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7日,山东菏泽某村的红绸还在风中飘荡,21 岁的刘某穿着婚纱,与同岁的村民柳某完成了婚礼。谁也没料到,这张象征姻缘的红帖,会在两个多月后变成法院的传票,而这场婚姻的终点,是机井里的窒息与刑场上的枪声。
![]()
这场短命婚姻的裂痕来得猝不及防。婚后不久,刘某便明确表示不愿与柳某共同生活,但在闭塞的乡村环境里,"退婚" 两个字像座大山 —— 她最怕村民的闲言碎语传到父母耳中,让家人抬不起头。这种既想逃离又不敢反抗的纠结,最终扭曲成了致命的恶意。
转折发生在 2023 年 5 月 28 日晚。柳某随口告诉刘某,第二天要去岳父母家吃饭,这个寻常的家庭邀约,却让刘某心里冒出了一个阴森的计划。她清楚柳某喝酒的习惯,一个利用酒精与药物的杀局,在她脑海里逐渐成型。
![]()
步步为营的杀局:买药、找井、喂药
5 月 29 日一早,刘某就揣着钱去了村里的药店,买下一盒复方地西泮片。这种含有地西泮与苯巴比妥的药物,过量服用会导致嗜睡、运动失调甚至昏迷,正是她计划里的关键道具。
买完药,她又以 "抛硬币解梦" 为由,拉着柳某在村外转悠,实则在寻找合适的作案地点 —— 一口废弃的机井。柳某对此毫无察觉,还陪着妻子认真找井,殊不知这口井将成为自己的坟墓。
当晚的饭局成了最后的铺垫。在刘某父母家,柳某按惯例喝了酒,脸上泛起红晕。21 时 20 分,刘某驾车载着微醺的丈夫返程,途中她突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药片,柔声说:"这是解酒药,吃了不头疼。" 被酒精麻痹的柳某没有怀疑,吞下了 6 片复方地西泮。
药物很快开始发挥作用。22 时左右,刘某将车停在白天找好的机井旁,此时的柳某已经头晕目眩、步履蹒跚。刘某见状,又编造 "井里有鱼,下去捞几条下酒" 的谎言,见柳某犹豫,便上前强迫他靠近井口。
混乱中,本就站立不稳的柳某脚下一滑,直直坠入了深不见底的机井。
![]()
四次求救与冷血转身:凌晨的致命井盖
机井里传来柳某微弱的呼救声:"快喊人来救我... 我爬不上来..." 此时的他还没意识到,妻子正是这场灾难的制造者。刘某站在井口往下看,黑暗中只能听到丈夫的喘息与求救,她没有丝毫犹豫,转身驾车离开。
但她并未走远。第一次返回时,柳某的声音还很清晰,他带着哭腔哀求:"我知道错了,你快找人来..." 刘某依旧无动于衷,再次驾车驶离。如此往返四次,每一次都能听到丈夫的求救声逐渐微弱,直到最后几乎细不可闻。
凌晨 2 时的乡村一片死寂,刘某最后一次回到机井旁,井底已经没了声响。她搬来石块盖住井盖,仿佛要掩埋所有罪恶,随后驾车消失在夜色中。而井内的柳某,最终因缺氧窒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直到天亮才被路过的村民发现。
![]()
死刑执行:迟来的正义与代价
案件很快被警方侦破,刘某到案后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2024 年 9 月 26 日,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刘某验明正身,将其押赴刑场执行死刑。这座以严厉惩处严重暴力犯罪著称的法院,用最严厉的判决终结了这场因 "怕被说闲话" 引发的命案。
从穿着婚纱到走向刑场,不过一年半的时间。刘某为了逃避流言蜚语,选择用更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最终不仅断送了丈夫的性命,也让自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口冰冷的机井,成了两个家庭永远的伤痛印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