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庭审发言时屡屡被法官打断,应该怎么办?

0
分享至

庭审发言时,为什么法官老是打断我?相信很多参加过法院庭审案件的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产生这样的疑问。

对此,网上有文章总结了几个原因,主要分为:

一是你的发言或是回答,跟案件审理所关联的事实,没有关联;二是你的发言或是回答,并非法庭正在进行的环节所要回答的问题;三是你的发言或是回答,完全是口语化、片段化、随意化的,没有组织性、逻辑性,甚至连书记员都没法记录;四是重复性发言;五是发言多是口号类、喊冤类的,对案件审理没有帮助。



以上的这些原因,尤其是在一些没有律师代理的案件中,情况尤其存在。总结的很有道理,但不全面。据此,看到以上的文章,也就有了写下此文的感觉。

一是法官的打断是依法履职

在很多人看来,法官就是包青天,法庭就是让自己喊冤的地方。一个官司,自己憋了一肚子委屈;案件立案之后到开庭时好几个月了,自己多少日夜想着官司,总算有个开庭说理的机会,怎么能尽量说?

如此的认识,可以说,根本不符合现代司法的要求,也不符合法官审理案件的司法现实要求。现代司法诉讼,按照民事、行政、刑事诉讼分类,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诉讼法,规定了诉讼的流程及开庭的程序,不仅仅是要求当事人、律师等诉讼参加人的,也是约束和规范法官的。

按照上述的法律规定,开庭的顺序和内容,需要严格的按照法律规定来。对于不按法律规定来的,法官就需要进行制止和告诫。因为不熟悉法律规定的诉讼流程,而发生的庭审发言话不对题,法官打断发言是依法履职。

这样的法官打断发言,多发生在一些不熟悉庭审流程的当事人和业务不精的律师、法律工作者身上,发生的概率很大,法官有时也很头疼,不过只要详细讲解,还是可以沟通的。



二是每个法官庭审案件都有自己的思路

对于案件当事人而言,包括某些律师而言,遇到一个官司,可能仅是这一辈子只遇到过一个案件而已。对于法官而言,特别是常年审理某类案件的,拿到一个案件,基于以往的办案经验,或是开庭之前已经酝酿好的审判思路,基本对案件的审理有了大体的庭审思路和开庭安排。

如此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当事人或律师,跟法官的开庭思路不一致的地方。由此产生的当事人或律师,想要建议法官安排庭审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必然遭到法官的打断。

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律师公开发文谴责,遭遇到了执业权利得不到保障的爆料,诸如刑事案件开庭遭遇到了证据被要求打包质证等,民事案件开庭遭遇到了关键事实及证据没有审理查明等等,貌似出现的情况是法官打断当事人或律师的发言,实则背后的原因是案件审理方向的决定。

真正有经验的律师,可以从庭审中法官调查问题的方向,看出法官想要达到的案件审判结果。一旦发现法官总结的案件争议焦点,将会对自己一方不利时,就要做出抉择,是否在开庭时,尝试冒着法官打断发言、甚至训诫的风险,阐明自己的观点。

庭审,犹如战场,将来的案件结果,细节都隐藏在庭审中。是配合法官的审案思路,顺利的开完庭审,还是发现法官的审理思路,将对自己一方不利时尝试改变,体现了一个律师的执业水平和责任心。



三是当事人想的是自己的案件尽量被详尽审理,而法官想的是最短时间内开完庭

现在的法官,一年要审理多少案件,三百、四百、五百......上千件。每每看到法官一年审理几百上千件案件时,应该想到的是,就算这动辄几百件案件中的一半需要开庭审理,法官光是开庭就要占用多长的时间?

为了尽可能的多结案、快结案,在很多法院,法官往往会在工作日的上午或下午,集中安排几个案件接续开庭。经常是,一个案件还没开完庭,下个案件的当事人已经在门外等候,有的干脆推门而进。

9点钟开始开庭,到12点下班,有的法官可以安排三个案件的开庭,可想而知,留给一个案件的开庭时间,能有多长时间。于是,也就有了法官打断当事人或律师的发言理由是,简单点说,下个案件的开庭时间要到了,或是不要长篇大论了,庭后提交书面材料吧......

如此的情况下,如何在法官安排的有限开庭时间里,尽可能的让法官认识到自己案件的特殊性和紧迫性,考验着当事人和律师的智慧。很多律师会选择配合,根据法官的吩咐,庭后提交书面材料。问题是,庭后提交的书面材料,可以替代庭审中跟对方互相观点交锋吗?庭后提交的书面材料,如何保证法官会认真的阅读呢?

