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绮蝶
本周,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三周,两党围绕临时预算僵持不下,特朗普将更多注意力转向了国外。一方面,特朗普授权CIA在委内瑞拉及加勒比海地区开展打击毒贩的“致命行动”,为接下来美军更大规模的海上、地面行动作铺垫;另一方面,特朗普警告哈马斯放下武器、严格执行中东和平协议,否则将面临美以的军事打击。而且,在监督巴以停火协议执行的同时,特朗普也再次转向俄乌冲突,希望以色列-哈马斯谈判和停火模式能在俄乌问题上复制。但特朗普及其团队的工作重心仍然是中国。从周一开始,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国内外平台发起了一轮全球对华舆论公关,试图将中国置于全球对立面。美国方面的相关言论不但无助于缓解对华经贸紧张关系,反而暴露了美国经贸团队在对华贸易谈判中的焦虑。
“中东遗产”?
10月13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世界领导人峰会上,特朗普正式宣布以色列-哈马斯战争“结束”,“中东和平大门已开”。哈马斯虽未完全同意“去军事化”,但同意释放所有剩余以色列人质,以色列虽不再坚持一次性解除哈马斯武装,但同意以军“逐步”从加沙地带撤至缓冲区。
![]()
这是特朗普2.0目前为止外交上的最大亮点,体现了他个人的“交易艺术”。一方面,特朗普利用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阿拉伯国家的辅助,直接与哈马斯谈判,并以军事警告施压。另一方面,特朗普重用女婿库什纳和中东特使维特科夫施压以色列和哈马斯接受“折中方案”,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僵局。
但中东安全的隐患并未消除。目前停火的第一阶段协议仅是“休战”,第二阶段则涉及以色列谋求的哈马斯彻底“去军事化”和加沙地带的重建。如果以色列不愿完全撤军,哈马斯内部的激进派也有可能撕毁协议。内塔尼亚胡为了迎合国内鹰派,也不太可能完全从加沙地带撤军。
特朗普也不会放弃在中东问题上拿诺贝尔和平奖的努力,这也关系到他的中东政治遗产。如果美国联邦政府关门持续下去,加上特朗普国安决策混乱,协议的监督执行可能也面临挑战。这样的话,特朗普2.0所寻求的扩展《亚伯拉罕协议》将面临更大的阻力。
筹备更大规模军事行动
委内瑞拉并非美国毒品的主要来源地,但特朗普自9月以来不断升级对来自委内瑞拉的非法移民和毒贩组织的军事打击,让世界不得不怀疑其真实目的。特朗普授权CIA在委内瑞拉开展秘密行动,打击非法移民和毒贩,矛头直接对准了马杜罗政府。特朗普指责马杜罗释放囚犯和精神病患者涌入美国,并暗示考虑陆上打击。舆论分析认为,特朗普事实上已经对委内瑞拉开战,而且正在筹备路上、海上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种极限施压策略很有可能是为了推翻马杜罗政府。
自下令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以来,特朗普崇尚动用军事力量实现自己的外交政策目标。在巴以暂时停火的背景下,特朗普更希望用武力威慑迫使对方让步。但联邦政府停摆、国会制衡能力弱、国安决策混乱,也可能让特朗普团队增加误判的风险。
![]()
▲10月15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在社交平台上美军发布打击委内瑞拉“贩毒船”的视频。
这也有可能偏离MAGA路线。特朗普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孤立主义者,他的交易艺术确实能够取得短期的成果,比如当前的巴以停火协议,但如果特朗普外交上过多依赖军事手段,很有可能让局势失控。MAGA派更希望特朗普能够解决政府关门、非法移民等问题。虽然当前针对委内瑞拉目标的军事打击是以打击毒贩和非法移民目标为主,但若行动升级,可能刺激拉美反美浪潮,损害美国信誉。
特朗普仍热衷于通过“低成本”方式展示美军实力。但参议院已经有议员开始提案,阻止特朗普在未经国会授权的情况下针对委内瑞拉开展地面军事行动。
和普京通话后态度再次转变
中东和平协议落地后,特朗普视线转向了俄罗斯。不过,这是普京主动发力的结果。根据特朗普透露的内容,就在泽连斯基10月16日到访白宫的前一天,普京主动致电特朗普,谈了两个半小时。普京借机祝贺特朗普促成中东和平,并感谢特朗普夫人梅拉尼娅在俄乌儿童家庭团聚项目中的贡献。特朗普说,此次和普京的通话“富有成效”(productive),“两周左右”后,他将同普京在匈牙利会面。下周,鲁比奥和拉夫罗夫也将在合适的地点举行会晤。克林姆林宫方面评价更高,说通话“极其富有成效”“极其坦诚”(highly informative and extremely frank)。
这通电话再次改变了特朗普态度。美国国会近来要求制裁俄罗斯石油贸易,并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双普通话前两天,特朗普和在欧洲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公开提及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以威慑俄罗斯。泽连斯基17日访问白宫的主要诉求也是如此。但是,特朗普在和普京通话后表示,暂时不会推进国会相关议案。他认为,制裁俄石油贸易需要“很好的时机”。泽连斯基17日到访白宫,并未得到特朗普提供“战斧”巡航导弹的许诺。
