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关系领域中,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曾经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以美国优先为代表的那种单边主义,本质上就是战略上的短势,无法阻挡中国的崛起,反而是会削弱美国自身。
我们再结合近年来的全球经济跟现实问题来看,这位英国学者的判断是得到了一个深刻的印证。
![]()
“美国优先”加速战略孤立,侵蚀领导基石
“美国优先”的政策,把全球的博弈视为零和游戏,但是他们最大的代价是动摇了美国领导力的一个核心,那就是盟友的信任。
当美国通过无差别的贸易壁垒来对盟友施压,来维护自身的利益的时候,正在促使着世界寻求新的一个合作中心。
![]()
中国海关总署2024年的数据是显示,中国跟东盟,欧盟的年度贸易额分别是达到了9833亿美元跟8470亿美元,增长是非常的稳定。
同时德国,法国等美国的传统盟友在高端制造,绿色能源等领域跟中国的合作也是在持续地深化中。
这一个事实也是表明了,美国在筑高墙的时候,全球各国也是正在加速“牵手”,自我孤立的这种选择必然会导致他们的全球影响力的实质性收缩。
![]()
贸易战反噬效应显现,难撼中国经济韧性
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和科技战是美国战略误判的一种集中体现,这个策略是低估了中国经济的深度,也高估了美国产业链的能力。
以关键的矿产为例的话,工信部《2024年中国稀土行业发展展望》指出,中国是已经掌握着全球80%以上的稀土冶炼和分离的产能,要知道稀土对于电动汽车,精密国防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
美国的国防部2024年的报告也是承认了,建立独立于中国的一个供应链是需要10年以上,并且耗费巨大的投入。
如果说强行的切割跟中国的产业链联系的话,无异于是对全球工业体系的一次大调整,而美国自身将会承受巨大的代价的。
同时国家统计局2024年的数据是显示,在外部的压力下,中国的GDP仍然是实现了5.2%的一个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突破了47万亿元。
![]()
中国的内需市场在不断地壮大,也印证了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的内生性跟韧性,想要试图通过外部的施压让中国“不好过”,结果往往是共同受损的。
全球军事扩张加剧内耗,致使战略失焦
在国内面临挑战的时期,美国仍然是持续地进行着全球军事的扩张,深度的介入地区的冲突,这一个举动表面上展示了他们的存在感,实则是导致了战略资源的严重透支。
![]()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2024年报告显示,美国的军费开支又创下新高,但是他们的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和科研投资占比却呈现了下降的趋势。这一种“重武备、轻内功”把资源分配长期会损害国力的一个根基。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当中国的一带一路跟超过150个国家建立合作的时候,美国却将自己的战略资源消耗在难以平息的地区冲突当中,这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正是战略内耗的一个典型的体现。
![]()
结语
马丁·雅克的分析也是揭示了美国优先的这种战略上的短视,中国的崛起主要是基于14亿人的奋斗,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跟对全球化的深度参与,是具有坚实的历史逻辑和现实的韧性的。
美国那种试图以对抗来阻断这一个进程的企图,不仅是徒劳无功,而且代价非常的高昂。
那么你认为美国的这一种举动能不能实现他们的目标?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本文参考来源:
1. 中国海关总署2024年数据
2. 中国国家统计局2024年公报
3. 工信部《2024年中国稀土行业发展展望》
4.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2024年报告
5. 中国商务部“一带一路”最新进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