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
金秋十月,田野间既有丰收的余韵,更有播种的忙碌。眼下,冬小麦备耕进入了关键时期,在施家镇的田间地头,旋耕机轰鸣翻土,无人机低空撒肥,这些现代化农机成了农户备耕的“好帮手”,让即将开展的小麦播种变得省时高效。
![]()
在施家镇龙河村半山腰的土地上,机械轰鸣声响彻耳畔,3台“铁牛”在地里纵横驰骋,翻起一层层松软的泥土。站在一旁的村民高世昌,对这种机械化的种植方式赞不绝口。
施家镇龙河村5组村民 高世昌:
机械化种植很好,不仅省时省力,种植质量还高。
![]()
![]()
高世昌的赞叹,不只“铁牛”助力耕种,更源于这片土地的“蜕变”。他告诉记者,眼前这40亩地,2023年以前还是草比人高的撂荒地,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看着好好的土地无人耕种,心里十分惋惜。转机出现在2023年,当地政府启动土地整治项目,全流程采用机械化耕种,让这片“沉睡”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高世昌也受邀担任这片土地的管理员,一茬接一茬的丰收,见证了土地的“重生”。
施家镇龙河村5组村民 高世昌:
去年我亲手种收了一百多吨的粮食,效果很好。现在靠机械化操作,我不用发愁了,粮食有了保障。
![]()
在山的另一边,“飞手”刘存双眼紧盯着遥控器上的实时画面,手指灵活地调整操作杆,一架满载化肥的无人机正低空飞行,均匀地将肥料撒在刚翻新过的土地上。短短一分钟,一亩地80斤化肥就精准播撒完成。
简阳市沃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无人机飞手 刘存:
一天作业面积约200亩,最近撒肥需求大,施肥后农户会播种小麦种子。算上休息时间,我一个月能有八九千元收入。
![]()
机手们的高收入,源于农机服务带来的高效率。而这高效率的运转,离不开专业力量的支撑。简阳市沃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这支“钢铁军团”的“指挥官”。从9月底开始,合作社每天派出8台旋耕机、6台无人机在外作业,按照拖拉机旋地80元一亩,无人机撒肥400元一吨的市场价格,每天服务面积超1200亩,为全市乃至周边区市县的冬季小麦播种保驾护航。
不仅如此,合作社还与空港农发集团联合,通过资源整合持续拓宽农机社会化服务产业链,让更多农户享受到科技兴农的红利。
简阳市沃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秦基峥:
空港农发集团提供机器,我们免费派操作人员,双方合作走出简阳,到其他省份或周边区市县承包业务,提升合作社经济产值。
![]()
如今,随着农机“耕、种、管、收”全周期服务体系的普及,不仅把农户从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中解放出来,更稳稳守住了粮食生产的“基本盘”,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让田野间的希望,在现代化的助力下愈发饱满。
记者 | 宋林 侯佩茹
编辑 | 罗玉蓉
责编 | 胡禹
审核 | 段晓燕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涉及版权、新闻线索等事宜请联系028—27222000
![]()
喜欢就鼓励小阳一个点赞↓+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