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岛上最近上演一出怪戏码:岛内政党的精力,不是用在发展经济民生上,反倒热衷于给自家同胞“安罪名”、“盯梢防内贼”。这场景活像一群人在小船上拼命互相搜身找“奸细”,却没人抬头看一眼汹涌的海浪正向小船扑来。
![]()
一、家门口安监控?
在岛内某些区域,因言论被随意上纲上线的事件时有耳闻;更具体的是,一位农渔民感慨:“明明能卖去大陆的水果又快又方便,硬生生被卡死在自己港口烂掉”。这些真实情形映照了部分政策导向:不是积极寻求两岸经贸“通渠”,反在台湾内部立起了重重“关卡”。当经济民生卡在内耗的淤泥中挣扎时,谁能稳坐钓鱼台?
![]()
二、岛内找敌人,不如抬头看巨浪
这些操作,像只关注自家门牌号的保安,却无视整条大堤的渗漏迹象。国际战略研究者曾警告:台湾地区孤悬于全球最大贸易共同体市场外,经济脆弱性指数悄然飙升。数据冷酷,大陆长期高居台湾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占比近40%),其庞大市场与紧密产业链,如同台湾生存的氧气管道。 民进党某些力量却紧盯着岛内“是否不够绿”的问题,用力扎紧氧气阀,在生存的命脉上玩起危险游戏。这种把整个岛未来押注在对外部力量臆想上的做法,岂非在悬崖上点篝火?
![]()
三、真正敌人是民生困顿
台湾民众眼前实实在在的困境在于:岛内水电供应紧张时起风波,青年面对的高房价宛如天堑——2023年数据显示岛内多个核心城市房价所得比超过全球警戒线数倍。 这些硬邦邦的日子,远比所谓“意识形态敌人”要急切得多。将有限的力气全数用在自我消耗式的“清剿”上,实则是战略短视,如同守着灶台上的芝麻小虫,却任由米缸空瘪见底却茫然不觉。
![]()
四、两岸和平: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
回归现实,大陆在推动台海和平稳定发展的核心立场明确如灯塔——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才是这片土地的根本归属。一个拒绝在岛内同胞内部划界的领导群体,才能真正集中岛内智慧与民心,从“你输我赢”的泥潭跳出,在共同繁荣的经济土壤上扎根,这才是对后代负责的长远之道。
邻里间若因猜忌日夜紧锁家门,日子久了,路过的风都带着寒意。民进党若真有魄力,该收一收手里那把在岛内到处“种刺”的锄头。两岸历史早已证明,交流之路畅通了,民生才有甜头。把精力放在岛内“刨刺”上,刺扎不进对手肉里,只会扎伤手足同胞的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