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裁员当天收拾工位,HR突然问:你手里啥项目?我:明天就知道了

分享至

“你手里负责的到底是什么项目?”

人力资源部的张经理,一个总是面带职业微笑的女人,此刻的笑容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和探究。

她的身后,站着部门总监王军,一个刚刚在会议室里宣布裁掉林涛的人,眼神躲闪,似乎不敢与林涛对视。

林涛没有停下收拾东西的手,他将最后一盆绿萝放进纸箱,动作平稳得像是在打理自己的花园。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两人紧张的脸。

“明天。”

林涛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空旷的办公区里。

“明天就知道了。”

说完,他抱起纸箱,在全公司同事或同情、或好奇、或幸灾乐祸的目光中,转身走向电梯,没有一丝留恋。



01

林涛出生在北方一座典型的重工业小城。

他的父亲是钢厂的老技术员,母亲是厂里的会计,两人都是最本分老实的职工。

林涛的童年记忆,总是伴随着钢厂高炉的轰鸣和空气中淡淡的铁锈味。

他家的房子是厂里分的,一个老旧的筒子楼,邻里之间谁家晚上多炒个菜都能闻得一清二楚。

父母对他寄予了全部的希望。

父亲常说,他这辈子就跟钢铁疙瘩打交道了,没什么大出息,希望林涛能跳出这个地方,去大城市,做点“干净”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林涛从小就懂事,不爱说话,但脑子特别好使。

别的孩子还在玩泥巴的时候,他已经能把家里收音机拆了又原封不动地装回去。

上学后,他的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

他不死读书,总喜欢琢磨些课本以外的东西。

高中的时候,他用省下来的零花钱买了零件,自己攒了台电脑,这在当时的小城里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高考那年,他不负众望,以全市理科状元的身份考上了国内顶尖的计算机专业。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不善言辞的父亲喝多了,拉着他的手,翻来覆去就一句话。

“我儿子,有出息了。”

大学四年,林涛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但技术过硬的学霸。

毕业后,他顺利拿到了启创科技的录用通知。

启创科技,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巨头,是无数计算机专业学生梦寐以求的殿堂。

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踏入启创科技那栋宏伟的玻璃幕墙大厦时,内心涌起的激动。

他在这里一干就是八年。

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应届生,做到了高级工程师,成了别人口中的“技术骨干”。

他用公司的贷款,在这个一线城市付了首付,买了房。

他娶了大学时就在一起的女友苏晴,一个温柔贤惠的南方姑娘。

两年前,他们可爱的女儿乐乐出生了。

一个标准的、令人羡慕的中产阶级家庭就此构成。

林涛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平稳地走下去,直到退休。

他为人低调,不喜交际,信奉技术至上,觉得只要把手里的活干好,就能在公司安身立命。

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经常加班到深夜。

同事们都说,林涛这个人,就是个“技术宅”,除了代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他从不参与办公室政治,也从不拉帮结派。

他觉得那些事情虚无缥缈,远不如一行行代码来得实在。

可他忘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02

林涛的顶头上司,部门总监王军,是个和他截然相反的人。

王军技术出身,但技术早已荒废,他更擅长的是向上管理和向下压榨。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开会、写PPT、揣摩上级的意图。

对于林涛这种只会埋头干活的技术人员,王军的态度很明确。

就是把它当成一头好用的牛。

活儿,林涛干。

功劳,王军领。

出了问题,自然也是林涛背锅。

几年来,王军踩着林涛和部门里其他技术人员的成果,一路高升,坐到了总监的位置。

林涛不是不知道这些,但他性格如此,不愿与人争辩。

他觉得,只要自己的技术能力在,在哪里都有饭吃。

直到半年前,公司成立了一个全新的项目,代号“极光计划”。

这个项目旨在开发一套底层的操作系统,一旦成功,将彻底摆脱国外技术的掣肘,对公司的未来战略意义重大。

但这个项目难度极大,风险也极高,属于高投入、长周期的类型,短期内根本看不到收益。

公司高层对此也意见不一,最后只是象征性地拨了一小笔预算,成立了一个边缘团队去尝试。

王军对这个项目嗤之以鼻,觉得是谁接谁倒霉的烫手山芋。

他把这个任务,像丢垃圾一样,丢给了林涛。

“林涛啊,这个项目,公司非常重视,我觉得只有你这样的技术大牛才能担此重任。”

王军在部门会议上说得冠冕堂皇。

林涛却从他的眼神里读出了轻蔑和算计。

可出乎王军意料的是,林涛竟然毫不犹豫地接了下来。

甚至,林涛的眼里,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兴奋。

从那天起,林涛就成了公司的“边缘人”。

他带着两个刚毕业的实习生,被分到了办公区最偏僻的角落。

王军不再给他分配任何主流业务,部门的会议也几乎不再通知他。

林涛似乎被整个部门遗忘了。

他毫不在意。

他一头扎进了“极光计划”里,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他查阅了海量的资料,写了上百万行核心代码,带着两个实习生没日没夜地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

这半年,他几乎是以办公室为家。

妻子苏晴偶尔会抱怨几句。

“你现在怎么比以前还忙?那个新项目就那么重要吗?”

