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02年浙江男子得知铜价从3万涨到8万,囤铜125吨!随后做了一件事

0
分享至

2002年的铜价像坐火箭一样往上蹿——从每吨3万一路狂飙到8万,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

几乎所有人都在这时疯狂抛售手里的铜,想趁着高价大捞一笔。

可就在所有人都盯着账本算利润的时候,浙江有个叫朱炳仁的男人,却干了件让整个行业都看傻了眼的事——他不但不卖铜,反而要125吨黄铜!

他拿这么多的铜来干什么?



2002年,全球经济复苏,各个工厂开足马力,到处都在搞建设。

这一建设,就少不了重要的工业原料“铜”,一时间,铜成了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当时的铜价,一路上涨,这也让很多手里有铜的厂家赚得盆满钵满。

按照常理,这时候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赶紧卖掉,落袋为安。



可朱炳仁,偏要囤125吨黄铜,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125吨黄铜得花1000万。

可惜朱炳仁并没有那么多钱,但他却铁了心要买铜。

为了筹钱,他不仅把全家老少住的三套房子都给抵押了,还掏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可以说是倾家荡产。

身边的亲戚朋友纷纷劝他,就连他儿子都极力反对,可朱炳仁就算和儿子断绝关系也要买这125吨黄铜。



朱炳仁当时买黄铜的消息传开,整个行业都炸开了锅。

有人说朱炳仁疯了,也有人说他用不了半年,就得亏的倾家荡产,其实没人知道,朱炳仁这看似疯狂的决定,藏着他憋了半辈子的心事。



这得从朱炳仁的家世说起,朱炳仁出身制铜世家,祖上开的“朱府义大铜铺”在清朝就赫赫有名。

可惜,到了朱炳仁父亲这辈,时局动荡,战乱不断,铜被列入战略物资被垄断了,就这样祖传的铜艺就没办法延续了。

朱炳仁父亲只好改以书画为生,可是他心里一直念念不忘这祖传的铜艺。



临终前,他拉着朱炳仁的手,反复念叨要朱炳仁重振家族铜艺,虽然朱炳仁心里记着这事,但是他最开始,并没有立刻就走上学艺这条路。

他像那个年代的很多人一样,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

直到他四十岁那年,他偶然发现了父亲遗留下来的一些关于铜艺的字画和资料。



他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猛然意识到,自己肩上担着家族的责任,

于是,他下定了决心,不能再让祖辈的手艺就这么消失了,他得把它重新捡起来,而且要发扬光大。

不过决心是好下的,但真做起来可太难了,他等于是从零开始,一点点摸索。



最开始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铜器、小摆件,慢慢熟练了,手艺越来越精。

他肯钻研,能吃苦,名气也逐渐在圈子里传开了。

后来,他甚至接到了为杭州标志性建筑雷峰塔铸造“铜衣”的大工程,这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成就。



按理说,到了这个地步,功成名就,也该满足了。

但朱炳仁心里还揣着一个更大、更浪漫,在别人看来也更不切实际的梦想,那就是建造一座真正的、全部用铜打造的屋子。

他想要让所有人都看到,铜不仅仅是冰冷的金属材料,它可以多么美,多么有艺术感,多么震撼人心。



这个梦想,在他心里埋藏了很久,而2002年那次看似疯狂的购铜行动,正是为了给这个梦想准备的“弹药”。

梦想很丰满,但现实真的很骨感,要把一座全铜的屋子从想象变成现实,遇到的困难多得数不清。



因为铜这东西娇贵,风吹日晒容易氧化发黑,还容易变形,要盖成房子得解决抗氧化和结构稳定的问题。

而且这事儿在国内根本没先例,谁也没干过,更没有现成的图纸可以参考,朱炳仁只能一点一点带着团队自己摸索。

最终朱炳仁经过试验,他把这个全铜的屋子地址选在了杭州热闹的河坊街,并按照传统的江南民居格局来设计。



就这样磕磕绊绊的建了三年,这座占地 3000 平米的“江南铜屋”终于在西湖边落成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铜屋建成之后,朱炳仁竟然宣布免费向所有人开放。



在他看来,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够零门槛地走进来,感受铜文化的魅力,远比收回那“亏损”的几百万元重要得多。

结果可想而知,江南铜屋一开放,立刻就火了。



开放那天,人山人海,盛况空前,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都被这座神奇的铜建筑所吸引,在里面流连忘返。

连来参观的联合国官员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了不起的文化艺术成就。

后来,这里正式成为了“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每年吸引着数百万的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成了杭州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被大家誉为“活着的铜文化博物馆”。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铜屋还意外催生了一项全新的铜艺技艺——“熔铜”。

那是在2006年,朱炳仁团队在承建常州天宁宝塔,眼看就要竣工了,突然起了大火,首层的铜制檐瓦全被烧化了。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场灾难,朱炳仁却在清理现场时停住了脚。

那些在高温中意外熔化、流淌后又自然凝固的铜渣,竟然形成了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奇特造型。



这个发现让朱炳仁如获至宝,灵感迸发。

他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铸铜、刻铜方法,开始潜心研究如何主动控制和引导铜的熔化和流淌,从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就这样,“熔铜”技艺诞生了,它彻底打破了传统铜艺依赖模具的束缚,让铜在一定的控制下自由“生长”,形成了一种极具现代感和表现力的抽象艺术形式。



