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半夜的,网吧里歪七扭八躺着好几个“睡神”,键盘上压着脸,呼噜打得跟拖拉机似的,老板瞅见了不但不赶人,还得轻手轻脚绕着走,连保洁阿姨擦桌子都生怕吵醒他们。
按理说这地方是上网冲浪的地方,又不是免费旅店,咋还允许人在这儿当“旅店”呢?更奇怪的是,有些网吧明知道这些人一坐一天、一躺半宿,就是不怎么消费,可人家愣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你说这是图啥?是心善?是怕事儿?
![]()
这事儿真不是老板心软,也不是他不在乎那几块钱电费,你得明白,现在的网吧早就不是二十年前那种“通宵百元随便玩”的黄金时代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其中手机上网比例高达99.8%。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人手里攥着智能手机,家里装着宽带,随时随地都能刷视频、打游戏、聊微信。
![]()
那谁还非得跑网吧去?所以现在能来网吧的人,要么是重度游戏玩家,追求高配设备和低延迟;要么是外来务工人员、临时落脚的流浪者、无家可归者,或者是那些暂时没地方去、手机没电、身份证丢了没法开房的“边缘人群”。而这些“蹭睡”的人,大多数属于后者。
你以为他们是来占便宜的,但在老板眼里,这些人压根就不算“客人”,更像是这个空间里的“生态组成部分”。你可能不知道,很多中小型网吧的运营成本其实非常高。
![]()
房租、电费、设备折旧、宽带费用,再加上人力支出,每个月固定开销动辄几万块。可收入呢?一台机子一小时四五块钱,通宵也就二三十,利润薄得像纸。在这种情况下,网吧能不能活下去,关键看上座率。
听起来挺学术,说白了就是:屋里有人,才像个生意;屋里空荡荡,连路过的人都懒得进来。试想一下,你路过一家网吧,玻璃窗里黑灯瞎火,几个人歪在椅子上睡觉,你可能会觉得这地方冷清、不安全。
![]()
但要是灯火通明,人人戴着耳机打游戏,哪怕有几个在睡觉,整体氛围也显得热闹、正常。这种“视觉安全感”对吸引真正愿意消费的顾客至关重要。所以,哪怕那个人只是睡着不动,他也等于在帮老板“撑场面”。
赶人这事,听着简单,做起来麻烦大了去了。一个成年人躺在那儿,你说他是逃犯吧没证据,说他违法吧也没干啥坏事,你就因为他睡觉把他轰出去,人家要是一屁股坐在门口不走,或者闹腾起来,你还得报警,警察来了也未必支持你驱逐。
![]()
很多蹭睡的人本身就是社会底层群体,有的精神状态不稳定,有的身体虚弱,万一在驱赶过程中出点意外,责任全得老板扛。所以与其冒险惹事,不如默许他待着,反正空调开着也是开着,椅子空着也是空着,多一个人少一个人,电费差不了几毛钱。
这些人,有时候还真能变成“潜在客户”,你别看他今天睡了一宿没花钱,明天说不定哪位朋友来找他,俩人一块儿开台机子打游戏,或者充个会员买包烟。
甚至有的网吧干脆默认提供“低价留宿”服务,比如花十块钱就能从夜里十二点躺到早上八点,虽然不鼓励,但也不明令禁止。
![]()
这种“柔性管理”其实是行业长期摸索出来的一种生存策略,用最低的成本维持空间热度,同时避免冲突升级。
而且你发现没有,大多数网吧里的“睡客”都集中在角落或后排,不影响其他人使用设备,也不会挡住出入口。这说明老板心里有数,早就划好了“活动区”和“休息区”,只是从不挑明罢了。
![]()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