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Charlotte Yu
来源:食经济(ID:gh_5f5f32e9de82)
封面图来源:三得利
10月14日,三得利宣布推出其特茶品牌的首款水类功能性产品“特水”。
据官方介绍,新品添加了几乎无味、无臭、无色的植物源多酚3-(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酸(HMPA),有助于减少身体质量指数(BMI)较高人群的腹部内脏脂肪。
![]()
三得利宣布推出其特茶品牌的首款水类功能性产品“特水”。图片来源:三得利官网
新品将于10月21日在日本全国上线,售价为150日元/瓶(折合人民币约7元)。
能够燃脂瘦身的特级水,是噱头吗?
1
拥挤的功能饮料市场中,
一片“相对蓝海”
2024年,矿泉水市场较2018年增长了约1.6倍,但声称具有功能的“水”却寥寥无几。
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特定保健用途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市场持续扩大,预计通过饮料支持健康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三得利品牌开发部课长野口裕贵在产品发表时便表示,公司希望“通过水来解决现代人面临的健康问题”。
![]()
三得利品牌开发部课长野口裕贵在产品发表会
所使用的功能性成分是HMPA,一种源自植物的多酚。其原料是发酵米糠,由于几乎无味、无臭、无色,因此在对约50种成分进行比较和评估后选定了HMPA。
![]()
特水所使用的功能性成分是一种源自植物的多酚HMPA,图片来源:三得利官网
据报道,HMPA有助于减少内脏脂肪,建议每日摄入量为600毫升(相当于一瓶特水)。HMPA的特点是几乎无味、无臭,可以像普通水一样饮用。
2
“功能饮”风潮:
从茶、软饮一直到水类
在功能性饮品上,三得利出发得很早。 “黑乌龙茶(Kuro Oolong Tea/OTPP)”是三得利2006年5月16日(350mL PET;后续扩规格)推出,上市1年即突破1000万箱,被官方研究纪要称为“爆款”;媒体亦报道其年度计划550万箱在7个月即告完成,全年约620万箱(当年行业代表性热销品)。长期定位“脂肪对策的定番品牌”,延续稳定销量。
![]()
“黑乌龙茶”在三得利2006年推出上市1年即突破1000万箱,图片来源:三得利官网
“伊右卫门特茶(TOKUCHA)”亦由三得利2013年10月推出。这款聚焦“分解体脂”的特保绿茶,上市第2年销量超1200万箱,成为当年特保茶饮No.1;此后多年保持品类冠军。截至2016年11月,累计销量突破10亿瓶(500mL换算),属当时三得利特保饮料史上最快破十亿瓶产品。
![]()
“伊右卫门特茶(TOKUCHA)”由三得利2013年10月推出,图片来源:三得利官网
而相对于茶,一直以来在消费者认知中与“不健康”挂钩的有气软饮也后一步探索起了功能市场。日本发售的“Coca-Cola Plus”则由日本可口可乐2017年3月推出。无糖加膳食纤维,主打“抑制脂肪吸收、缓解餐后甘油三酯上升”,在日本被归类为“特保(特别保健)产品”。官方称以溢价定价推动汽水品类收入增长;在日本零售POS排行中,2022年上半年可口可乐品类Top榜单里“Coca-Cola Plus 470mL”进入前列(第11位),显示持续动销能力。
![]()
日本发售的“Coca-Cola Plus”则由日本可口可乐2017年3月推出,图片来源:日本可口可乐
但在其他品牌纷纷开始研发推出“功能白水”的同时,三得利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如今,三得利终于开始探索似乎“最无法做文章”的纯净水,想要在里面加一点“功能性”了。
3
消费者心智:
填补有味饮料无法填补的日常空白
“特水”并不是孤例。在日本,功能性“饮水”趋势正在加速:
花王的“Healthya Water”主打抗脂肪吸收;伊藤园的“水素水”与“肠道护理水”切入更垂直功效;而朝日集团推出的“Functional Sparkling”则融合碳酸与营养。
![]()
花王的“Healthya Water”水主打抗脂肪吸收,图片来源:花王
三得利这次迟一步推出“特水”,更像是一次品牌叙事的降维重构。
特水包装设计主打“纯净水感”——透明瓶身、银白标签、极简字体。这是一种去功能化的功能产品:你在便利店里看到它,不会觉得它“很药”。品牌想传达的不是“饮料”,而是“生活方式的质感升级”。
过去的“特茶”靠浓郁茶味、明确的“代谢型绿茶”标签,抓住中年男性、办公室白领;三得利选择将“特水”放在市场认知度已经十分高的“特茶”的产品线下,减少消费者的理解成本之余,让消费者产生“特水=直接去掉味道的功能的特茶”的概念,用“无味无负担”吸引年轻女性和轻运动人群。
三得利计划将“特茶”和“特水”作为其健康战略的两大支柱。“特茶”是一种绿茶,主要受到四五十岁男性的欢迎;而“特水”预计将受到二三十岁人群和女性的喜爱,并且会在更广泛的场合享用。
![]()
三得利计划将“特茶”和“特水”作为其健康战略的两大支柱。图片来源:三得利官网
从产业角度,它既是“风味负担最小的功能化饮水入口”,也是三得利把“特茶”人群向更年轻场景外延的新品类试。品牌开发部课长野口裕贵成“希望创造一种能够填补茶无法填补的日常生活空白的产品,”
4
场景定位:
谁会在什么样的情况饮用“特水”?
这款“特水”的定位相当清晰。它是一款添加了植物来源多酚 HMPA 的功能性饮用水,主打“辅助减少内脏脂肪”的健康诉求。与三得利旗下的“特茶”相比,特水更面向年轻人市场,目标群体集中在20至35岁的女性和轻健身人群,产品语气也更轻巧温和,不强调“代谢控制”,而是突出“日常健康管理”。
![]()
“特水”使用场景突出“日常健康管理”。图片来源:三得利官网
使用场景的切入也颇具策略性。品牌希望消费者在轻度运动后、办公桌前或睡前饮用,用“像水一样的功能饮料”来填补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空白。150日元一瓶的售价(约7人民币)略高于普通矿泉水,却低于功能性茶饮或代谢型饮料,恰好处于“轻健康”价格带。
从场景覆盖来看,这并不是一款要替代“特茶”的产品,而是要成为消费者的“第二瓶水”——让喝水这件事不再只是补水,而是带着一点“为健康努力”的心理满足。
这其实是一个“功能水时代”的开场信号:年轻人不想喝药味重的功能饮料,也不想摄入太多糖;但他们又希望喝水这件事本身带点“附加值”。比起卖“燃脂”,“特水”卖的恐怕一种“我正在变健康”的轻认同感。它的核心竞争力在情绪满足,让人相信:一瓶水,也能带来一点改变。
究竟市场对这一叙事会否买单,则需要留待这款“特水”后续销情来证明了。
「玲听创新研学社 | 日本研学第二期」
六大导师亲授,五场灵感探店,四家巨头工厂实地参访,三位神秘嘉宾闭门晚宴...
12月14日–19日,与二十多位国内大咖一同,从“看见”到“看懂”、从“灵感”到“行动”的深度研学,在存量时代找到增长新密码。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研学资讯
亲爱的读者朋友,星标《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及时接收每日新鲜的推文,希望我们像以前一样,每日相见!
更多行业前沿资讯和优质供需资源对接,扫码添加「食品创新官」Cherry即可进群。
![]()
相关内容推荐
三连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