而这项“熔铜艺术”一出来就震动了业界,光专利就拿了一百多项。

他用这个工艺做的第一件作品《阙立》,直接被国家博物馆收了藏。

后来G20杭州峰会主会场的铜门、铜穹顶,用的全是这门手艺,中国铜雕总算以现代艺术的身份站上了国际舞台。



更绝的是,朱炳仁还在熔铜的基础上搞出了“庚彩工艺”,通过彩料的渗化、叠加,让铜器呈现出丰富的色彩。

而随着铜艺越来越火,朱炳仁当初囤的125吨铜,早就不是简单的金属了。

如今江南铜屋改名为了“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每年来的游客超过50万人次,也成了杭州必去的文旅打卡点。



现在,我们再回想起2002年那个让他众叛亲离的“疯狂”决定,一切都有了答案。

那哪里是疯狂啊,那分明是一种超越了时代的远见卓识。

当全世界的人只盯着铜作为商品那不断跳动的价格数字时,朱炳仁看到的,却是千年铜艺文化传承的宝贵契机,是一个能让古老技艺重焕光彩的艺术梦想。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果然开始上强度了,055大驱率队抵近日本九州岛,高市早苗慌了

果然开始上强度了,055大驱率队抵近日本九州岛,高市早苗慌了

丁丁鲤史纪
2025-11-13 16:28:33
英超杀星要回归了,曼联、热刺和切尔西谁会成为幸运儿?

英超杀星要回归了,曼联、热刺和切尔西谁会成为幸运儿?

篮球国度
2025-11-14 10:13:18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姩姩有娱
2025-11-10 17:49:18
超10位韩星到中国宣传新剧,离了韩式滤镜,状态一个比一个糟糕

超10位韩星到中国宣传新剧,离了韩式滤镜,状态一个比一个糟糕

萌神木木
2025-11-13 18:50:57
震惊硅谷!37岁华裔理工男靠“喂数据”身家1200亿,成最年轻富豪

震惊硅谷!37岁华裔理工男靠“喂数据”身家1200亿,成最年轻富豪

青眼财经
2025-11-12 14:42:01
沈伯洋在德国叫嚣“来抓我啊”,不料国台办再出手,当场杀鸡儆猴

沈伯洋在德国叫嚣“来抓我啊”,不料国台办再出手,当场杀鸡儆猴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4 17:10:46
神秘培训机构内男女学员赤裸上身集体狂舞,隐私成洗脑工具

神秘培训机构内男女学员赤裸上身集体狂舞,隐私成洗脑工具

诗意世界
2025-11-14 21:15:23
央视直播,国足vs韩国,全运9人归队,冲熊猫杯首胜,打动邵佳一

央视直播,国足vs韩国,全运9人归队,冲熊猫杯首胜,打动邵佳一

小火箭爱体育
2025-11-14 18:26:34
挑衅!沈伯洋现身德国,叫嚷“来抓我啊”,大陆再出手,杀鸡儆猴

挑衅!沈伯洋现身德国,叫嚷“来抓我啊”,大陆再出手,杀鸡儆猴

动漫里的童话
2025-11-13 21:05:16
“斩首警告”立竿见影,朝鲜给高市早苗定性,强调“血债”迟早还

“斩首警告”立竿见影,朝鲜给高市早苗定性,强调“血债”迟早还

小鬼头体育
2025-11-14 09:57:29
中美刚谈拢,FBI局长火速访华?中方亮明牌:给你机会,别浪费!

中美刚谈拢,FBI局长火速访华?中方亮明牌:给你机会,别浪费!

大国观察眼
2025-11-14 06:05:05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书雁飞史oh
2025-11-08 21:11:50
你太晚明白的人生道理是啥?网友:任何关系走得太近都是一种灾难

你太晚明白的人生道理是啥?网友:任何关系走得太近都是一种灾难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2 15:25:17
G7发表联合声明,不许中国援俄,不许对台动武,不许阻止稀土出口

G7发表联合声明,不许中国援俄,不许对台动武,不许阻止稀土出口

花花娱界
2025-11-14 21:54:35
一旦台海爆发冲突,最难的不是台湾,而是距大陆仅50公里的东引岛

一旦台海爆发冲突,最难的不是台湾,而是距大陆仅50公里的东引岛

放开他让wo来
2025-11-08 22:41:14
新甲午战争?这次中国要摧毁日本的军国意志,要击沉日本岛,要雪百年之耻!

新甲午战争?这次中国要摧毁日本的军国意志,要击沉日本岛,要雪百年之耻!

李光满说
2025-11-13 20:24:13
突发特讯!中国外交部和中国驻日本使领馆深夜警告,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

突发特讯!中国外交部和中国驻日本使领馆深夜警告,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

青风点评
2025-11-15 00:49:10
死里逃生—200名躲藏在拉法隧道内的哈马斯恐怖分子将被驱逐出境

死里逃生—200名躲藏在拉法隧道内的哈马斯恐怖分子将被驱逐出境

老王说正义
2025-11-13 00:04:03
以“反诈”的名义……

以“反诈”的名义……

空瓶子
2025-11-13 14:15:30
C罗肘击染红,葡萄牙0-2爆冷!无缘提前直通世界杯,仍排小组第一

C罗肘击染红,葡萄牙0-2爆冷!无缘提前直通世界杯,仍排小组第一

侃球熊弟
2025-11-14 04:42:31
2025-11-15 02:39:00
春秋论娱 incentive-icons
春秋论娱
站在高山之巅,更能领略河流的奔腾
4713文章数 3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头条要闻

怀疑19.9元"原切牛肉卷"是合成肉消费者送检 多方回应

头条要闻

怀疑19.9元"原切牛肉卷"是合成肉消费者送检 多方回应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 Pro Max突然曝光:定制20GB大内存,双长焦也来了!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