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年后,黄帝想起涿鹿之战,依然心有余悸,他担心再发生夺盐战,曾经将蚩尤像画在小木板上,送给盐湖周边各部落,以示惩戒。为了防备万一,与风后商议,决计派分支部落向周边发展,以作为援军。
黄帝说,我已派孙子辈的帝喾前往西边的蒲坂,南边山上须派人掌控。此事关重大,必须派个稳妥之人,我从孙子辈里选出一个叫幕的年青人,这人胆大心细,不知道能否担此大任。风后说,这个年青人,我注意过,他善于辨协风,我看可以。北方呢?黄帝说,北方安排派邰氏和荀氏,他们在准备。三天后,幕率领千人,其中有妇女和部分老人,大部分是男性青年。他们离开解地,一路向东,到达黄帝原居地轩辕丘过夜。
次日,大伙带足粮食、食盐等,一路向西南方,来到吴山脚下。这儿有条山沟,容易攀登,幕带头,砍伐荆棘,从草丛里登山。近午,登上山顶。啊!山顶是一片平展展的垣坂。为了便于防御,幕又向南行数里,说:“我们就定居在这里,赶快砍伐树木,搭建房屋,天黑前要住进去。妇女们挖灶做饭。
大家砍树的砍树,平地的平地,用树木圈起很大的场子,在周围挖壕堑,防御野兽和洪水。妇女们点火做饭,用陶铛烙面饼,砂锅烧水。大伙忙了一天,吃过饭,都累了,就躺在窝棚里的树叶上休息。幕不敢休歇,找几个青年,吩咐他们去了四角放哨。几个年青人,手握木梭镖,睁大眼睛,观察着寨外的黑漆漆夜空,防御有人或野兽侵犯。
天亮后,幕带领几个青年,对水源地加以保护。然后,与大家在聚落外开垦荒地,播种庄稼,作长期居住。附近树木葱茏,鸟语花香,野果遍山,禽兽繁多,尤其是有一种动物,名字叫驺虞,白毛,黑纹,尾巴长于身,形状像虎,善于奔跑。这种动物,只吃死去的动物肉,不杀活物。
最初,幕与聚落里的人,曾经捕杀驺虞,用皮缝制御寒的衣裳,吃驺虞的肉,以补体力。后来,渐渐各类食物多了,幕觉得驺虞颇善,就说,驺虞不伤害活物,是仁兽,大家今后不要伤害它们。大家说,头,我们听你的。幕说,便于我们世世代代记住这事,我们部落就叫有虞氏,我们都姓虞。大伙说,我们部落叫有虞氏,我们都姓虞。
有虞氏部落既以驺虞为图腾,就以驺虞的虞称呼地名,部落居住的聚落,称:“虞城”,吴山就又称:“虞山”,附近平展展的山顶,称:“虞坂”,再远处,称:“虞原”。
虞幕经常派人下山,与轩辕氏部落大本营联系,报告消息,搬取食盐。古籍记载,虞幕是有虞氏部落最早的首领,黄帝是虞舜的最早的先祖。东汉时,发现《吕梁碑》,记载虞舜祖是虞幕。有学者认为,虞幕不出自黄帝族,虞舜先祖既然是虞幕,虞舜就不应出自黄帝。
有虞氏部落最早创自虞山,在今平陆县。后来传承了虞舜,虞舜居蒲坂。而有虞氏部落大本营依然在虞山,直到商末,虞部族的虞君还与西边的芮国君主发生了“虞芮让田”的故事。
注释:
《吕梁碑》云:舜祖幕,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喬牛,喬牛生瞽瞍,瞽瞍产舜,命禹行水道吕梁。
王夫之《尚书稗疏·妫汭》:“考之《后汉郡国志》,河东大阳吴山上有虞城。皇甫谧
《世纪》曰:“舜嫔于虞,虞城是也。”大阳在今平陆县,
《括地志》:“故虞城在陕州河北县东北五十里虞山之上。”陕县即今平陆县。
【来源:运城盐湖旅游度假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