林涛只是抱着女儿,笑着说。

“这可能是我这辈子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苏晴看着他眼中的光芒,那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的、炽热而专注的光。

她便不再多问,只是默默地为他准备好每晚的夜宵。

林涛知道,王军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整个公司,几乎没有人看好“极光计划”。

大家都觉得,这是林涛职业生涯的终点。

只有林涛自己知道,他正在铸造一把什么样的利剑。



03

公司的冬天,比天气预报里的寒流来得更早一些。

“降本增效”四个字,像乌云一样笼罩在启创科技大厦的上空。

关于公司要进行大规模“人员优化”的传闻,从年初就开始了。

一开始大家还只是当八卦听听,但随着一些业务线的裁撤和高管的变动,恐慌开始蔓延。

每个人都变得小心翼翼,走路都踮着脚尖。

办公室里,往日的闲聊和下午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只有敲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

每个人都想在裁员名单公布前,证明自己是“不可或缺”的。

王军变得比以前更加忙碌。

他频繁地找高层领导汇报工作,每天都在精心打磨他的PPT,试图把他手下那点平庸的业绩描绘成一朵花。

对于林涛的“极光计划”,他更是提都懒得提。

在他看来,这个项目没有任何可以汇报的“亮点”,反而可能会因为投入产出比过低,而影响他对整个部门的绩效评估。

林涛依旧是那个局外人。

他似乎对周围紧张的气氛毫无察觉。

他依然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

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极光”的世界里。

经过半年的奋战,整个项目的核心架构已经搭建完成,最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

林涛知道,距离成功,只差最后的一步。

他需要一次大规模的内部测试,来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为此,他写了一份详细的测试申请报告,递交给了王军。

王军看都没看,就把报告扔到了一边。

“测试?现在整个公司都在缩减开支,哪有资源给你搞这个?”

王军的语气充满了不耐烦。

“再说了,你这个项目搞了半年,连个影子都没看到,还想要资源?别做梦了。”

林涛平静地看着他。

“王总监,这个项目只需要最后一次测试,一旦完成,它的价值……”

“行了行了。”

王军不耐烦地打断了他。

“别跟我谈什么价值,我只看得到成本。这件事不用再提了。”

林涛沉默了。

他没有再争辩,转身离开了王军的办公室。

他知道,王军已经彻底放弃了他,和“极光计划”。

那天晚上,林涛回到家,女儿乐乐已经睡着了。

妻子苏晴给他端来一碗热汤。

“最近公司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我看你好几天都心事重重的。”

苏晴担忧地问。

林涛喝了一口汤,暖意从胃里升起。

“没事,就是项目上遇到点小麻烦。”

他不想让家人担心。

“房贷下个月又要还了,乐乐的早教班也该续费了,你一个人压力太大了。”

苏晴叹了口气。

“放心吧,一切有我。”

林涛拍了拍妻子的手,眼神坚定。

苏晴看着丈夫,点了点头,但眼里的忧虑并没有散去。

夜里,林涛躺在床上,毫无睡意。

他看着窗外的月光,脑子里在飞速运转。

既然公司内部的路走不通,那就只能用他自己的办法了。

他拿起了手机,拨出了一个许久没有联系过的号码。

电话接通后,他只说了一句话。

“学长,我准备好了。”

04

裁员的通知,是通过一封名为“关于未来发展的沟通”的邮件发出的。

收到邮件的人,需要在指定时间,去指定的会议室“沟通”。

这套流程,每个启创的员工都心知肚明。

当林涛的电脑右下角弹出这封邮件时,他正在编写最后一行代码。

他看了一眼发件人,人力资源部。

然后,他平静地将那行代码敲完,点击了保存。

与周围同事投来的同情目光不同,林涛显得异常镇定。

他甚至还有心情,将桌上的绿萝浇了一遍水。

会议室里,坐着人力资源部的张经理和总监王军。

流程和林涛想象的一样。

冰冷的官方说辞,毫无说服力的理由。

“公司因为业务架构调整,需要对部分岗位进行优化……”

“你在公司的这些年,我们也是认可的,但是……”

王军全程低着头,摆弄着自己的手机,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林涛没有打断他们,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像在听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

直到张经理把那份印着“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的文件推到他面前。

“如果你没有异议,就在这里签字吧。”

林涛拿起笔,看都没看,就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林涛。”

一直沉默的王军,这时忽然抬起了头。

“你手里的那个项目,资料都整理一下,交接给小李。”

“好。”

