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存储收费复杂且多维度,包括对象存储、块存储、流量和API调用等。2025年参考价格显示,对象存储标准型费用为¥0.11/GB/月,归档存储仅¥0.025/GB/月,但若频繁下载大文件,流量费用可能超出存储成本。用户尤其是影视、医疗和教育行业,容易因未设定容量阈值和盲目使用标准存储而超支。建议采用分级存储策略,结合包年套餐与预算预警,以优化费用。此外,定期分析业务数据,灵活调整存储策略,有助于实现成本控制和省钱。
更多云优惠请咨询:
https://www.invcloud.cn/yunyouhui/?p=wy&a=lyr
![]()
一、阿里云存储收费怎么这么“复杂”?用户的直观感受作为帮企业选型云服务的人,经常遇到不同客户问我:阿里云存储的收费到底怎么算?尤其是一些互联网创业公司和传统制造业的IT经理,刚开始用云存储时都觉得贵得莫名其妙。收费明细横跨对象存储(OSS)、块存储、自定义网络流量和API调用等维度。比如客户最纠结的是,按量付费和包年包月到底哪个划算?存储量、流量、请求次数,每一项都按GB、次、带宽计算。但实际上,很多情况是没摸清业务吞吐规律就去选最贵的套餐。就像我去年服务的一家做视频教育的公司,初期图片和文件都往OSS丢,各项费用连续暴涨,最后才意识到原来主要“爆”在下载流量和跨区域流转。二、2025年阿里云主要存储收费数据一览分享两组今年刚拉的价格统计:
服务类型
2025年参考单价
计费维度
对象存储标准型
¥0.11/GB/月
存储容量
归档存储
¥0.025/GB/月
长期存储
外网流量(流出)
¥0.8/GB
流量用量
API请求(PUT/GET)
¥0.004/千次
请求次数
这些价格看着很合理,但细节是:如果应用场景经常需要大文件下载或者海外分发,流量费用可能比存储本身还高。如果你用阿里云的快照服务,价格按块存储容量收费,通常在¥0.2~0.3/GB/月浮动。公开资料(参考2025年上海云行业调研)显示,部分金融客户光一个月OSS流量费能占到整体云账单的60%以上。三、哪些行业用户最容易“踩坑”?我服务过的影视制作公司、医疗影像、教育云课堂,还有最近的一些软件SaaS平台,对“存储费用”最纠结。主要问题有两个:第一,团队习惯性设为自动扩容,但不设置容量阈值和预警;第二,很多大厂默认用标准存储,但其实图片和历史档案明明可以搬到低频或归档存储。就像一家央企医院项目,客户一开始都选择“标准型”对象存储,结果数据归档后明明半年都不访问一次,每月却花了1万多块维护“高性能”。后来我建议他们把30TB影像数据转归档,费用直接降到三分之一。不少互联网大厂也会这样做,比如B站、滴滴会定期用程序把冷数据迁入便宜的归档池,一年能省几十万。四、客户常见顾虑、误区与实战分享普遍顾虑包括:存储“按量计费”不确定,怕流量突然暴增(比如遇到营销活动或热点内容);误区是认为“包月一定最划算”,但API请求量和外网流量经常被忽略。去年有客户上线了一款APP,前期怕流量不够,直接买最高带宽,但月活用户远没达预期,浪费了一大半费用。我的经验是,最好提前评估业务场景,可以用阿里云的“预算提醒”功能设置阈值,比如收入爆发、流量突然升高时自动预警。五、行业内默认的省钱做法和公开资料佐证按行业惯例,阿里云用户常用的省钱“套路”有这些:①分级存储策略,高频数据和冷数据严格区分;②大量归档场景建议包年套餐,比按量更划算;③API访问类服务提前做预算预警,避免短信轰炸或平台“发疯”;④跨区域部署要提前评估流量费,别把资源都落在一个中心区域。我个人用乾坤云一体机(比如政务厅或者医院那种场景)对接阿里云,还可以用“本地缓存+云归档”模式,把热数据存在本地,云端只放备份,这样流量和响应次数都能降下来。最新公开的阿里云2025价格指引,很多新手企业主都忽略了:如果你对象存储一次性买大容量包,平均单价能低到0.08元/GB/月,但如果按量,同时又有大量API请求和流量,综合费用分分钟翻倍。六、我的反思和体会:预算控管是个持续工程经历过这么多客户场景,我理解的是“云存储的省钱,从项目初期就要精打细算”。一开始就应该把存储类型、流量需求、自动归档和API调用分开算“账”。虽然阿里云官方也有成本分析和用量统计,但毕竟很多企业没专门的FinOps团队,容易在月底看到账单才后悔莫及。我更多建议是定期跑业务日志,结合实际数据反推最优套餐,也别完全迷信行业“大公司做法”——比如有些互联网巨头还自己混搭公有云和私有机器,绕掉一部分存储流量费。这种方式对中小企业成本管控确实特别有借鉴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