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不仅是我国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211高校,还是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
学校拥有4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自学校成立以来,为国家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为国家中医药领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当然北京中医药大学之所以有如此贡献,离不开学校老师的付出,毫不夸张地说,该校每一位教授几乎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没人愿意看到他们遭遇早逝的悲剧。
但在10月18日,官方媒体传来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北京中医药大学谢鸣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离世,享年68岁。
![]()
这个消息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就在今年3月,谢鸣教授还曾应邀前往安徽中医药大学开展学术交流。
![]()
谢鸣教授当时以 “中医辨证论治中的精准性问题”为题作了学术报告。从当时公布的照片来看,谢鸣教授本人精神状态非常不错,谁也没想到,仅仅几个月后,谢鸣教授就永远离开了我们。
![]()
值得注意的是,谢鸣教授生前不仅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还是我国著名方剂学家、国家重点学科方剂学学科带头人,他的去世对北京中医药大学来说是一个大损失。
回望谢鸣教授的履历,大家会对他的去世感到更可惜。
谢鸣教授在1957年出生,他是安徽怀宁人。
他在1982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后考入到北京中医学院(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王绵之教授,并成为了首届方剂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在1990年获得了北京中医学院的医学博士学位。
王绵之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方剂学专家,中医世家第十九代传人,曾被评为“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首届“国医大师”。
谢鸣教授师从国医大师王绵之教授,医术也十分精湛,他擅长治疗肺系疾病、脾胃疾病、过敏性疾病、甲状腺疾病等。但对于谢鸣教授来说,医术再精湛也没用,他的生命还是永远停留在了68岁。
![]()
谢鸣教授不仅医术精湛,其科研成果也十分丰硕。
谢鸣教授长期从事方剂学教学与科研,主持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主编《方剂学》全国统编教材6部、专业著作5部,发表了300多篇学术论文,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
“中医药防治失重下的骨盐丢失”和“航天载人不同时相的中医辨治研究”以运用中医经验和理论解决航天载人中多系统生理适应问题分别获2001年和2003年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
除此之外,他还凭借科研成果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
由此来看,谢鸣教授的去世,对中医领域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很多人都对此感到无比痛心。
![]()
写在最后
医生是救死扶伤的主体,正是医生的存在,才让很多患者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在不断上演着医者不自医的悲剧。
其实自今年以来,就有数位优秀医生出现了早逝的悲剧。
比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唐浩医生因病去世,年仅53岁。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余波医生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0岁。
武汉协和医院余立凯医生因突发疾病不幸去世,享年57岁。
这些医生的早逝不仅对各自医院来说是大损失,对患者而言更是难以承受的遗憾,患者再也没有办法去找这些好医生看病了。
我们现在需重视起医生早逝的悲剧,需正视医生群体的健康困境。期待国家能进一步推动落实医生工作压力的缓解措施,从制度层面守护医生的身心健康,只有保证医生的身体健康,才可以有更多医生为医学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最后只能希望谢鸣教授可以一路走好,希望他的家人可以节哀顺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