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科技 > 网易科技 > 正文

10月20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有一种胖,对心脏是好事?

0
分享至
核心提示
  • 01 肥胖就一定不健康吗?《自然·医学》一项颠覆性研究发现,一种罕见的MC4R基因突变,在导致携带者严重肥胖的同时,竟能神奇地保护他们的心血管系统,使其“坏胆固醇”和心脏病风险显著低于同等体重的普通人。这一“肥胖悖论”揭示了大脑中调节食欲的通路,与全身脂质代谢之间存在着前所未知的深刻联系,为开发只降血脂、不影响食欲的新型心血管药物开辟了全新方向。
  • 02 教科书错了!长期以来,科学家认为食粪甲虫是在巨兽灭绝、食物匮乏后才被迫“改行”吃腐肉的。但一项对数千个远古巢穴化石的研究却表明,早在3700多万年前,当草原上“牛羊成群”、粪便充足时,一些蜣螂就已演化出了食腐习性。这一发现将食腐行为的起源推前了数千万年,揭示了这种转变源于激烈的生态竞争,而非资源枯竭,重写了昆虫演化的重要篇章。
  • 03 一朵花结三粒麦,这种“超能力”有望让小麦产量实现翻倍式增长。马里兰大学科学家通过基因定位,成功找到了一个能让小麦长出“多子房”的“隐藏开关”WUS-D1基因。在普通小麦中,该基因通常处于“休眠”状态,但在一个自然突变体中,它的意外激活促使花器官增生。这项发表于《PNAS》的发现,为育种家们提供了一个精准的基因靶点,有望在不增加土地和水肥的情况下,为全球粮食安全带来革命性突破。
  • 04 未来的撒哈拉,或许不再是黄沙漫漫的代名词。一项基于40个气候模型的最新预测显示,受全球变暖影响,到本世纪末,这片全球最大的沙漠年降雨量可能激增75%,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湿趋势。这一发表于《npj气候与大气科学》的惊人预测,源于高温导致的大气持水能力增强。然而,并非非洲全境都将受益,西南部地区反而可能变得更加干旱。这一巨变将深刻影响区域生态与数十亿人的生计。

10月20日(星期一)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致胖”基因突变竟能保护心脏?新研究发现矛盾现象

一项发表于《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的大型遗传学研究揭示了一个矛盾现象:一种导致严重肥胖的基因突变,竟能显著降低携带者的心脏病和胆固醇异常风险。这一发现为理解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通常认为肥胖与高胆固醇、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然而,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数千名肥胖者基因数据的分析,发现因一种名为MC4R的基因发生相对罕见变异而导致肥胖的人,尽管体重指数与同龄人相当,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血压和甘油三酯水平却显著更低,心脏病发病率也明显降低。

MC4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大脑中起关键作用,能抑制饥饿感、控制食欲。该基因突变会导致食欲调控机制失效,从而引起体重增加。据统计,约1%的肥胖成人和5%的肥胖儿童携带此类突变。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肥胖遗传学研究”和“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数据,比较了MC4R突变携带者与MC4R功能正常者的健康状况。结果显示,突变携带者表现出更理想的血脂指标和更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进一步的代谢研究证实,MC4R蛋白缺陷者在摄入高脂饮食后,脂质代谢方式与常人存在差异。

研究还提示,MC4R突变的保护效应可能存在性别差异,对女性体重的影响程度约为男性的两倍,这将成为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这些发现深化了科学界对能量平衡与代谢健康复杂关系的理解。

《科学》网站(www.science.org)

化石证据推翻旧论:食腐甲虫演化史提前数千万年

一项最新古生物学研究通过对化石巢穴的分析证实,美洲地区的蜣螂(俗称屎壳郎或粪金龟)演化出食腐习性的时间比此前认为的早数千万年,推翻了流行半个多世纪的旧有假说。

长期以来,科学界基于1966年提出的假说认为,南美洲蜣螂是在约13万至1.2万年前因大型动物灭绝导致粪便资源减少,才被迫转向食用动物腐肉。然而,这一快速演化时间表在理论上难以成立,引发学界持续质疑。

