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届杨凌农高会将于
10月25日-29日举行
连日来
中省主流媒体
高频报道杨凌农高会筹备情况
为即将到来的盛会预热
一起来看看
![]()
人民网
4大展览+25项重点活动!第三十二届杨凌农高会即将开幕
来源:人民网 记者:孙挺
10月25日至29日,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农高会”)将举行。本届农高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吸引近50个国家的1800余家企业参展。
据悉,本届农高会共安排了展览展示、会议活动2个方面的内容。展览展示分为室内展、田间展、云上展、海外展4个板块,全面展示交流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在核心种源、农机装备、农业节水、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农业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优秀成果。
室内展作为展览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展览面积14万平方米,设置6个展馆展区、2个农文商旅融合体验区、1个种子交易大市场。和往年相比,今年农高会招展首次实现全国各省市县政府、省农科院、农业大学、国家农业龙头企业全覆盖。
田间展紧紧围绕 “365天永不落幕田间推广展” 这一主线,重点聚焦现代种业、耕地保护、农业节水、智慧农业、乡村和美宜居、产业富民增效等板块,以技术、品种、模式展示为核心,在杨凌示范区设置11个集中展示点和12个示范推广点,开展场景化、集成式、全产业链田间推广展示,让展览展示有看头、有学头,技术可带走,模式可推广。
在数字化浪潮下,云上展聚焦数字赋能,进一步加大AI、VR、AR等数字化技术在农高会展览、活动、交易、服务、宣传等方面的应用场景开发和应用力度,为国内外客商提供线上全景观展、线上对接撮合、线上展示交易的平台。
海外展设置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依托当地的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国(陕西)商品交易中心和上合农业基地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举办展览展示、投资贸易及宣传活动3个板块内容,推动更多特色农产品、农业技术及农机装备“走出去”,持续扩大“杨凌农高会海外展”品牌影响力。
会议活动方面,将举办会议论坛、成果发布、投资贸易、赛事评奖4大板块25项重点活动。
从展示成果到对接需求,从单点推广到全链赋能,近年来,农高会的展示重心持续向尖端领域延伸——植物工厂、数字农业、基因编辑等技术从概念走向应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种子”正通过农高会平台播撒在更广袤的田野。
![]()
中国网
第七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将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举办
来源:中国网 记者:王静
10月15日,第七届(2025)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新闻通气会召开。通气会介绍,10月25—26日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举办本次论坛。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副秘书长宋聚国,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昱,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军等领导出席通气会并介绍论坛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二级巡视员孙秀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广卿主持。
本次论坛是在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指导下,由中央农广校、农民体协联合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共同主办,设置一个主论坛、一次专题研讨、两个分论坛、两项专题活动。
论坛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农民代表参会人数占比超过80%,邀请“时代楷模”“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劳动模范”等优秀农民代表分享经验,让农民站上讲台、成为主角,全面展示新时代农民风采。论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制约农民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深入探讨发挥农广校主体作用,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质效,持续扩大乡村人才培养服务供给的思路举措。论坛坚持守正创新,在发布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宣介农民教育培训优秀案例和组织观摩农民田间学校等安排的基础上,发挥农广校“三农”政策宣讲阵地作用,举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锚定赋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举办人才培养交流活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培养,探索农民教育培训新内容、新形式。
此外,中央农广校是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将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及新媒体等全媒体手段,线上线下对论坛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和网络直播。
![]()
《陕西日报》
杨凌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农业盛会
来源:陕西日报 记者:付玉玮
10月16日,记者从杨凌会展集团获悉:今年,杨凌示范区积极创新,从田间推广、线上平台、线下展销以及办展机制等多方面发力,全力构建常态化办展体系,将农高会打造成“365天永不落幕”的农业盛会。
围绕现代种业、耕地保护、农业节水、智慧农业、乡村和美宜居、产业富民增效等板块,杨凌示范区精心打造了20多个田间推广集中展示点和示范推广点,365天不间断开展场景化、集成式、全产业链田间推广展示,通过直观、互动、可感的展示方式,生动展现农业科技成果及示范推广应用新图景,全面提升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体验感。
杨凌示范区将继续打造“云上农高会”平台。作为农高会的智慧大脑和数字化办会引擎,“云上农高会”平台拥有官网、小程序等端口,集成了云服务、云展览、云直播、云交易、专家问诊等多元化功能。不仅如此,“云上农高会”通过“会展+电商”融合模式,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开设销售专题,举办电商助农公益活动,助力涉农优品市场拓展,建立365天在线的“数字常年展”服务体系。
为创新展会模式,实现线下展会从5天到365天持续开放,今年,杨凌示范区打造了总面积1.2万平方米的常年展,主要包含中国供销常年展、中国好苹果常年展及全球地理标志产品展等四大板块,采取“5天展会+360天商超及体验区”模式运营,打造全新消费场景,助力农产品展销与乡村产业振兴。
杨凌会展集团董事长聂超介绍,今年,杨凌示范区出台《促进会展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会展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探索农高会四季办展模式,今年上半年已成功举办农高会春季分会和夏季分会。
“我们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通过多维展览、全链活动与长效机制,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将5天展会拓展为全年不间断的农业交流合作平台,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产品流通及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创造广阔空间,期待能和各方广泛合作,持续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开辟新路径、创造新价值。”聂超说。
![]()
《陕西新闻联播》
![]()
《三秦都市报》
杨凌农高会:创新引领农业现代化
来源:三秦都市报记者:孙建恒
三十余载风雨无阻,农高会的规模不断扩大,人气持续攀升。从最初的区域性展会,成长为今天国际知名的农业科技交流平台,农高会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推动农业从“量”到“质”的飞跃。
从“人工施肥”到“智能滴灌”,从“经验种植”到“数据指导”……举办了31届的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用一个“新”字,诠释了这场农科盛会的灵魂。推陈出新,是农高会长盛不衰的密码,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生动缩影。
作为“新”字最直观的体现,农作物新品种与高新技术的发布推广一直是农高会的重头戏。每年,来自全国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品种展示区带来数千个新品种——抗倒伏小麦、高产玉米、口感番茄、耐储黄瓜……每一个品种背后,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也书写着中国种业革新的篇章。
农高会的“新”,不仅体现在展品上,也贯穿于办会模式之中。据悉,第32届农高会将进一步创新成果发布机制,设立重大成果发布、专题发布、专场发布等五大类别,形成“8+N”场发布活动。
除了技术与产品,农高会也成为“三农”新理念传播的重要阵地。“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品牌农业”等理念在此交汇,推动农业从“重产量”向“重质量、重效益”转型。
持续刷屏 实力“出圈”
杨凌农高会
邀您共赴盛会
共享现代农业发展新机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