林涛点了点头。

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

回到工位,解约的消息已经在部门里传开了。

同事们围了上来,有的表示惋惜,有的假意安慰。

林涛微笑着一一致谢,然后开始默默地收拾自己的东西。

他的私人物品不多,一个水杯,几本书,一盆绿萝,很快就装满了一个纸箱。

他将电脑里的个人文件彻底删除,然后开始整理“极光计划”的项目资料。

他并没有按照王军的吩咐,将资料交接给任何人。

他只是将所有的核心代码和设计文档,进行了最高级别的加密,然后存进了一个小小的U盘里。

他把U盘放进了口袋。

做完这一切,他站起身,准备离开这个奋斗了八年的地方。



就在这时,王军和张经理行色匆匆地走了过来。

王军的脸色有些难看,似乎刚刚接到了什么让他不安的电话。

张经理脸上职业性的微笑也显得有些僵硬。

“林涛,等一下。”

张经理开口了。

林涛停下脚步,回头看着他们。

“你手里负责的到底是什么项目?”

张经理紧紧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问道。

这个问题,让周围的同事都愣住了。

一个要被裁掉的员工,负责的边缘项目,人力资源经理和部门总监为什么会突然如此紧张?

王军的额头上甚至渗出了一层细汗。

林涛看着他们,嘴角忽然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将最后一盆绿萝放进纸箱,动作平稳得像是在打理自己的花园。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两人紧张的脸。

“明天。”

林涛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空旷的办公区里。

“明天,整个公司都会知道的。”

说完,他抱起纸箱,在全公司同事或同情、或好奇、或幸灾乐祸的目光中,转身走向电梯,没有一丝留恋。

05

抱着纸箱走出启创科技大厦,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

林涛眯了眯眼睛,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没有愤怒,没有失落,内心反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轻松。

就像一个背负了沉重枷锁许久的囚犯,终于获得了自由。

他没有马上回家。

他抱着箱子,像一个普通的下班族一样,汇入了拥挤的地铁人流。

地铁里,人们表情麻木,眼神疲惫,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

林涛看着车窗玻璃上自己模糊的倒影,忽然觉得,过去八年的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回到家时,天已经快黑了。

妻子苏晴正在厨房做饭,女儿乐乐在客厅的地垫上玩积木。

“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苏晴从厨房探出头,笑着问。

看到他怀里的纸箱,她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这……这是怎么了?”

林涛把箱子放在玄关,换上拖鞋,走过去抱了抱妻子。

“公司结构调整,我被优化了。”

他用最平静的语气,说出了这个消息。

苏晴的身体瞬间绷紧了,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怎么会这样?那……那房贷怎么办?乐乐的学费怎么办?”

一连串现实的问题,像子弹一样射向林涛。

“别担心。”

林涛轻轻拍着她的背,声音沉稳而有力。

“都交给我,相信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甚至会比以前更好。”

苏晴抬起头,看着丈夫坚定的眼神,那不是在故作镇定,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

她的心,莫名地安定了一些。

晚饭的气氛有些沉闷。

吃完饭,林涛像往常一样陪女儿玩耍,给她讲故事,哄她睡觉。

等女儿睡熟后,他才回到书房,打开了自己的私人笔记本电脑。

他没有去投简历,也没有去浏览招聘网站。

他打开了一个加密的通讯软件,上面只有几个联系人。

其中一个头像亮着。

林涛发过去一条消息。

“我出来了。”

对方很快回复。

“恭喜。东西都带出来了吗?”

“都在。”

“好,等我消息。”

林涛关掉软件,靠在椅子上,目光投向窗外的万家灯火。

他知道,从他签下解约协议的那一刻起,棋盘上的棋子,就已经开始按照他的剧本移动了。

启创科技,王军,很快就会明白,他们今天放弃的,究竟是什么。

他安静地坐了很久,直到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短信,来自一个陌生的号码,内容很短。

“明早九点,来我办公室。地址发你了。”

发信人的落款,是一个足以让整个国内科技圈都为之震动的名字。

林涛删掉短信,脸上露出了计划得逞的笑容。

他正准备关掉电脑去休息,门铃却在这时,毫无征兆地响了起来。

叮咚——叮咚——

急促的门铃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

苏晴从卧室里走出来,疑惑地问:“这么晚了,会是谁啊?”

林涛也皱起了眉头,他不记得有约过什么人。

他走到门口,通过猫眼向外看去。

楼道里,站着两个穿着黑色西装的陌生男人,表情严肃,身形笔挺,看起来不像是普通人。

而在他们身后的小区道路上,几辆黑色的轿车安静地停靠在路灯的阴影里,车牌号很特殊,是普通人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序列。

林涛的心猛地一沉。



门铃声还在执着地响着。

其中一个男人,似乎察觉到了林涛在门后的窥视,他抬起头,目光精准地对上了猫眼,沉声开口。

声音透过厚重的防盗门,清晰地传了进来。

“林涛先生吗?我们老板想见您一面,现在。”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