由于甲虫本体化石极为罕见,研究团队转而分析其地下育幼球化石的结构特征。育幼球是甲虫为保护及喂养后代所建造的地下巢室。阿根廷贝尔纳迪诺·里瓦达维亚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研究人员指出,食粪与食腐蜣螂的育幼球结构存在明显差异:食腐类型的育幼球具有特殊突起结构,使幼虫能与腐肉保持距离进食,这一特征成为判断其食性的关键证据。

通过对南美洲多个地点采集的5340个化石育幼球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可追溯至3770万年前的食腐特征结构。这一结果表明,蜣螂的食腐行为在南美洲大型动物群开始衰退之前数千万年就已经出现。地质记录显示,该时期草原生态系统繁盛,食粪蜣螂资源充足,进一步证明食腐习性的产生并非由于粪便资源匮乏。

该发现与2020年一项基因组学研究结论高度一致,后者通过比较74种金龟子科甲虫的基因组,曾推断食腐类群应于3500万至4000万年前在南美洲出现。两项独立研究通过不同证据链得出了相同结论。

这一研究揭示了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灵活角色,及其在漫长演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显著适应性。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科学家发现隐藏基因,有望使小麦产量提升三倍

近日,一项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研究揭示了小麦增产的新途径。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科研团队成功鉴定出一个特殊基因,该基因能够促使小麦每朵小花形成三个子房,而非常规的一个。这一发现为培育高产小麦品种提供了全新思路。

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分析多子房小麦突变体与普通小麦的基因组,发现一个在普通小麦中通常处于沉默状态的基因——WUSCHEL-D1(WUS-D1),在突变体中于花器官发育早期被异常激活。该基因的提前表达会促进花组织增生,从而为形成额外的雌蕊和子房创造了条件。

这一遗传机制的解析为作物育种提供了明确靶点。若通过现代育种技术稳定激活该基因,将有望培育出每穗籽粒数显著增加的新品种。对于小麦这类全球性主粮作物而言,即便是微小的单产提升,也将对全球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在当前全球耕地资源受限、气候变化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该研究为作物增产开辟了新途径。利用这一遗传特性,育种工作者有望在不增加耕作面积和资源投入的前提下,实现小麦产量的跨越式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基因调控机制可能不仅限于小麦。研究人员指出,类似的遗传通路或可应用于其他禾本科作物,为多种粮食作物的产量提升提供参考。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气候模型显示:撒哈拉沙漠未来降雨量或激增75%

撒哈拉沙漠是全球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年均降水量仅约3英寸。然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研究显示,这一状况可能在21世纪后半叶发生显著改变。

发表于《自然》旗下期刊《npj气候与大气科学》的研究表明,基于气候模型预测,撒哈拉沙漠的降水量相比历史平均水平可能增加高达75%。同时,非洲东南部和中南部地区在极端气候情景下也将经历降水增长。

为评估未来气候趋势,研究团队分析了40个气候模型的模拟数据,对比了1965-2014年与2050-2099年两个时间段的气候状况,并考察了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的影响。

模型结果显示,非洲大陆整体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但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撒哈拉地区预计增幅最大,达75%;非洲东南部和中南部分别增长25%和17%;而西南部地区则可能变得更为干旱,降水量预计减少5%。

研究指出,这种降水格局变化主要源于气候变暖导致的大气持水能力增强,以及大气环流模式的改变。尽管多数模型一致显示整体变湿趋势,但具体降雨量的预测仍存在不确定性,改进模型对提升预测精度至关重要。

研究结论强调,这些变化将对非洲及其周边地区数十亿人口产生深远影响。深入了解降水变化的物理机制,对制定有效的水资源管理、防洪和农业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刘春)

延伸阅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以媒:针对内塔尼亚胡因涉嫌受贿等受审,特朗普称美国将出手干预

以媒:针对内塔尼亚胡因涉嫌受贿等受审,特朗普称美国将出手干预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11:07:31
金正恩指示:朝鲜国狗的血统也一定要纯正!