以上的总结,系短时间内的思考之作,难免概括不全,可以留言探讨。根据法律规定,即便是不具备法律专业知识的当事人,也是有在法庭上被引导后畅所欲言的机会的,可是在司法现实中,因为上述的原因,一些法官往往选择了经验主义、结案主义、效率主义,采用打断当事人或律师发言的方式,意在主导案件的开庭节奏。

遇到法官打压自己的庭审发言,要如何应对,体现了当事人及律师的智慧和勇气。记得有个律师曾经在遭遇法官打断发言后,继续发言,法官再次进行打断,并且进行了训诫,律师就此作罢,面对法官询问还要说吗的回答是,我不说了。

注:本文系微信公号“语人集法”同步原创文章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特朗普的速度太快了:刚和中方会晤完,他就对全世界演了一出大戏

特朗普的速度太快了:刚和中方会晤完,他就对全世界演了一出大戏

千里持剑
2025-10-31 10:30:52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公子麦少
2025-11-01 22:57:15
2:2!不惧2分钟连丢2球,迪亚洛世界波救主,曼联4轮10分冲到第5

2:2!不惧2分钟连丢2球,迪亚洛世界波救主,曼联4轮10分冲到第5

阿超他的体育圈
2025-11-02 01:02:19
河南穷小伙娶大10岁上海富婆,富婆患癌后剃了光头,他却不离不弃

河南穷小伙娶大10岁上海富婆,富婆患癌后剃了光头,他却不离不弃

阿芒娱乐说
2025-10-27 01:50:10
东契奇:里夫斯今天看起来不想投篮 我不知道是为什么

东契奇:里夫斯今天看起来不想投篮 我不知道是为什么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1 15:07:05
降息了,楼市再次沸腾?

降息了,楼市再次沸腾?

睿见财经
2025-11-01 09:00:03
冉莹颖做梦也没想到,11岁身高才1米36的儿子,如今竟迎来逆袭

冉莹颖做梦也没想到,11岁身高才1米36的儿子,如今竟迎来逆袭

八斗小先生
2025-10-31 12:19:07
这个万圣节,中国留学生给老外们整了一波“文化暴力输出”

这个万圣节,中国留学生给老外们整了一波“文化暴力输出”

留学生日报
2025-11-01 20:40:14
许绍雄追悼会确定!家属呼吁亲友,别送花篮直接给钱,目的太感人

许绍雄追悼会确定!家属呼吁亲友,别送花篮直接给钱,目的太感人

一只番茄鱼
2025-10-31 22:46:33
疑似小米已暂停轻薄Air项目新机,因iPhone Air销量太差

疑似小米已暂停轻薄Air项目新机,因iPhone Air销量太差

热点科技
2025-10-31 18:35:50
伦纳德成NBA历史上第44位一年内命中多次绝杀的球员

伦纳德成NBA历史上第44位一年内命中多次绝杀的球员

雷速体育
2025-11-01 23:18:25
“当年借1万,如今想还10万!”男子跨省寻找初恋还钱,找到后泪崩

“当年借1万,如今想还10万!”男子跨省寻找初恋还钱,找到后泪崩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1 20:40:52
中学男孩当众掀女友校服,场面不堪入目,网友:老师家长都不管吗

中学男孩当众掀女友校服,场面不堪入目,网友:老师家长都不管吗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1 11:45:08
太难了!佛山一工厂饭堂停止供餐,每月给400元餐补,致员工不满

太难了!佛山一工厂饭堂停止供餐,每月给400元餐补,致员工不满

火山诗话
2025-10-31 13:52:21
烧成骨架的残骸,开始反噬电车行业,吹牛造成的恶果

烧成骨架的残骸,开始反噬电车行业,吹牛造成的恶果

柏铭锐谈
2025-10-31 16:38:05
从龙应台到郑智化再到馆长,来自岛内的傲慢与偏见!

从龙应台到郑智化再到馆长,来自岛内的傲慢与偏见!

谈芯说科技
2025-10-31 16:56:37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健身迷
2025-09-20 09:22:20
重庆新增一家三甲医院!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

重庆新增一家三甲医院!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

原广工业
2025-10-31 12:22:40
市面上常添加硼砂的4种食物,商家从来不吃!很多人都没发现

市面上常添加硼砂的4种食物,商家从来不吃!很多人都没发现

39健康网
2025-11-01 18:55:52
市政协副主席王红侠,跨省任副市长

市政协副主席王红侠,跨省任副市长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1 09:59:40
2025-11-02 01:43:00
禹人集法 incentive-icons
禹人集法
法治情怀,心怀大众。
2727文章数 30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

头条要闻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旅游
数码
时尚

教育要闻

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警醒家长:女儿过了11岁,一定要拴在裤腰带上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旅游要闻

运河明珠,千年守望:杭州拱宸桥的前世今生与文化密码!

数码要闻

2599元起,联想多款新品发布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树影迷宫》;电视剧《锦月令》......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