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山西省纪委监委发布一则反腐通报:山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原二级巡视员祁晓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山西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这位在山西公职系统深耕近四十年的“老公务”,从物价局副局长到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再到二级巡视员,其职业生涯始终与权力运行紧密相连。然而,正是这条看似平稳的晋升之路,最终却在反腐高压下戛然而止。
01 深耕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十四载
公开简历显示,祁晓虎,1963年10月出生,山西孝义人,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参加工作,拥有大学学历。
他的职业生涯与山西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紧密相连。2011年7月,祁晓虎被任命为山西省物价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正式跻身处级领导干部序列,掌管物价监管、收费审批等核心职权。
2016年9月,他调任山西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岗位跨度直指机关后勤“大管家”,负责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经费管理、物资采购等关键事务。
此后,他晋升为二级巡视员,虽属非领导职务,但仍深耕机关事务管理领域,凭借多年任职积累的人脉与权限,成为该系统内的“资深实权派”。
02 活跃于党建与慰问活动的“双面人”
颇具讽刺的是,根据公开报道,祁晓虎在任职期间曾多次参与党建活动和慰问困难党员等公务活动,展现出亲民形象。
2021年10月21日,受毛益民局长委托,祁晓虎带队组织全局约128名党务工作者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西广场参观了“党建引领开新篇 转型发展蹚新路”省直机关党建成果展。
就在此前一个月——2021年9月18日,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祁晓虎还参与走访慰问困难党员活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美好祝福。这些公开活动中展现的亲民形象,与其如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形成鲜明对比。
03 机关事务管理:看似平凡却藏177个廉政风险点
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常被视为“清水衙门”,实则掌握着大量服务保障资源。
该系统负责机关运行保障、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方面的工作,采购项目资金密集,资产经营管理权力集中。办公用房调配、公务用车维护、物资供应招标等环节,每一项都涉及巨额公共资金。
山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2024年公开披露,全局已排查出廉政风险点177个,制定防范措施293条,重点聚焦“招标采购、食材配送、经费管理”三大关键环节。这些领域正是祁晓虎长期工作的核心区域。
04 山西反腐高压下的“零容忍”
祁晓虎的落马,是山西持续深化正风反腐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山西省纪委监委已密集通报多起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山西焦煤集团原党委书记武华太、晋能控股集团原副董事长李鸿双、朔州市政府原副市长李润军等一批领导干部相继被查处。
从国企“一把手”到地方党政领导,再到机关事务系统高级干部,山西反腐呈现 “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的鲜明态势。
就在2025年2月,山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刚召开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完善权力配置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坚决堵塞管理漏洞”。短短数月后祁晓虎被查,恰恰体现了“说查就查、露头就打”的反腐力度。
05 反腐无盲区:后勤岗位非“保险箱”
祁晓虎案例揭示了一个关键真相:所谓“清水衙门”从来不是腐败“避风港”。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虽不直接掌管行政审批等“显性权力”,但掌控的公共资源调配权、经费使用权、物资采购权,恰恰是利益输送的“隐形通道”。
一位在机关事务系统工作多年的干部,一位曾经带队参加党建活动、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的老同志,最终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对机关事务系统权力监督的深刻警示。
事务工作也有廉政风险,老干部不是“保险箱”。在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今天,必须把监督贯穿机关事务工作全过程,让每一个干部都能在任何岗位上严守纪律底线。
随着祁晓虎接受审查调查,山西省纪委监委将对其违纪违法事实进行深入调查。此案也再次向所有公职人员发出警示:官职再高,高不过纪律;岗位再“冷”,冷不过监督。只有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才能行稳致远。
本文综合整理自公开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