金正恩指示:朝鲜国狗的血统也一定要纯正!

IN朝鲜
2025-11-03 14:07:25
11月,使劲吃这菜,一通便,二降火,三润肤,四强免疫,别不懂吃

11月,使劲吃这菜,一通便,二降火,三润肤,四强免疫,别不懂吃

阿龙美食记
2025-11-01 14:17:02
退休后3年必办3个证,少1个可能少拿万元

退休后3年必办3个证,少1个可能少拿万元

白浅娱乐聊
2025-11-01 12:22:04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影孖看世界
2025-11-02 23:36:09
村官贪腐6亿!家中搜出700万现金62斤金砖,豪华私人园林堪比皇宫

村官贪腐6亿!家中搜出700万现金62斤金砖,豪华私人园林堪比皇宫

易玄
2025-11-03 11:55:56
天涯神贴:普通人家孩子的最好出路

天涯神贴:普通人家孩子的最好出路

前沿天地
2025-11-03 07:42:49
中国急需建设的3座跨海大工程:一旦实现,价值将远超港珠澳大桥

中国急需建设的3座跨海大工程:一旦实现,价值将远超港珠澳大桥

牛牛叨史
2025-11-02 21:28:41
震撼,上海交大要招5000个博士

震撼,上海交大要招5000个博士

阿亮评论
2025-11-03 15:50:54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混沌录
2025-11-02 17:13:10
上海警方:全市严查!6种行为已被盯上,一周内多人被罚

上海警方:全市严查!6种行为已被盯上,一周内多人被罚

鲁中晨报
2025-11-02 21:51:24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晓鰀爱八卦
2025-11-02 13:48:27
西安女护士遭男友杀害案一审:被告人当庭认罪,称曾想自杀但下不去手 法院将择期宣判

西安女护士遭男友杀害案一审:被告人当庭认罪,称曾想自杀但下不去手 法院将择期宣判

红星新闻
2025-11-03 17:07:19
争议!全红婵与王伟莹第2跳明显不在同一节奏 裁判打出8分同步分

争议!全红婵与王伟莹第2跳明显不在同一节奏 裁判打出8分同步分

风过乡
2025-11-03 08:22:39
涉嫌受贿罪、玩忽职守罪,苏立明被决定逮捕

涉嫌受贿罪、玩忽职守罪,苏立明被决定逮捕

正义网新闻
2025-11-03 16:15:02
太辣眼:64岁高市早苗的“身体外交”!

太辣眼:64岁高市早苗的“身体外交”!

仕道
2025-11-03 10:11:14
14年前,用全部积蓄买下10万个比特币的新东方老师,如今过得如何

14年前,用全部积蓄买下10万个比特币的新东方老师,如今过得如何

娱乐督察中
2025-10-30 10:33:53
突传噩耗!王国斌离世,公司官网已变黑白

突传噩耗!王国斌离世,公司官网已变黑白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5:30:07
东契奇29+11+10湖人灭热火3连胜,里夫斯26+11哈克斯31+8

东契奇29+11+10湖人灭热火3连胜,里夫斯26+11哈克斯31+8

湖人崛起
2025-11-03 13:04:26
王家卫录音门最大的受害者出现了!不是唐嫣,而是嫁小导演的金靖

王家卫录音门最大的受害者出现了!不是唐嫣,而是嫁小导演的金靖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11-03 11:41:52
2025-11-03 18:28:49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头条要闻

中纪委"三连发" 三"虎"同日被开除党籍

头条要闻

中纪委"三连发" 三"虎"同日被开除党籍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亲子要闻

在妈妈开口之前,就先动起来

秋季穿衣别太老气横秋,看看这27套造型,时尚舒适又显高

教育要闻

数学差的孩子都有一个通病,得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