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经贸圈有个大消息引发热议:
中国宣布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再寻求新的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
![]()
这事儿一出来,不少人犯了迷糊。
不要新的特殊待遇,又还是发展中国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人甚至猜测,中国是不是要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了?
![]()
还有人联想到,现在全球贸易格局里,发展中国家好像越来越有话语权。
连“制裁超级大国”这种以前不敢想的事,似乎也有了可能性。
![]()
不要新特待,不代表不是发展中国家
首先得明确一个关键信息:
中国放弃的是“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不是已经享有的权益,更不是要丢掉发展中国家的身份。
![]()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世贸组织里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简单说就是给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
比如加入世贸初期,发展中国家可以有更低的开放标准、更长的政策过渡期。
像关税调整、市场开放这些事,不用一下子跟发达国家看齐,能有个缓冲期适应国际竞争。
![]()
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时,就靠着这些待遇,一步步融入全球贸易体系,慢慢提升产业竞争力。
但这次宣布不寻求新特待,是针对“当前和未来谈判”的新规则。
比如以后要谈数字贸易、绿色贸易这些新领域的规则,中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要求特殊照顾。
![]()
可之前已经确定的权益,比如农产品补贴的灵活度、部分行业的关税政策,全都保持不变。
商务部反复强调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永远是全球南方的一员,这个身份没改变。
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看看中国现在的贸易实力就懂了。
![]()
以前我们出口的多是袜子、衬衫这些低附加值产品,需要特殊待遇保护国内产业。
现在不一样了,电动汽车、高铁、5G设备这些高附加值产品。
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能跟发达国家的产品竞争。
![]()
就像某品牌电动汽车在英国卖4.5到4.8万英镑一辆,价格跟老牌发达国家的高端车型差不多。
这种情况下再要“特殊照顾”,反而不利于品牌形象,也不符合实际竞争力。
![]()
而且从数据来看,中国虽然经济总量大。
但人均GDP去年才13451美元,没达到世界银行14005美元的高收入国家门槛。
人类发展指数0.797,离0.8的“极高水平”就差一点点。
![]()
再加上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和中西部还有差距。
这些都说明,中国确实还处于发展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定位是符合实际的。
![]()
发展中国家,也能在贸易中“主动出击”
以前提到全球贸易,大家总觉得是发达国家说了算,发展中国家只能被动接受规则。
但现在不一样了,中国这些年在贸易中的一系列动作,让人们看到:
发展中国家也能主动改写规则,甚至在某些领域“制裁”超级大国的不合理行为。
![]()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铁矿石和大豆贸易。
以前我国钢铁企业分散,在铁矿石定价上没话语权,只能被动接受国外巨头定的高价。
后来经过整合,国内钢铁企业形成合力,成了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
![]()
慢慢拿回了定价权,还推动更多铁矿石贸易用人民币结算。
这一下就打破了以前发达国家主导的定价体系,让中国在工业原材料贸易中掌握了主动权。
![]()
大豆贸易也是如此。
在贸易战背景下,中国通过帮助其他供应国提升大豆产能,调整了采购结构。
减少了对某一国家的依赖,同时还和其他供应国签了货币互换协议。
![]()
这样一来,大豆贸易不用再经过第三方货币结算。
既降低了换汇成本,又避免了国际粮食期货价格被人为操纵。
相当于把大豆贸易的“主动权”握在了自己手里。
![]()
这些事放在以前,很少有发展中国家能做到。
毕竟历史上,主导全球贸易规则、掌握大宗商品定价权的,一直是发达国家。
![]()
但中国现在能做到,不是因为成了发达国家,而是因为发展到一定阶段。
有了相应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能在贸易中从“被动防守”转向“主动出击”。
![]()
还有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也能说明问题。
现在中国已经和32个国家和地区签了货币互换协议,不少国家之间的贸易主动用人民币结算。
人民币甚至成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储备货币。
![]()
这意味着,在全球贸易结算中,不再只有美元、欧元等发达国家货币说了算。
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也能占有一席之地,这本身就是对旧有贸易秩序的突破。
![]()
不要新特待,是为了更好地“走出去”
可能有人会问:特殊待遇是“好处”,为什么要主动放弃?
其实从长远来看,不寻求新特待,反而能让中国在全球贸易中走得更远、更稳。
这能提升中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
以前要特殊待遇,本质上是在现有规则下争取缓冲。
现在不要新特待,意味着中国有能力、也愿意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新规则制定。
比如数字贸易、电子商务这些新兴领域,规则还没完全定型。
![]()
中国主动承担更多责任,就能把自己的实践经验融入规则。
让新规则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更公平合理。
![]()
还有利于中国高端产品“走出去”。
前面提到,中国现在出口的很多是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
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靠的是品质和技术,而不是“发展中国家”的标签。
如果还带着“特殊照顾”的帽子,国外消费者可能会对产品品质有疑虑。
![]()
就像英国人花两三年工资买一辆中国汽车。
要是中国还被贴上“落后国家”的标签,消费者心里难免打鼓。
放弃新特待,能让中国产品以更平等的姿态参与竞争,打破刻板印象,提升品牌认可度。
![]()
再者,这也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支持。
现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有些国家动不动就搞贸易战、加关税,破坏了世贸组织的规则。
![]()
中国主动放弃新特待,是在以实际行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向世界表明:
中国愿意承担大国责任,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世贸组织总干事也说,中国的这个决定是世贸组织的“转折点”,能为全球贸易体系注入正能量。
![]()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忽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相反,中国会继续和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帮助他们争取应有的权益。
![]()
在电子商务协定谈判中,中国会帮其他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政策空间。
让他们也能适应新规则,分享贸易红利。
这种“自己发展,也带动别人发展”的思路,正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担当。
![]()
说到底,中国放弃WTO发展中国家新特待,不是要“变身”发达国家。
而是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贸易实力,做出的战略调整。
这既体现了对自身竞争力的自信,也展现了推动全球贸易公平发展的决心。
![]()
未来,中国会继续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在全球贸易中发挥更大作用,
既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发展空间,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权益。
![]()
而那些关于“中国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猜测,其实忽略了中国的发展阶段和现实国情。
我们更在意的,是在发展中不断提升实力,在公平的规则下,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