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的一众领导人里,勃列日涅夫的上台充满了偶然性,他是苏斯洛夫、谢列平两派相争,妥协出来的结果,最初大家都把他当成过渡性领导人。
但是勃列日涅夫却很有手段,他成功把所有政敌都打压下去,最终稳稳把持大权18年。他在任时很多政策都富有话题性,并且他的去世也较为突然,引发了苏联内部的巨大争议,甚至当初搞出了许多阴谋论,矛头直指安德罗波夫。
那么,勃列日涅夫的死到底是不是人为的?他的贴身警卫弗拉基米尔·梅德韦杰夫道出了内幕。
![]()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在一个叫做“对岸”的国家别墅中突然离世,之所以说突然,是因为就在三天前他还出席了十月革命的盛大阅兵式,并且还在主席台上坚持了很久,那时众人并没有发现他的异常。
据苏联卫生部第四总局局长恰佐夫所说,当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去上班,还没走进办公室就接到了政要部门的电话,对面称“总书记需要急救”。于是他马上搭乘前来接人的汽车,在秘书的指引下,过了12分钟就到达了“对岸”别墅,这个时间是8点15分左右。
他进勃列日涅夫的卧室后,发现勃氏的警卫索巴强科夫正在给总书记做心脏按摩,不过恰佐夫只看了一眼就断定总书记已经去世几个小时了,再抢救也于事无补,但样子还是要做一做。
同时,他认为如此重要的时刻,需苏联第二号实权人物安德罗波夫在场,于是通过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菲奥达尔丘克将这个消息传递了过去。
![]()
安德罗波夫很快赶到,当他看到勃列日涅夫的尸体时,瞬间“脸色苍白、浑身颤抖”,旁人与之交谈都被忽视了,似乎有什么心事。等他平静下来后,所有人才一同站在床前向勃列日涅夫告别。
由于安德罗波夫的表现较为反常,且克格勃上校、勃列日涅夫的警卫长斯多罗诺夫透露,勃列日涅夫在人生最后一次参加中央全会时,已经拟好了离职报告,准备将自己的权力移交给谢尔比茨基,但勃氏突然去世后,继位的却是安德罗波夫。
因此当时很多人怀疑是安德罗波夫暗中下的手,事实真是如此吗?勃列日涅夫的警卫弗拉基米尔·梅德韦杰夫却给出了另一种答案。
![]()
梅德韦杰夫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少将,虽然跟现在的俄罗斯领导人同名,但并非同一个人,他在回忆录《站在身后的人》中说过很多关于勃列日涅夫的事。
其实勃列日涅夫从1974年开始身体就已经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心脏病、白血病、颌骨癌、循环系统疾病等经常折磨着他,若非他是苏联领导人、能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条件,可能早就已经不行了。
1976年的苏共二十五大,勃列日涅夫做了4个小时的报告,但这种情况已经非常勉强,当时台下就有医疗团队在时刻待命,而他结束报告后脸色苍白、汗流不止,医生都认为他的身体不能再这样长时间工作了。
为了他的健康,医生让他远离烟酒,可勃列日涅夫烟瘾很大,实在犯瘾的时候就让身边的人抽,自己则在旁边闻。
![]()
虽然平日进行了精心的养护,但1982年的一次意外事件,还是让他的健康迅速恶化。
这年3月勃列日涅夫前往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视察,在乌兹别克领导人拉希多夫的陪同下,他们去往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视察。该厂为了表示欢迎,临时搭建了一个看台,成千上万的工人在周围欢呼。
勃列日涅夫本来非常高兴,可临时看台不知怎么突然倒塌,即便警卫反应迅速帮忙挡住了许多碎片,可勃列日涅夫还是被砸伤了,这次视察之行匆匆结束。
尽管后来克里姆林宫发出公告表示勃列日涅夫的伤情并不严重,就是受了点惊吓。但事情远没这么简单,不久勃列日涅夫突然患上严重的中风,此后就很少公开露面,出现时身边也总有医生。
![]()
而1982年11月7日主持的十月革命阅兵仪式,更加速了他的死亡。当天从上午十点开始一直到下午,勃列日涅夫都在红场忍受着寒风,他还要时不时向群众招手。仪式结束时,他都抬不起手来了。
8年前在室内做报告他都累到不行,8年后本来情况就恶化了,他还在室外承受着寒冷,这无疑对他身体损害更加大。
按照常理,严重透支了体力就该好好休息,但勃列日涅夫晚上依然参加了大型招待会,在进行了一番演讲后,他向众人举杯,第一杯献给苏联缔造者列宁,第二杯则是祝大家都身体健康。
所有人看他兴致勃勃的样子,怎么都不会想到仅仅三天后就会听到他的讣告。
![]()
11月9日,梅德韦杰夫一直在勃列日涅夫身边,当日勃氏先在克林姆林宫处理公务,随后休息了一阵,下午与安德罗波夫进行了一番会谈,随后返回“对岸”别墅。
当晚勃列日涅夫吃了酸凝乳和香肠,吃完没多久他就突然表示“嗓子痛”,然后大口呼吸,这在梅德韦杰夫印象中是第一次。梅德韦杰夫询问是否需要叫医生过来,勃列日涅夫拒绝了,就自顾自走进了卧室,连他最爱的《时代》新闻都没有观看。
当晚勃列日涅夫的卧室中异常地安静,梅德韦杰夫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妥之处,第二天清晨,另一名警卫索巴强科夫前来交班,梅德韦杰夫将昨日的情况交接完毕后,就收拾东西准备走。
但索巴强科夫突然叫住了他,说二人一同去叫醒勃列日涅夫再走。
![]()
当他们走进勃列日涅夫的卧室,索巴强科夫像往常一样去拉开窗帘,之前只要有这个动作,勃氏就会醒来。但此刻床上的人一动不动,还以一种非常奇怪的姿势躺着。
感觉不妙的梅德韦杰夫上前轻轻摇晃了勃氏的手臂,没有任何反应,他又用力地推了推勃氏,还是一样的结果。二人马上通知了警卫长斯多罗诺夫,很快安德罗波夫也得到了消息赶来。
苏联卫生部第四总局局长恰佐夫到达的时间比安德罗波夫要晚一点,一来就安排了抢救,不过仅仅十分钟过后,就宣布抢救无效。
一个时代就此结束了。
![]()
梅德韦杰夫与恰佐夫的说法有些出入,不过最后陪伴勃氏的是梅德韦杰夫,他的话要较为可信一点,如果按照他所说,那勃列日涅夫的死可以排除被害一说。
其实继任者安德罗波夫的能力很强,他上台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大力反腐,苏共中央、政府部长和州党委第一书记以上的高官因受贿或渎职被撤换的有90多人,150个州级领导人中有47个被撤职。
他还允许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经营权,狠抓职工劳动纪律,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并且他看到了苏联太过“偏科”,因此大力扶持轻工业和农业。
经过他的努力,1983年苏联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在此之前苏联已经连续多年增长速度下降。所以安德罗波夫被很多苏联人视为“中兴之主”,就连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后接受采访时都说过,如果安德罗波夫的改革能一直持续,苏联可能不会走到最后一步。
![]()
但是,安德罗波夫1984年2月就因病去世了,下一任契尔年科也是当政13个月就病逝,最终戈尔巴乔夫成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结果嘛,大家都知道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