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廖汉生回乡到大女儿家吃饭,大女儿指着公公介绍:这是我爸爸。
1979年,湘西那种湿冷,春天没全展开,桑植县这地儿,烈士陵园那会儿一层晨雾,怎么看都散不掉,廖汉生站在碑前,背直着,手指顺着字慢慢摸,张昌平,陈才文,他嘴里嘀咕,人跟没来过似的,没人接话,其实也没人听清,大家知道,头一回回来的将军,这地儿,五十年前冲出去的那个小伙子,半辈子没敢回头,真回来的时候,头发全白了。
可他回的不只陵园,家那边才算。
1929年,红四军刚进桑植,十七岁的他,腰别着两把驳壳枪,北门一冲,脚下生风,廖汉生,冬天用松油灯写信,写给老婆肖艮艮,说等天下安稳了,给她带花布回家,信写着呢,人却半夜被调走,信没来得及寄。
1933年,结婚,没仪式,没请客,贺龙在,送了一面小铜镜,说真要回不来,就照照镜子,里有他,肖艮艮一辈子把镜子贴身藏着,进棺材也带着。
几个月不到,敌人进山,她背着孩子,牵着三岁的春莲,往山上跑,结果破庙里被抓出来,押去县城,挨打,关牢房,儿子没挺过去,就死在牢里,肖艮艮一句话不说,不哭,只说一句,他还活着,我得等。
1934年,红三军要长征,他夜里偷偷摸回家,门口灶里温着一碗冷饭,米里夹着辣椒,他一口一口吃,很慢,像要把家里那点味道都记住,吃完摸摸女儿额头,转身走了,后头春莲追着哭,爹爹,风大马蹄重,啥都听不到,那是父女最后一回见面。
后头十几年,春莲没再见过他,肖艮艮也没等到信,不是不想写,是根本不知往哪写。
1949年,他成了青海的领导,收到封信,说肖艮艮失踪了,可能没了,组织劝他重新组家庭,他坐办公室里,茶水换三回,没喝一口,最后签了同意,婚礼都没办,俩人一杯清茶了事,日子一刀劈俩,一半国家一半家,装作没事,抽屉里搁着封没寄出去的信,春莲,欠你一条命,也欠一个家,这信一辈子没送。
1952年,夏,十八岁的春莲,背着外婆攒的十个鸡蛋,坐七天车,青海省政府门口,看着那个穿制服的人,半天才叫了声爹,他眼圈红了,只说工作不能特殊,春莲扭头就走,眼泪滴到地上,没人扶,她闹不明白,大老远跑一趟,换来就一句话,也不清楚,父亲回去把那封信又翻出来,看一遍又塞回去,没追,怕自己一说就绷不住,将军习惯咬牙。
1979年,改革开放刚起步,廖汉生终于回家一趟,白岩冲那木房还在,门口女儿等着,端着一盆菜,腊肉青椒玉米粑,热气冒着,春莲指着廖汉生,对公公说,这是我爸爸,他愣住了,门槛半天迈不进去,嘴巴动了动,也说了一句,这是我爸爸,干哑得不行,灶膛火一直响,他看春莲脸上的褶子,跟肖艮艮一个样,没说啥,一个人坐灶前,夹腊肉吃,咀嚼,没味道,只有苦,没人提往事,也没人再说爹,吃完去屋后山坡,对着山谷喊,艮艮,我带咱女儿回来了,风大山沉,没人回话。
1983年清明,他又回桑植,春莲在老槐树下等,还带着俩孙子,他走近了,春莲就喊,爹,回家吃饭,他站那儿动不了,眼泪下来了,这句话,几十年没听过,那天自己去灶前添柴,火点着了,坐那儿不动,看火光在墙上晃,啥也不说,不是将军,就是个补回点亏欠的父亲,火里烧的不是柴,是几十年心里的事。
2006年,北京,廖汉生病重,春莲赶过来,进病房,俯身耳边轻声喊,爹,回家,他快不行了,还能听见,抬手,敬了个军礼,标准,手停在半空,再没落下来,最后一次抬手。
外人记得他是中将,是老红军,是大西北的主将,没人知道,最大心愿,就是坐在女儿家灶边,吃她做的饭。
春莲把那面铜镜、那把断枪,还有没寄出去的信,收进木匣,告诉外孙,你外公不是不想回家,是把回家的时间,都让给了千万人先回家,她不怪他,有时候坐院子里,风吹过来,像年轻时他那句话,艮艮,等天下太平,回家带花布,那声音淡淡的,像叹息,可真得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