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藏在横断山脉里的“世界桥梁艺术博物馆”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遇见“大理范儿”

藏在横断山脉里的“世界桥梁艺术博物馆”

人民网记者 符皓

云龙县的藤桥。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藤桥、木梁桥、吊桥、石拱桥、钢桁桥……行走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各类桥梁随处可见。据云龙县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云龙县境内有大小古桥近百座,其中,位于澜沧江支流沘江及沘江支流的沘江古桥梁群,有37座古桥,于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桥数量冠绝云南,云龙也因此被称为“世界桥梁艺术博物馆”。

云龙为啥会有这么多古桥?

云龙地处横断山脉南端,这里山高谷深、河流众多,自古以来,桥都是江河两岸居民维系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同时,古代的云龙,还分布有盐井和银矿,这些古桥,也成为承载滇西盐马古道货物畅通的重要贸易通道。

云龙的古桥中,藤桥无疑是最为古老的桥梁类型,当地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藤桥出现。藤桥建造材料主要是藤条,用藤条拧成两根长绳,平行系在河两岸的大树上,在藤绳上吊起一张用藤条缠结成的大网,再在网底穿进一根长木板作为桥面。目前,云龙县沘江古桥梁群中还保存有5座藤桥,成为研究云龙及滇西古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证。

木梁桥是云龙桥梁中最具特色的古桥,37座沘江古桥梁群中,有15座是木梁桥。这些木梁桥在云龙发展过程中,通过与其他桥类元素融合,在云龙逐渐形成了木柱木梁桥、石柱石墩木梁桥、石拱木梁桥等种类。因木梁桥上建有可供避雨的桥廊,故又被称为廊桥或风雨桥。

一座座古桥飞跨江河,穿越时空,承载着历史记忆。云龙古桥中的木梁桥、石拱桥等,融汇了汉族地区的桥梁建筑风格,不仅为河沿岸各民族的交流往来提供便利,更促进了各民族民心相通,成为云龙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见证。

值得一提的是,云龙的桥,还是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物证。抗战时期,在滇缅公路云龙段,相继修建了功果桥(钢索吊桥)和小铁桥(钢桁桥),这些桥成为滇西抗战的生命大通道。其中,功果桥曾先后被日军轰炸10余次,一次次都被军民抢修贯通,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云龙县的藤桥。云龙县委宣传部供图



云龙县的木梁桥。云龙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云龙县的木梁桥。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云龙县的钢桁桥。云龙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云龙县的石拱桥。杨利军摄



云龙县的钢索吊桥——功果桥。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8云龙县的铁链吊桥。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云龙县的木梁桥。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83547文章数 559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