这一转向再次反映了特朗普的善变和“交易者”特质。但是,这种转变对于解决俄乌冲突并无直接影响。俄乌双方的分歧短期内依然很难化解。
贝森特成为对华“发言人”
针对中国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贝森特本周通过记者会、媒体采访和论坛讨论会的方式,针对中国开展舆论公关,试图联合盟友对华施压,宣称中国“试图拖累世界经济”。特朗普甚至提到将所谓的“食用油”贸易作为博弈“筹码”,贝森特则提出和欧洲共同行动,对俄石油贸易对华加征关税,并含蓄地映射了在美留学的30至40万中国留学生。17日,贝森特还向IMF和世界银行发出具体指示,要求它们对中国经济政策采取强硬立场。
贝森特甚至打破外交场合的礼仪,公开指摘中方谈判人员、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称其“未经美国邀请”赴美发表警告美国的言论。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称美方应该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而不是“施压和威胁恐吓”。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也用“严重歪曲事实”六个字定性了贝森特言论。她明确指出,李成钢副部长在8月27日至29日访问美国,是去落实中美两国元首的通话共识,并就美对华造船等行业的301调查限制措施向美方提出交涉,根本不是所谓的“未经邀请”。
![]()
贝森特的攻击性言论更像是为美国自己的出口管制政策寻找借口,转移外界对美国自身单边主义制裁的关切。美国当前的反应越激烈、措辞越过火,就越能体现当前美国在关税谈判中所处的被动。中国有条不紊地推出稀土新规,就是以符合国际规范的合规政策回应美国的打压,并与特朗普2.0非市场化、反自由贸易和帝国扩张式的路线区别开来。这一管制不仅针对稀土矿物出口,更涉及军事和高科技领域的稀土产品,向美国传递的信息是:国际贸易应以对等和公平为基础,而非让世界只能接受美国单方面的长臂管辖与制裁(参见)。
美方这种攻击也是贸易战延续的一大特征,意在为接下来的经贸磋商扩展谈判空间。贝森特这一波对华舆论公关释放的信息是,美国有“很多”应对筹码,誓要和盟友应对中国稀土出口新规,但也暗示两国之间不断升级的紧张关系可以降温。中国展现坚定立场的同时,也没有关闭对话的大门。根据新华社消息,10月18日上午,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围绕落实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就双边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交流,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
本周其他原创文章
其他
10月16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巴西外交部长维埃拉在华盛顿举行会晤,讨论美国对巴西征收关税等问题。两国会后的联合声明称,此次会议取得“积极进展”,并商定在未来开展合作。维埃拉表示,已向美方强调巴西在关税问题立场,目前双方正在积极促成两国总统尽早会晤。
10月16日,韩国总统办公室政策室长金容范和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金正官访问美国,与美方商讨韩美造船业合作事宜。韩国四大财阀掌门人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SK集团会长崔泰源、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LG集团会长具光谟本周末还将前往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贝森特表示,美国即将完成与韩国的谈判。
10月15日,特朗普在白宫对记者表示,印度总理莫迪当日向他保证,印度将不再购买俄罗斯石油。他补充说,印度无法立刻停止购买俄油,还需要一些时间,但这个过程很快就会结束。
10月15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与日本财务相加藤胜信在华盛顿举行会晤。贝森特在日美财长会议上表示,美国期待日本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有分析称,美国要求的是日本停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LNG)等。
10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阿根廷总统米莱时公开表示,美国提供的200亿美元金融援助,旨在帮助稳定阿根廷局势。媒体分析称,特朗普此番言论被视为将美国援助与他国选举直接挂钩。
高端访谈
更多访谈(下滑查看)
基金会动态
更多动态(下滑查看)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