挽救一个家庭

另子维爱读史
2025-10-11 22:40:25
王玉雯的胸型有多好看

王玉雯的胸型有多好看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0-22 07:37:39
芯片大厂,宣布涨价50%!近三个月股价累涨468.84%,华强北:每天都在涨,一天一个价

芯片大厂,宣布涨价50%!近三个月股价累涨468.84%,华强北:每天都在涨,一天一个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00:30:08
美职联八强对阵:迈阿密国际vs辛辛那提,孙兴慜与穆勒相遇

美职联八强对阵:迈阿密国际vs辛辛那提,孙兴慜与穆勒相遇

懂球帝
2025-11-10 12:48:05
上海高校“丢表退学”事件后续:受害者4天被退学,小偷继续上课

上海高校“丢表退学”事件后续:受害者4天被退学,小偷继续上课

半糖甜而不腻
2025-11-10 11:46:34
为寻乐子,四少年将妇女折磨致死,被捕后笑称“她叫得很舒服”

为寻乐子,四少年将妇女折磨致死,被捕后笑称“她叫得很舒服”

史记趣闻
2025-11-05 20:30:03
普通人搞钱成本最低的方式:当“二道贩子”,空手套白狼!

普通人搞钱成本最低的方式:当“二道贩子”,空手套白狼!

第一桶金学派
2025-11-03 10:25:12
大家别被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给骗了,真实的吴石将军其实是这样!

大家别被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给骗了,真实的吴石将军其实是这样!

生性洒脱
2025-11-07 11:59:03
陈数首谈14年婚姻,盲目听从赵胤胤安排,让她后悔的不止一件事

陈数首谈14年婚姻,盲目听从赵胤胤安排,让她后悔的不止一件事

疯说时尚
2025-11-10 08:27:01
2025-11-11 07:44:49
叹知 incentive-icons
叹知
历史不是注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
4776文章数 3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小区车库沉降墙体开裂 所涉楼栋有业主未搬离:要退房

头条要闻

小区车库沉降墙体开裂 所涉楼栋有业主未搬离:要退房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买得到芯片的美国科技巨头,买不到电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家庭教育最怕的就是甩锅式教育

亲子要闻

全周期赋能中国母婴健康,八赴进博会聚焦生命早期1000天

旅游要闻

石家庄机场 为旅客搭建“冰雪游空中通道”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