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证明,只有同等强硬的态度才能遏制美国得寸进尺的行为,而我国这次形成的生态制裁体系彻底的让美国最大的弱点暴露。
所以特朗普政府再一次态度放软,中美两国关系的破冰也开始了倒计时。那么,一通电话两场会晤,几天之后的中美会晤真的能让双方关系缓和吗?
中美第五次经贸磋商即将举行
从相关媒体获悉,北京时间10月18日,美国财长贝森特与我们进行了通话,中美双方就经贸关系的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坦诚的、深入的、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并同意双方将会尽快举行新一轮的中美经贸磋商。
随后,美国方面也透露,中美双方将会在下周于马来西亚参加东盟峰会的时候举行中美经贸磋商。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表示“他所威胁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将难以持续,因为那会冲击美国的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政府内部也在努力的让最近中美紧张的局势降温,就如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西特在接受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时表示,他“高度相信”特朗普与财政部长贝森特能够与中方达成协议,使两国关系重回互利共赢的轨道。
![]()
有意思的是,每一次美国对华有示好的态度,那美国股市和金融市场、投资市场的表现是最为明显的,而每一次它们有较大的波动总会牵动着特朗普政府的神经,这也使得对华示好成为了其调节市场信心的利器。
所以,特朗普这句“高关税威胁中国的策略不可持续,并可能会冲击美国经济。”既是无奈之举,也是真情流露。
因为特朗普已经因中国对美大豆订单归零而使得自己的支持率持续走低,如果美国的富人财富也伴随着美股的下跌而蒸发,那特朗普在不久后的中期选举中就没一点优势了。
另外,他最近100%、500%的关税威胁中国,不就是想要让中国妥协让步嘛,但中国可不会给他这个台阶下,所以只能自己给自己台阶了,而这个台阶便是上文中提到的。
![]()
那么,问题来了,即使不久后举行中美双方的经贸磋商,中美双方的关系真的能因此得到缓解吗?
其实,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导致中美关税战的真正争端都是哪些方面应该清楚。像稀土、大豆、船舶、关税、台湾问题、南海问题都在其列。
就拿稀土来说,这轮稀土争端源于9月底美国收紧对中国企业使用美国技术的限制,所以中国用稀土作为工具来复制美国的制裁手段,相当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可以确定的是,这次中美会谈,肯定要在这个问题上寻求共识,双方只有在此问题上缓和,才能更好为10月底在韩国举办的APEC会晤做好充足的准备。
![]()
另外,中国对美大豆订单归零也是需要讨论的重点,不过我国的态度从始至终都非常的明确,那就是美国需要遵守尊重、平等、互惠的原则,而之前他们一直以关税威胁对我们,所以我国大豆订单归零也是情理之中。
但既然要见面解决问题,那大豆订单归零的事情肯定会提上日程,当然怎样解决、怎样对待就看美国能不能拿出诚意了。
此外,还有最关键的一个便是美国就芬太尼问题对中国加征的20%关税,9月6日,有媒体报道称,第四轮中美谈判结束后,中方要求取消20%的“芬太尼关税”,但美方没有直接回应。
之所以这个关税还在,是因为美国想把芬太尼的问题甩锅给中国,如果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松口,那就承认芬太尼问题和自己有关,所以该问题是关键,也是美国的诚意。
![]()
中美关系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
当然,必须清楚一点,那就是得寸进尺是美国的特性,之所以中美之间的贸易磋商能持续到即将的第五轮,完全是因为美国从来都是将贸易磋商当作这一次博弈的修整和下一次博弈的提前准备,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
其实,这也预示中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种经贸、科技等多领域的打打停停,一方面是中美双方都无法完全承担关税战、稀土战带来的巨大冲击,而另一方面则是美国既想维持以往对我们的霸权姿态,却又不敢和我国彻底脱钩。
总之,中美经贸关系从来不是“非黑即白”,更多时候是在“分歧里找合作,在合作中管控分歧”。而我们的态度始终都很明确,那就是“打,奉陪到底;谈,敞开大门,美国不能一边要谈,一边威胁恐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