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杨振宁一生的三个时刻,别具启示意义

0
分享至

来论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可以说是我国公众知晓度最高的科学家之一。不仅因为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之一,而且因为他一直关注祖国的科教事业发展,在晚年投身国内大学基础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正如清华大学对杨振宁先生的评价——“是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是心怀家国的永恒回响”,他的一生对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诸多启示。

杨振宁先生一生有三个时刻,受到国人高度关注。一是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革命性思想,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中国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杨振宁与李政道都毕业于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办学也被称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奇迹,在十分艰苦的办学环境中,把学校办成了世界一流大学。这所仅存在过8年多的学校,走出来两位诺贝尔奖得主,170余位两院院士、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也为我国大学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二是1997年起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现名为高等研究院)名誉主任,1999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于1971年首次回国访问,掀起大批华裔学者访华热潮,被誉为架设中美学术交流桥梁第一人,后又向中央领导同志提议恢复和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在回到国内工作之前,他就亲自募集资金设立“对华教育交流委员会”,持续资助中国学者近百人到美国进修,这些学者成为后来中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

杨振宁在国外工作期间心系国内科教事业,后来回到国内工作,让国人对出国留学、海归也有了新的认知。出国留学是不是会出现高层次人才流失,这取决于国家的人才政策和人才环境。要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必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杨振宁先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回到国内工作,这既体现了他的家国情怀,也充分说明了国家人才发展环境的优化。我国要建设成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要采取符合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规律的措施,要融入到国际教育、科技与人才竞争之中。

三是2015年杨振宁先生放弃美国国籍,不久后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更令人震撼的。他是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获颁国内外二十余所知名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还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富兰克林奖章、昂萨格奖、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求是终身成就奖等众多荣誉。他“彻底”回国,具有重要的引领与示范意义。

这三个时刻,也可以说是我国教育与人才事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起步阶段,杨振宁与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起到重大鼓舞与激励作用;二是改革开放后,教育与科学事业快速发展阶段,大力推进国际教育与学生合作,以杨振宁为代表的“海外华人科学家”为国内教育与科技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三是教育和科技实现现代化阶段,大批海外优秀人才回国,人才流动从高层次人才流出到高层次人才流入,国外优秀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中国。

杨振宁先生也有遗憾。早在20年前,他就预测,在10年后,中国科学家必定出现诺奖得主,而除了屠呦呦以上个世纪70年代的科研成果获得诺贝尔奖外,还没有其他科学家获得诺奖。但随着国家加强对基础学科的投入,给科学家创造良好的环境,相信我国会出现更多杨振宁式的科学家。 □熊丙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陈熠不敌申裕斌,没想到赛后她会这样说,已尽力

陈熠不敌申裕斌,没想到赛后她会这样说,已尽力

范櫳舍长
2025-11-02 06:22:07
连输残阵雄鹿步行者,暴露库里2大致命弊端,勇士的3个不争事实

连输残阵雄鹿步行者,暴露库里2大致命弊端,勇士的3个不争事实

后仰大风车
2025-11-02 12:23:52
疑似小米已暂停轻薄Air项目新机,因iPhone Air销量太差

疑似小米已暂停轻薄Air项目新机,因iPhone Air销量太差

热点科技
2025-10-31 18:35:50
美军上将大胆预言:解放军的统一之战,会以这个名义打响第一枪?

美军上将大胆预言:解放军的统一之战,会以这个名义打响第一枪?

朔方瞭望
2025-11-02 10:04:34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懂球帝
2025-11-01 22:25:12
A股:证监会重磅发声,这个板块提前透露大利好,下周稳了!

A股:证监会重磅发声,这个板块提前透露大利好,下周稳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02 08:18:31
湖北小伙骑车接新娘回家,半路遇车祸当场身亡,真相出人意料

湖北小伙骑车接新娘回家,半路遇车祸当场身亡,真相出人意料

碎碎纪实
2025-11-01 18:44:38
明天早高峰通行压力大,记得错峰出行

明天早高峰通行压力大,记得错峰出行

大象新闻
2025-11-02 11:10:09
一个糊弄的世界——特朗普全世界水来的四万亿订单,大概率都会黄

一个糊弄的世界——特朗普全世界水来的四万亿订单,大概率都会黄

超级学爸蛋总
2025-11-01 23:12:55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侃球熊弟
2025-11-02 05:10:24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瞻史
2025-10-31 02:20:52
都别做梦了!哪怕两岸和平统一,台湾也不可能让解放军在台驻军

都别做梦了!哪怕两岸和平统一,台湾也不可能让解放军在台驻军

王楔晓
2025-11-01 20:02:28
王家卫录音意外替刘诗诗“伸冤”,连卓伟都说她娱乐圈最干净

王家卫录音意外替刘诗诗“伸冤”,连卓伟都说她娱乐圈最干净

书咚咚
2025-11-01 19:24:55
日本一女子在家中遇害,丈夫为破案租住其遇害公寓26年;26年后凶手自首,竟是死者丈夫的同学

日本一女子在家中遇害,丈夫为破案租住其遇害公寓26年;26年后凶手自首,竟是死者丈夫的同学

极目新闻
2025-11-01 21:44:00
厦门男女干部的“出轨门”,荒唐又离谱!

厦门男女干部的“出轨门”,荒唐又离谱!

房产老司机
2025-11-01 11:33:21
5胜0负!成东部唯一不败队伍!又一个哈登诞生?这笔交易真的双赢

5胜0负!成东部唯一不败队伍!又一个哈登诞生?这笔交易真的双赢

篮球扫地僧
2025-11-02 11:55:38
试播6集被叫停,30年前这部神剧,说透了中国三代人的命运

试播6集被叫停,30年前这部神剧,说透了中国三代人的命运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0-30 11:33:32
开拓者下放杨瀚森引热议:下一个姚明暂时搁置 他一定会强势回归

开拓者下放杨瀚森引热议:下一个姚明暂时搁置 他一定会强势回归

罗说NBA
2025-11-02 06:27:28
注意!上海冷空气马上到!街头这一幕市民直呼惊奇↗

注意!上海冷空气马上到!街头这一幕市民直呼惊奇↗

极目新闻
2025-11-02 09:59:12
赵鸿刚出战“世界耳光大赛”惨遭KO,本人最新回应:眉骨处伤口已缝5针,摘墨镜眼睛肿得睁不开

赵鸿刚出战“世界耳光大赛”惨遭KO,本人最新回应:眉骨处伤口已缝5针,摘墨镜眼睛肿得睁不开

极目新闻
2025-11-02 08:11:51
2025-11-02 12:55:00
南方都市报 incentive-icons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580816文章数 35856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头条要闻

万斯一句话让印度裔美国人炸锅 遭铺天盖地批评后回应

头条要闻

万斯一句话让印度裔美国人炸锅 遭铺天盖地批评后回应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健康
旅游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旅游要闻

沪杭文旅再携手!佘山度假区带着“上海之根”的诗意来到杭州西湖畔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