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文化为魂、科技为翼 郭家湾电厂书写能源安全“硬核答卷”

0
分享至

在陕北能源走廊的核心地带,国家能源集团郭家湾电厂的电子屏上,“人身零伤害、消防零火险、设备零故障、机组零非停、交通零事故”这组红色大字昼夜闪烁。这不是冰冷的标语,而是这家运营着两台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的电厂,用六年时间将安全文化“种”进每个员工心里的生动见证——从口号到信仰,从制度到习惯,郭家湾电厂走出了一条以文化护安全、以安全保供能的特色之路。“要让安全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先得有清晰的‘路线图’。”2020年底,郭家湾电厂成立厂长挂帅的安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安全文化建设规划(2023—2025)》,配套58项制度将“软实力”转化为“硬指标”——安全考核权重直接拉满40%,月度考评、年度述职、失职追责环环相扣,让“文化引领、制度保障”的管理机制落地生根。 理念要入脑,更要入心。电厂曾向全体员工征集安全建议,127条心声最终凝练成“人人负责、人人尽责”的核心安全观。党委中心组带头学、部门例会专题学、班组“岗前十分钟”现场学,三级联动让安全理念穿透管理层直达一线;200米长的安全文化长廊里,事故警示与安全箴言并列;电梯间的亲情寄语,把“注意安全”变成“等你回家”;操作室的温馨提醒,让安全细节融入每一次巡检——目之所及皆安全,耳濡目染间,安全意识成了员工的“肌肉记忆”。 “光有理念不够,还得有让大家‘会安全’的‘加油站’。”电厂打造的“一栏一室一厅一区”立体宣教矩阵,成了员工提升技能的好去处:宣传栏里动态更新安全案例,警示教育室里的事故复盘直击人心,安全文化展厅系统梳理安全成果,培训体验区的VR坠落、触电模拟更是让员工“亲身”感受危险。年均1800人次培训,再加上“班前十分钟+安全微课堂+事故复盘会”的碎片化学习模式,让员工安全规程抽考合格率常年保持100%。 科技是安全的“智能防线”。为了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电厂累计投入700余万元,让升压站巡检机器人代替人工穿梭在高压设备间,输煤栈桥三维智能系统实时监控运行状态,人员定位技术能精准掌握危险区域人数,一旦超限立刻报警——这一系列“黑科技”上阵,让现场作业人数减少32%。更贴心的是“隐患随手拍”活动:员工发现隐患,手机一拍传至工作群,就能启动“发现—整改—验证—销号”闭环,2024年全年排查消除113项隐患,整改率100%。 安全责任,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事。电厂修订286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安全目标责任书》,织就“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安全述职、“红黄牌”通报制度更是让责任不悬空:2024年6人被约谈提醒,58人因履职不到位被扣绩效,“守土有责”从要求变成了行动。 党建红,更能点亮安全色。电厂党委将党建与安全生产深度绑定,评选46名“健康达人”“安全标兵”,设立“党员身边无违章”责任区,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活动。在检修现场、巡检路上,党员胸前的党徽成了“安全标识”,以点带面带动全体职工遵章守纪,形成党建与安全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六年深耕,硕果累累。2021年至2024年,郭家湾电厂连续实现“五零”目标,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从3次降至0次,一类障碍从3次减至1次;先后通过国家能源集团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拿下陕西省“健康企业示范单位”称号,还收获3项安全类实用新型专利、发表12篇相关论文。 如今,郭家湾电厂又锚定了“区域最安全、最清洁、最高效示范电厂”的新目标。下一步,电厂将推进“数字孪生+安全”工程,建设覆盖全厂的三维可视化风险管控平台,探索AI视频识别违章行为技术。“安全文化是润物无声的,但它能守住能源保供的‘生命线’。”正如电厂负责人所说,未来郭家湾电厂将继续以文化为魂、制度为骨、科技为翼,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征程上稳步前行。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 | 刘丽娟)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日报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日报网
网站及本账号运营主体为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365343文章数 3910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