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水河畔的风掠过苍松翠柏,拂过 3346 块整齐排列的墓碑。墓碑所在的小团坡顶,有一座阵亡将士纪念塔,塔尖为锥体,塔身为矩形,镌刻着“民族英雄”四个苍劲大字。
这就是国殇墓园,滇西抗战中 9168 名远征军将士的魂归之地,每一粒尘埃都沉睡着 1944 年那场浴血反攻的记忆。
![]()
春节里的腾冲尚带着料峭寒意,在此旅行的我们自然又去了几次国殇墓园。彼时墓园角落的花店前,5 元一枝的菊花价格牌在云南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墓园隔壁的滇西抗战博物馆里,与滇西抗战相关的文创商品琳琅满目但价格也畸贵......要知道在腾冲街巷转角的花店,同样饱满的菊花不过 3元一枝。这在常年鲜花盛开的云南,国殇墓园里5 元一枝的菊花价格显得非常贵。
作为抗战老兵的儿子,我太明白这里的每一块碑石都承载着怎样的重量 —— 那些在高黎贡山的泥泞里负重冲锋、在腾冲巷战中拼过刺刀的年轻人,本应被最纯粹的敬意环绕,而非让商业的尖刺扎破缅怀的心境。
看着游客们蹙眉掏钱以5 元一枝的价格买走一束束菊花,我如鲠在喉。全国各地的朋友来到腾冲,来到国殇墓园缅怀烈士、牢记历史,怎么可以把游客当韭菜,有意无意每天收割不断呢?这处镌刻着《答田岛书》骨气的圣地,不该有如此违和的注脚。
归来后伏案写下《腾冲,你还可以更优秀》发在公众号上,字字句句皆是肺腑。我深知这座由李根源先生倡议兴建的墓园,从1945 年落成至今历经多少次修缮,才成为如今年接待 140 万观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腾冲在恢复国殇墓园、创建滇西抗战博物馆这方面在全国看来也算做得不错了,但国殇墓园和滇西抗战博物馆都是全额财政拨款的单位,理应守住精神的纯粹,不该有那么多商业溢价。
将文章打印稿并附短函寄给了腾冲的市委书记和市长时,并未奢望太多,只当是为父辈们守护的土地尽一份心。
不过我也知道,腾冲两位主官至少应该有一位会批转意见给文旅局的,这种处理的效果是直接给国殇墓园管理处或致电12345的N倍。
一个半月后的黄昏,下班停车时响起一个电话,那是滇西抗战纪念馆一位副馆长的诚恳来电:“您的意见领导批转到我们部门了,您说得很对,确实该改。” 话筒里的沉默间隙,我仿佛看见墓园里那些被石苔覆盖的墓碑,想起父亲曾说 “腾冲的每寸土都浸着热血”,当即情绪翻涌:“作为一个抗战老兵的儿子,腾冲对于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能对于其他游客也同样如此。你们确实可以注意细节,呵护好腾冲的这张名片。”
对方的回应很诚恳:“我们一定会。”
![]()
前几日一位老友错峰出行去到腾冲,他假期少工作缠身,腾冲的国殇墓园是他魂牵梦萦好多年却一直没有空去的一个地方。他在微信里面问我一些事,我顺口提起菊花,他告诉我:“国殇墓园里的菊花现在就是3元一支!”
我突然有点感动,眼眶发热。
我的公众号赞赏码那里有一句留言:“让我们一起改变这个世界“。
有些人看了会嘲笑我自不量力:个人怎么改变世界?掉粪坑里都得尽快适应环境嘛!
但我真的是这么想的。这个世界破破烂烂,总需要有人出来缝缝补补。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做不了什么伟大的事情, 但是,我愿意以自己的能力,以一己之力,去小小的改变这个社会,让它变得更好一点点,温暖一点点,就一点点吧,让她不那么糟糕。
当你去到腾冲,
当你也去国殇墓园祭奠英烈,
当你也想买一束菊花,
那里的菊花价格现在很亲民,只要三元一枝。
那很可能就有我的贡献。
![]()
白菊静静靠在烈士墓碑前,那些在绿草间昂然矗立的名字如他们生前那样挺直腰杆,整齐划一,恰似整装待发的队伍,似乎在世界的那一端,他们依然随时待命,守护疆土。
忽然想起公众号里那句留言:“让我们一起改变这个世界”,原来真的有人在听,真的有城市在回应。
为腾冲点赞,为这3 元一枝的温暖,更为那些愿意 “缝缝补补” 世界的人与城。
----- THE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