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一般,身边出现的“神人”数量就少,而且大多只是行为古怪。学校越好,那里的“神人”越多,而且是真的“神”:不仅智商超群,而且能力也出众。
他们有时候做事不按常理出牌,显得有点离经叛道,不过在好大学里,他们的这些特质反而容易被包容甚至放大,所以在外人看来就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就像这次流传出的北大那个多人群聊记录,好多人看完都惊叹:原来我们和顶尖学生的差距已经这么大了吗?
![]()
“学霸和我们玩的都不一样”,北大多人群聊记录流出,“慷慨”的让人瞠目结舌!
带入一下,如果有一天你的学校开了一门全新的课,完全没有过往资料可以参考,老师却突然说要期中或期末考试,你会怎么办?
如果放在一般的大学里,很多同学,可能会选择自己关起门来,埋头整理一点资料,而且不太愿意跟别人分享。
![]()
为什么?因为怕身边的同学,也就是潜在的竞争对手,拿了资料后考得更好。这种心态很常见,资源有限嘛,谁都怕吃亏。
可北大学生的做法,让很多人开了眼界。事情是这样的,北大有一门新课,老师突然宣布有一次重要考试,成绩还会算进保研和考研的绩点里,这可把大家急坏了。
但北大的学生不慌不忙,他们当中有人迅速建了一个多达70人的大群,只用两天时间,靠大家分工合作,居然整理出了一份16万字的复习资料!
![]()
这份资料完全是同学们自己动手,集思广益搞出来的,里面还有他们自己出的模拟题。更让人佩服的是,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有同学自愿站出来协调分工,比如有的人负责整理前面十个课时的内容,有的人专门出模拟题,还有人负责最后的排版校对。
每个进群的同学都要用真实姓名、年级、专业来登记,确保每个人领到任务,这样才能最终共享这份宝贵的资料。
![]()
结果可想而知,大家齐心协力,这次考试自然顺利过关。这件事不光我们外人觉得震撼,就连一些被拉进群的北大学生自己也感慨,说以前自己的格局太小了,没想到在高学历的圈子里,大家早就习惯了这种“共同创作、知识共享”的模式。
学霸眼里,知识和资源价值的使用方式,是不一样的
北大学生这次的做法,点像古人说的“天下大同”的雏形,在学习和合作上,知识和资源在不同人眼里,价值和使用方式真的完全不同。
![]()
普通人容易藏着掖着,老怕别人占自己便宜,却忘了合作分享往往能实现共赢。那北大的学生是不是真的天生就比普通人聪明很多呢?
可能智力上确实有点差异,但最关键的区别,其实是他们懂得协作,知道怎么组织起来一起完成一个大目标。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毕业后更容易被社会认可,因为在大学里,他们就经历过这种“项目式”的训练:快速组织起来,分工明确,共享成果,一起进步。
![]()
这种能力不仅在考试时有用,出了校园更是宝贵。所以我们普通人其实不必光盯着智商差距唉声叹气,更该学的是这种开放、合作的心态。
遇到困难,别总想着单打独斗,试试找人一起扛;有了资源,别光顾着自己捂着,分享出去可能收获更多。
这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实实在在能让我们进步的方法。北大那群学生能两天写出十六万字的资料,不是因为他们是神,而是因为他们相信合作的力量。
![]()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