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台媒曾提统一:一国三制,兵权、防务、外交都自主,解放军不上岛

0
分享至

前言

最近岛内一篇文章又把“两岸统一”的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台湾《风传媒》在去年发了一篇投书,说什么要搞个比“一国两制”还“灵活”的版本,叫“一国三制”。

说白了,就是统一归统一,但台湾要自己管军队、防务和外交,解放军不上岛。这听着像是“和平统一”的新方案,实际上却像给“台独”披上了和平的外衣。

有意思的是,这个点子一出,岛内外反应都挺大——有人觉得这能拖一拖时间,有人说是“台独”换了马甲,还有人干脆嘲讽这是幻想。可问题是,台媒为什么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抛出这样一个听起来“和气生财”的点子?它真的是为了和平,还是另有图谋呢?



“一国三制”:看似温和,实则藏着分裂心思

先说说这所谓的“一国三制”到底是个啥。文章说,统一之后,台湾不叫省,也不叫特别行政区,而要改名叫“中国台湾邦”,还要保留原来的旗帜、国歌、徽章,甚至所谓的“法统”也不变。

军事上呢?台军改名“台湾邦自卫队”,说是“只防御不进攻”,但要完全独立自主,解放军不能在岛上驻军。外交上也一样,台湾要自己搞“邦交”,原来那些“友邦”照旧,大陆不能干涉。

听上去挺温柔,甚至有人说这是一种“创新统一思路”。可稍微懂点政治的人都能听出来,这压根不是统一,而是搞个“变相独立”。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五条“条件”,每一条都踩在主权红线上。统一的核心是一个中国、一个主权、一支军队、一条外交线,而他们提的“方案”,正好全在这四个“一个”上动手脚。

你让台湾有自己军队、自己外交、自己的法统,那请问这还算一个国家吗?



更别忘了,香港、澳门回归时,“一国两制”的基本逻辑就是中央统一主权,地方高度自治。但主权归属、外交和防务绝对不能松。这是铁律。台媒提出的“一国三制”,把中央能管的全摘掉,留个空壳给大陆,外加个“统一”的名号。

从政治层面看,这叫“变相邦联”;从现实层面看,就是“缓兵之计”。他们明知道打不过、拖不起,就想用一张“和平牌”来探大陆底线。可惜啊,大陆早就看透这套逻辑。



其实,这样的“点子”并不新鲜。早在2001年,国民党的连战就提过类似的“邦联制”,说是“两岸各自管外交和军事”。

当年大陆就明确拒绝了,表示“一国两制”已经足够灵活,绝不可能再加一制。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岛内又翻出这个老话题,不过是老调重弹。

岛内政客知道老百姓怕打仗,就打“和平牌”;知道美台关系紧密,就想借着美国的影子撑腰。可问题是,他们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现实——和平不是靠讨价还价换来的,而是靠真诚的政治意愿和对国家统一的尊重。



“三大条件”的致命漏洞

台媒提出的“三大条件”,乍看起来像是给台民众吃定心丸,但从大陆的角度看,全都是“毒丸”。

先说外交,台湾要保留自己的“邦交国”,要继续挂旗、派驻机构。这听起来好像不伤大雅,但这一步就是彻底违背“一个中国原则”。

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早就写得明明白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没有资格在国际上以“国家”身份活动。如果统一了还让台湾搞独立外交,那不就等于有两个中国吗?这可不是和平,而是分裂。



再说兵权,他们要把“台军”改名叫“台湾邦自卫队”,并且要求“解放军不上岛”。这就更离谱了。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允许地方拥有独立军权。

就算是美国那种联邦制国家,州政府也没有自己军队,所有军权归联邦统一指挥。你让台湾自己搞军队、还不受中央领导,这不等于在心里已经把自己当成“另一国”了吗?



更重要的是,统一后的台湾若真有独立军队,就像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一旦岛内政治形势有变,这支军队随时可能成为分裂力量的依靠,而驻军则是主权象征。

邓小平当年就说过:“为什么英国人可以在香港驻军,而我们不可以?”这句话放在今天依然适用。



再看防务,他们提议大陆可以“提供先进武器”,但“不得干预防务指挥”。这逻辑听着像笑话。你既要拿中央的装备,还要自己指挥、自己防卫,这哪是什么统一,明明是要一边享受好处,一边维持独立。

换句话说,这套方案压根不是为了解决两岸问题,而是为延续“台独”的生命线。岛内政客很清楚,若真打起来,台湾撑不了几天。他们怕战争,却又不愿意放下手中的特权,于是就用这种“假和统”方案来糊弄人。

可大陆这边的底线很明确——国防、外交、军权必须统一。这不是谈判筹码,而是国家主权的核心。谁想在这上面做文章,都是痴心妄想。



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方向

说到底,“一国三制”只是岛内在恐惧和压力下的权宜之计。背后真正推手,不光是台当局的政治算计,还有美国的影子。

美国打“台湾牌”,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它希望维持“不统不独”的局面,用台湾当作牵制中国大陆的棋子。只要台湾不统一,美国在西太平洋就能多一道“防线”,还能名正言顺地向台当局卖武器、赚军费、维持影响力。



但问题是,美国心里也清楚,一旦真打起来,它未必敢上场。乌克兰就是例子——美国愿意给钱、给武器,却绝不愿意出兵。台湾人自己也越来越明白:美国的承诺靠不住。

因此岛内才有了这种所谓的“和统创新方案”。他们知道躲不过统一的大势,就想在最后关头多捞点特权。可惜这算盘打得太精,也太天真。

大陆对台湾的政策,其实一直很清楚:首选和平统一,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这句话不是威胁,而是底线。和平统一可以给台湾最多的尊重、最大的空间,比如“一国两制”下的高度自治、经济优惠、文化交流等;可一旦走到武统那一步,一切特权都将归零。

过去几年,大陆的态度已经从“争取和平统一”转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措辞的变化,其实是立场更坚决的体现。2024年东部战区的“联合利剑—2024B”军演,就是最直接的信号。陆海空火箭军齐上阵,围岛演练、封锁打击,明确告诉全世界:统一不是口号,而是能力。

与此同时,岛内的经济越来越依赖大陆。根据数据,台湾对大陆及香港的贸易依存度超过40%,很多台湾企业、年轻人都在大陆生活工作。经济融合、文化同根,让“分裂”变得越来越不现实。



从历史角度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就是前车之鉴。英国和葡萄牙当年都想保留军事与外交特权,结果中国立场坚决,最终“一国两制”得以落实。今天香港“由乱到治”,澳门长期稳定,说明这条路完全走得通。

反观台湾,如果继续玩政治花样,只会让局势更紧。民进党当局鼓吹“抗中保台”,结果只让台湾变成棋盘上的炮灰。两岸若真爆发冲突,受苦的还是岛内百姓。



结语

从头到尾看,“一国三制”这套说辞其实就是一场“文字游戏”。它披着“和平”的外衣,却暗藏分裂的心思;它打着“创新”的旗号,却走不出老掉牙的“台独”思路。

历史已经给出答案:香港、澳门的成功经验说明,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国家统一照样可以兼顾地方特色;而台湾若一味拒统、拒谈、拒认,只会错失和平发展的窗口。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模样。无论经济、军力、国际影响力,都让“统一”从可能变成必然。从北京到高雄,从渤海到南海,中华民族的意志从未如此坚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游古史
游古史
不偏不倚,恰好是你
2404文章数 5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