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街上开始出现穿洋装的姑娘,她们总往外国人多的地方凑,报纸天天说跟欧美人结婚能生出高个子孩子,连大学教授也认真讲混血儿能救日本,我老家有亲戚在横滨开餐馆,说港口每天都有日本姑娘陪洋水手聊天,那时候找外国人当老公,好像真能上新闻似的。
![]()
这事儿其实早有苗头,宋代就有日本女子漂洋过海来中国求子,史书里偶尔提到“荐衰种”几个字,到了明治年间,一些读书人突然发现,照镜子时脸上的模样不够体面,外国使节来了,天皇个子矮,还得踩高鞋跟,这种念头慢慢传开,政府也跟着凑热闹,开了什么婚姻优选中心,好像找了个金发碧眼的丈夫,整个日本就能变个样子。
![]()
结果呢,混血孩子确实多了起来,神户码头边,驻日美军基地周围,到处都能看见黄头发的小孩,可2020年的人口普查一出来,日本男人的平均身高反倒比三十年前矮了快一厘米,更讽刺的是,这些本该被说成“改良”的孩子,不少在学校被人叫杂种,找工作时被写在备注栏里,活生生成了社会夹缝里没人注意的人。
![]()
说到底就是太信基因了,他们觉得生个蓝眼睛的孩子就能变强,可孩子不吃饱睡足,个子怎么长得起来,日本那边加班成常态,年轻人连饭都吃不上,天天压得喘不过气,就算生个混血儿也长不壮,更可笑的是政府一边喊着要鼓励混血,一边又躲着混血,就像让儿子去赛跑,却给他脚上绑沙袋。
![]()
这事让我想起邻居家大婶,她姑妈当年嫁了个英国水手,生了个混血儿子,那孩子从小被同学笑话,后来干脆改了姓,还把头发染浅了,现在逢年过节全家聚一块,他总躲角落里,好像自己不是这家人似的,日本政府折腾了一百多年,最后连自己人都分开了。
![]()
问题其实出在心里,他们太想让西方人认下,非得把自己改造成白人2.0,可白人眼里还是当他们是亚洲人,就算穿再时髦的和服,也遮不住黄皮肤,与其折腾这些没用的,不如先把教育和医疗搭起来,把加班那套改掉,可到现在,日本街上还是满眼美白广告,好像变白就能变强。
有人说一个民族的身高极限,基因占一半,环境也占一半,可日本政府却把七成力气花在找外国女婿上,剩下的三成还定下规矩歧视混血孩子,说到底不是身子矮,是心里发虚,站不稳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