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经澎湃记者梳理,在杨振宁晚年,他也常做客沪上高校,与师生畅谈科学、治学之道等等。
据华东师范大学消息,此前,杨振宁曾于1985年访问华东师大并受聘为荣誉教授。2018年10月16日是华东师范大学67周年校庆日,杨振宁再次做客华东师大,并为校庆送上特别的祝福。在“大师讲堂”,杨振宁现场忆及当时在西南联大,吴大猷先生对他的本科论文给予的指点和引导,称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对称性在物理学中的应用,而对称性研究也最终成为他的两项重要成就之一。
![]()
2018年10月16日,杨振宁在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与师生交流。(华东师范大学 图)
“我想学习的经验很重要,我一直认为研究生导师,对于学生最重要的贡献,不是教了一个技术,也不是告诉了一个领域的发展,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引导到一个以后5年、10年可以有更大发展的领域。”杨振宁说,聪明和努力当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要走上正确的道路。当日,杨振宁与华东师大师生在丽娃河畔进行了对话,访问了学校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杨振宁工作室揭牌并为实验室题词:“我很高兴,华东师大向科技方向发展。”
![]()
2018年10月17日,杨振宁看望正在住院的张奠宙。(华东师范大学 图)
2018年10月17日,杨振宁还特地去看望了一位老朋友——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奠宙,彼时张奠宙正在住院。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会面,两个月后,张奠宙与世长辞。1988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曾首次出版《杨振宁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至今保存着厚厚一叠珍贵书信,是1996-1998年间杨振宁、杨振宁秘书黄美芳与张奠宙、责任编辑陈长华的百余封往来书信传真,它们记录和见证了《杨振宁文集》整个出版过程。
![]()
《杨振宁文集》(上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
《百年科学往事——杨振宁访谈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2021年,在杨振宁百岁华诞之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 》,通过期颐之年的杨先生的视角展现过去百年间世界数学、物理学的发展及相互影响,展现了华人科学家对世界科学史的独特贡献。
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邹佳雯 韩晓蓉
![]()
《百年科学往事——杨振宁访谈录》
季理真 王丽萍 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78-7-5760-2003-8
杨振宁教授最著名的成就在物理学方面,由于他在研究工作中运用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对数学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杨教授漫长而卓有成效的学术生涯中,他见证了物理学和数学领域的许多重要事件,与历史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有过共事或交流。本书记录了2016年至2019年间作者对杨振宁教授进行的八次访谈,通过杨教授的独特视角,生动再现了20世纪重大的科学事件,阐述了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及相互影响,并展示了科学家的学术工作、日常生活、个人性格以及科学家相互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其中不乏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制作:贺群星
关注并设为星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