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电商大促前期,某头部电商平台在日常监测中发现异常订单线索,第一时间报警。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同步介入,最终成功办理云南省首例电商平台刷单骗补案,斩断“刷单—骗补—分赃”黑色利益链,既守住法律底线,又为守法经营者留出发展空间,以精准化处置、全链条精办的担当为数字经济注入法治动能。
检警联动
大数据锁定虚假交易闭环
“犯罪嫌疑人张某某为提升店铺搜索排名、吸引真实客源,组织人员虚构交易订单,利用平台补贴政策牟利,形成非法获利闭环。”承办检察官王珏介绍,介入后,检警双方迅速建立协作机制,依托平台大数据开展精准侦查。
办案团队调取后台数据,再逐条穿透异常订单,将碎片化证据拼接成完整证据链。经查,张某某在与电商平台签订“禁止虚假刷单、虚假交易”相关合同的前提下,仍组织人员虚构交易,每完成一笔虚假订单,便将部分平台补贴作为“返利”支付给刷单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最终,该案作为云南省首例刷单骗补案件依法移送审查起诉。
宽严相济
显司法温度 保商户生计
“我们核实了商户并非为骗补而设的空壳公司,是正常经营、有固定员工和纳税记录的真实店铺。”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吴云峰表示,为最大程度降低案件对市场主体的影响,检察机关主动促成张某某向涉案电商平台退赔,最终双方达成谅解,为平台全额挽回了经济损失。
综合考量案件情节——张某某系初犯、偶犯,且具有坦白、自愿认罪认罚、全额退赔等情节,检察机关依法提出拟对其作出相对不起诉的处理意见。9月16日,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就该案召开公开听证会,听证员在充分了解退赔情况及相关情节后,一致同意检察机关作出相对不起诉的处理决定。
“检察机关给商家一次改过机会,也是给平台、消费者三方一个自省窗口,让法治温度可感。”参与听证的人民监督员对该决定表示赞同。五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蕾提到:“定罪门槛没降,只是司法温度提升了。”该案通过“定性—促赔—保护”三重效果,既维护了法律威严,又保护了营商环境,实现三方共赢。
听证会结束后,检察机关依法对张某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并依据行刑衔接机制,向公安机关提出对张某某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建议;同时向电商平台制发“风险提示函”,建议涉事平台将“合规经营”纳入核心考核指标、在商户后台增设法律警示窗口。
目前,平台已对照建议完成制度调整,风控部门反馈治理措施运行良好。
新法衔接
上牢行业治理“双保险”
10月1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式施行,其中首次将“虚假评价”写入禁止条款:明确经营者不得对“销售状况”“用户评价”作虚假宣传,禁止“组织虚假交易”帮他人刷好评;平台若未尽审核义务放任刷单炒信,将被认定为“帮助虚假宣传”同档处罚,罚款额度最高达200万元,情节严重可吊销营业执照;监管部门还可查封、扣押与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拒不配合者最高罚10万元,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们将同步援引新法,把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行业自律无缝衔接,为数字经济装上‘双保险’。”王蕾表示,新法的施行为案件办理提供了法律支撑,也为后续行业规范给出了明确指引。
诉源治理
三类重点对象普法全覆盖
案件办理中,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发现一个关键问题:52%的刷单参与者是在校大学生,辖区内线上线下商户、电商平台员工也亟须加强风险识别能力。为此,检察机关将“法治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纳入案件办理的“后半篇文章”,开展差异化普法宣传。
针对在校大学生,检察机关联合高校开展“法治进校园”专题活动,创新采用“行为—罪名”拆解思路,将学生易涉罪类型划分为“兼职类”“还债/借贷类”“小便宜类”“冲动上头类”。结合刷单参与犯罪、出借银行卡等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轻松兼职暗藏的犯罪风险”,引导学生拒绝违法兼职,并延伸讲解聚众斗殴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高发案件的防范要点。
针对电商平台员工,检察官走进同类平台开展“法治进企业”宣讲,用具体案例拆解“法律雷区”:明确帮商户虚构交易可能涉嫌“诈骗罪”、泄露用户信息触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同时科普“刷单返现”“网络贷款”等骗局识别技巧,助力员工守住职业红线与财产安全。
针对辖区商家,检察机关深入商圈、市场设法律咨询台、发放普法手册,聚焦“刷单骗补风险”“合同纠纷处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结合该案及上海、四川等地典型案例(上海夏某骗餐饮消费券获刑、四川某家居公司套补被取消资格),提醒商家摒弃“刷单冲销量”观念,收集经营中的法律需求,为后续服务奠定基础。
电商平台马上将迎来“双十一”,在五华区人民检察院的法治护航下,这场消费盛宴将更具“安全感”与“公平性”。“从‘6·18’护市到‘双十一’护航,办案只是起点,让法治成为电商生态的底层代码,才是终点。”王蕾表示,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将深入贯彻最高检工作部署,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让人民群众在每案中感受公平正义”为核心遵循,践行“高质效不仅是办对案,更是办好案,让结果合法律、顺民心”的履职理念。将以精细化办案守牢法律底线,确保案件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准确,实现“办对案”基础目标;同时以“治罪+治理”延伸检察职能,将保障群众权益、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贯穿履职全过程,以法治力量在数据“云端”守护市场公平与消费者权益,让司法温度直抵人心,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记者 张競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