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20日报道 《中东在线》网站10月15日发表题为《中国的“数字丝绸之路”重塑全球联盟》的文章。文章摘编如下:
世界正进入一个技术地缘政治的新时代,而中国的“数字丝绸之路”就处在这个时代的中心。它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组成部分,现在已经发展为连接亚洲、中东、非洲和欧洲部分地区的综合数字网络。它的范围超越了光纤电缆和数据中心,将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云计算和数字治理囊括在内。
通过“数字丝绸之路”,中国正寻求输出技术和不同于西方的数字治理模式。
“数字丝绸之路”起初被定义为加强全球数字互联互通的途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成为一个输出中国标准和影响世界数据流管理方式的平台。发展中国家市场越来越多地采用中国式数字框架。
通过在亚洲、非洲和拉美的大型项目,华为、阿里云、中兴等中国科技企业正在塑造网络治理和数字贸易的新规范。当西方国家在争论技术依赖的风险时,许多发展中经济体已被中国的低成本技术和灵活融资吸引而参与其中。
海湾地区体现了中国的数字雄心与其他国家的转型计划是如何契合的。例如,沙特阿拉伯的“2030愿景”与北京一样致力于通过创新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经济多元化。萨勒曼国王2017年访华期间,双方在能源、教育等领域签署了合作文件。
2024年8月,沙特公共投资基金与中国金融机构签署了价值500亿美元的协议,以数字经济和技术投资为重点。中国还向沙特的绿色转型项目提供支持,并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旅游和物流领域的应用。这些合作标志着从能源依赖转向数据驱动的伙伴关系。
对华盛顿来说,“数字丝绸之路”是一种挑战。不过,中国能提供价格合理的基础设施,所以继续吸引着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和拉美国家。中国已经巩固了在中亚和拉美部分地区的影响力,有效填补了互联互通方面的空白,塑造了这些地区的数字规范。
归根结底,“数字丝绸之路”不仅仅是技术项目,也是全球治理的愿景。中国尝试通过它来定义数据如何流动,数字经济如何运作,以及国家在信息时代如何互动。在这一新兴秩序中,各国应当实现技术伙伴关系多元化、加强本地创新生态系统并保障数据管理。21世纪的全球竞争不再是领土之争,而是技术、数据和信任之争。(编译/葛雪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