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陈毅是新中国的开国第六元帅,他早年跟着朱老总参加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外交部长。
鲜为人知的是,陈毅的兄长陈修和也是一名军人,而且是黄埔五期的高材生,起点比弟弟还要高,可惜后来加入了国民党军队。
![]()
陈修和生于1897年,比堂弟陈毅大4岁,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与许光达、邱行湘、陶铸、赵尚志、张宗逊、杨至诚、郭汝瑰、谭希林等人成为同期同学。
陈修和家境殷实,早些年,他曾资助弟弟上学,并帮助陈毅到法国留学。当时,陈毅正在成都甲种工业学校学习,为了让弟弟尽快留学,陈修和一边帮助陈毅学习法文,一边又为其筹集留法的费用,成为了陈毅的贵人。
相比较于堂弟,陈修和更加在乎自己的前途事业,所以他从大学毕业后,就前往广州报考黄埔军校。
当年的黄埔军校,可是众多莘莘学子们的理想军校,在这所院校,陈修和参加了孙文主义社团,又加入国民党,成为了国民党的基层军官。
实际上,陈修和也是一位有志青年,希望能在军队中建功立业,但是,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在军队中,陈修和的表现非常好,但是,在上级领导那里,他却始终得不到重用,根本没有上战场的机会。
而且,国民党的各级军官一心只想升官发财,根本不管士兵们的死活,在这种氛围下,陈修和只能选择妥协。
不同于弟弟陈毅,陈修和始终在国民革命军中任职,虽然他的级别不高,但总体来说,待遇也不算太差。
![]()
抗战时期,陈修和曾受到蒋介石起用,担任了国民党兵工署少将专员。这一时期,他主要负责中越国际交通线的军火运输,并为远征军提供粮弹。
后来,抗战获得胜利,陈修和又亲赴越南接收日军投降,成为了国民党的中层军官。
陈修和虽是国民党少将,但他对内战却持反对态度,所以,1946年后,他则被蒋介石调到关外担任国民党沈阳兵工厂厂长,负责东北国军的后勤工作。
1949年,东野大军包围沈阳,陈修和率部参加起义,成为了国民党的起义人员。
应当说,陈修和在东北解放的最后时刻保持住了革命军人的志气,他不仅保存下来了沈阳兵工厂,还为解放军提供上万装备,对东野军力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1年,陈修和出任政务院参事。1998年,他因病逝世,享年101岁。
陈修和与陈毅虽属不同军队,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统一全国。也正因为如此,陈修和才在辽沈战役中选择起义,转向人民的一边。
1952年后,陈修和担任成渝铁路建设总顾问,成为了国家的副部级干部。
![]()
陈毅与堂兄陈修和感情深厚。当然,除了陈修和,陈毅的其他兄弟后期也都成绩斐然。
陈毅的胞兄陈孟熙留学过法国,他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曾是川军第164师少将参谋长和川西师管区少将副司令官。1949年12月,陈孟熙在四川乐山率部起义。1986年4月,他因病逝世,享年87岁。
陈毅的胞弟陈季让是西北军第29军的营长,他早年曾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历任武汉军校步兵科排长、南京国民军训练总监部上校视察员、国民党第十战区172师副师长、国民党第五战区挺进纵队少将副司令等职。
1949年12月,陈季让在家乡乐山宣布起义,1959年,他当选为四川省政协副秘书长,位居正厅级。1988年11月22日,陈季让因病在成都病逝,享年83岁。
陈家兄弟都是共和国的功臣,值得人们铭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