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我是合肥土生土长的!”杨振宁先生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37年在庐州中学(合肥一中前身)就读高中二年级。对于合肥一中,杨振宁先生有很深的感情,对于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更有着不解之缘——
合肥有个“杨振宁班”
杨振宁先生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随父母来到清华园。1937年七七事变后,杨振宁回到合肥,在庐州中学(合肥一中前身)就读高中二年级,翌年初,他们全家历尽艰辛,辗转抵达昆明,杨振宁入读昆华中学。同年秋天,他考入西南联合大学。
![]()
四岁时的杨振宁
![]()
杨振宁与家人(右一:父亲杨武之,曾为合肥一中教师)
1992年,杨振宁回访母校,并与师生代表亲切交流。谈及母校对自己的影响,杨振宁先生强调:“中学教育是人生的基石,合肥一中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这种态度伴随我走过整个学术生涯。”
![]()
1992年,杨振宁回访母校合肥一中,并与师生代表亲切交流
![]()
![]()
1992年,杨振宁回访母校合肥一中留影
![]()
杨振宁亲题合肥一中校名
![]()
杨振宁提笔回忆母校合肥一中
2022年5月13号上午,杨振宁先生同意授权合肥一中创办全球唯一的“杨振宁班”。
![]()
合肥一中120周年校庆,杨振宁发来祝福视频
2022年12月3日,合肥一中举办120周年校庆时,杨振宁先生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出席,为了弥补这份遗憾,他专门录制了视频祝福母校。在祝福视频中,杨振宁说:“1937年的夏天,日本人发起了卢沟桥事变,我们一家就回到了合肥。所以那年的秋天,我来到合肥一中读书,虽然时间很短,但对合肥一中有很深的印象。我的记忆里头是觉得学校很努力的在办,老师、同学态度都非常好,给我留下非常好的值得怀念的记忆。”
“中国科大办得不错,有创新精神”
1978年,改革开放刚刚起步,8月10日,杨振宁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欣然访问中国科大。当听说中国科大首创少年班时,杨振宁非常高兴。他以物理学大师费曼为例,提出不要给少年班的学生太多束缚,他能吸收什么就让他吸收什么,应支持他们向擅长的方向发展,不要照搬一个模子。这次访问中,他还将一台HP-25型袖珍计算机赠送给学校。同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院、外交部联合发文上报国务院,聘请杨振宁为中国科大兼任研究教授(后称名誉教授),该报告于1979年1月15日获批。
![]()
▲ 1981年,杨振宁与少年班学生座谈(来源:中国科大)
1981年7月8日至9日,杨振宁再次到中国科大访问、讲学,给近代物理系的师生作了题为《时间反演不守恒和熵增加》的报告,还面向全校师生作了《当今世界对科学技术的看法》的报告。他关心学校实验室的发展情况,先后参观了近代物理系实验室、筹建中的同步辐射实验室等,并与师生们进行了座谈。
1982年2月,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到中国科大讲学、访问。丁肇中对接待人员说:“杨振宁、李政道教授均先后到过中国科技大学。回美国后都对我说中国科技大学办得不错,有创新精神,很有希望。我这次仅待了一天,得到的印象与他们相同,我已选定把中国科大作为自己今后合作的对象。办好一个大学不一定要在大城市。也许由于科大各方面干扰少,教师和学生都能专心学习和工作。”
1992年,杨振宁再次应邀来合肥访问和讲学。当时杨振宁年已七十。6月17日,中国科大隆重举行“庆祝当代杰出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七十华诞”典礼,近千名师生和各界人士参加。
1994年1月11日,中国科大理学院隆重成立,聘请杨振宁为名誉院长。当日,杨振宁半身铜像在中国科大东区第二教学楼前揭幕。12日,杨振宁再次为中国科大2000余名师生作了一场名为《近代科学进入中国之回顾与前瞻》的学术报告。
进入21世纪以来,杨振宁教授已步入杖朝之年。可他仍继续对合肥、对中国科大一往情深,并给予关心和指导。作为求是科技基金会顾问,2000年、2001年、2015年、2018年,他先后4次专程来中国科大出席求是研究生奖学金颁奖典礼,并为获奖同学作题为《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三个主旋律》的学术报告,心系家乡学子和科研发展。
![]()
▲ 2015年,杨振宁在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与师生畅聊 (来源:中安在线)
2018年9月,时隔3年,求是奖颁奖典礼再次选择在中国科大举行,也是以科学界年度盛会的形式,庆祝中国科大建校60周年。杨振宁精神矍铄,以96岁高龄再次步入会场,为获奖者颁奖,典礼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
▲ 2018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科大举行,杨振宁为“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授予激光强场物理团队颁奖(来源:中国科大)
2023年7月,国际数学与物理交叉科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杨振宁担任名誉主任。该研究中心专门从事国际合作交流与基础科学研究,聚焦数学、物理、信息等领域,开展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满足国家加强基础研究能力的战略需求。
亲笔为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题名
早在2001年10月25日,杨振宁先生曾到访安徽大学,并为该校徽学研究中心题词:我十分喜欢冯友兰先生的旧邦新命之说。为了发扬新命要对旧邦多所认识。今天高兴看到贵校特设中心研究徽学。当天,杨振宁先生在龙河校区大礼堂作《谈谈我近来的观感》主题报告。
![]()
2020年6月,安徽大学研究决定,成立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杨振宁先生亲笔为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题名。
![]()
杨振宁先生欣然接受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名誉院长的聘任,并现场录制视频寄语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学生,对学院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杨振宁先生说:“我很高兴,安徽大学决定设立一个石溪学院。从我个人来讲,我是合肥土生土长的,我今天还会讲很土的合肥话。我当然很高兴,安徽大学跟美国的石溪大学取得联系。我在石溪大学教书三十三年,我的三个孩子都是在我在石溪的时候成长的,所以我跟石溪有密切的关系,加上我是安徽的土生土长的人,所以这个合作,是我特别高兴见到的。等到安徽大学石溪学院成立的时候,我身体要可以坐(车)的话,我一定去参加,努力为你们尽可能的做一些有用的事情。”
![]()
2020年9月16日,在建校92周年之际,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正式揭牌并迎来第一届学生。为进一步弘扬杨振宁先生的赤子之情,经杨振宁先生同意,学校在逸夫图书馆建立了“杨振宁科学成就展览厅”。
来源 | 综合合肥市第一中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编辑 | 李志慧
校审 | 刘 鸣
终审 | 杜 军
声明 | 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