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世纪 80 年代,有首《一支难忘的歌》火遍全国,歌词里唱的“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说的正是电视剧《蹉跎岁月》的故事。
![]()
她不仅演技好,后来拿过金鹰奖、更成了国家一级演员。
看她后来的成就,谁能想到她早年天天在上海汽轮机厂摸机床,指甲缝里的油污怎么洗都洗不干净呢?
更让人意外的是,她为了守住拍戏的初心,最后和丈夫离了婚,如今 66 岁依旧单身的她,过得怎么样?
机床钳工的逆袭
肖雄的事业路,没有半点“投机取巧”,从车间钳工到国家一级演员,她靠的全是“死磕”,磕角色、磕演技、磕自己的不服输。
![]()
这一点执着,和她脸上的英气特别符合。
1958 年,肖雄出生在上海一个归国华侨家庭,母亲是教英语的老师,家里总有读不完的书。
不过她的名字有点“硬气”,和家庭氛围有点不符合,她明明是个姑娘,却叫“肖雄”,为什么呢?
这和时代背景有关,当时流行妇女能顶半边天,她父母也受影响,希望肖雄即便是女孩,也能打破束缚。
肖雄也挺喜欢这个含义,再加上习惯了,这个名字就没改。
这份“打破束缚”的劲儿,后来成了她逆袭的关键。
![]()
小时候的肖雄就爱往舞台上凑,父母发现她喜欢唱歌、朗诵,早早把她送进上海市少年宫学艺术。
她学得快,一上台就眼睛发亮,老师总夸她“有灵气”。可在那个年代,家庭背景没给她带来便利,反而让她受了次委屈,有次选去接待外宾,她凭本事选上了,临上场却因为“成分”被换掉。
那天她躲在被子里哭了一晚,第二天照样拿着朗诵稿去练,心里暗下决心:“以后要靠自己,让别人换不掉我。”
19 岁那年,肖雄的人生拐了个弯。她本够了电影厂的招工标准,满心以为能沾点“艺术边”,结果被分到上海汽轮机厂当钳工。
车间里机器轰鸣声震得耳朵疼,巨大的机床需要她用尽全力才能操作,早上戴的手套半天就磨破,下班回家,手上的油污得用肥皂搓三四遍,指甲缝里还是黑的,肖雄很委屈。
那个时候,她就立下了一个目标,离开这里,当演员。
![]()
演员需要演技,肖雄没有老师,就自己琢磨,白天累得胳膊抬不起来,她也不放弃,晚上她对着镜子拿本朗诵稿一句句练语气。
看电影时,盯着屏幕学演员的小动作,比如怎么自然地哭、怎么笑着带点委屈;有时候嗓子练哑了,就含块润喉糖接着来,就这么偷偷练了两年,机会来了。
那天,空政话剧团来上海招生,肖雄没敢告诉工厂同事,自己悄悄报了名。
面试那天,她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衬衫,攥着稿子手都出汗了。
轮到她时,她深吸一口气,朗诵了朱自清的《春》,又即兴演了段“姑娘收到远方来信”的小品。
![]()
她眼里的认真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一下子打动了考官,从近百名考生里脱颖而出。
当肖雄拿着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在路边哭了,她终于离梦想近了一步。
刚进话剧团,肖雄只能跑龙套,《雷雨》里演丫鬟,就观察老演员怎么走路、怎么行礼,《日出》里演小职员,就给角色加=动作,让角色更鲜活。
别人说“小角色没必要较真”,她却认死理:“哪怕一句台词,也要让观众记住。”
1980 年,21 岁的肖雄接到第一部电影《他们在相爱》,搭档的是当时很火的达式常。
可剧本让她演 35 岁的女人,比她实际年龄大 14 岁,怎么才能演好呢?
![]()
为了演好,肖雄天天跟着团里的老演员转,看她们怎么说话、怎么做家务,甚至去菜市场观察中年阿姨的神态,把这些细节记在本子上。
电影上映后,她还真的把中年妇女的刚毅疲惫演出来了,没人看出她才 21 岁。
导演很欣赏她,又给她推荐了真正让她爆红的《蹉跎岁月》,毕竟她眼神里的倔强,跟剧本里的角色太像了。
![]()
而为了贴近“知青”身份,肖雄走访了十多位老知青,听他们讲下乡的苦:怎么在田埂上插秧、怎么在煤油灯下写家书、受了委屈怎么偷偷哭。
她还翻出父母当年的旧照片,模仿那个年代的穿着,甚至学用缝纫机做衣服。
后来,剧中的“杜见春”被肖雄演的特别有层次:学生时的懵懂、下乡后的坚韧、受委屈时的隐忍,肖雄都演活了。
而《蹉跎岁月》播出后,在全国热播,肖雄凭这个角色拿了第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成了“国民女演员”。
爆红后,肖雄没飘,反而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干部进修班,和唐国强、宋春丽当同学,系统学表演理论。
![]()
毕业后,她拍了《逆光》《壮志凌云》,演的角色跨度特别大:从追求理想的女青年到空军飞行员的妻子,每个角色都不一样,却都被她演得真实。
后来,她成了空政话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
这里要解释一下,“一级演员”不是随便评的,得有过硬的作品、多年的行业贡献,还要经过严格的评审,肖雄能拿到这个头衔,也是靠一部部戏堆出来的。
这份荣誉,足够说明她的实力。
为戏离婚姻,66 岁单身不将就
在个人生活上,肖雄这辈子无子无女,只有一个前夫。
![]()
说起来,她和前夫离婚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她爱演戏,也爱前夫,可当两者不能兼顾时,她选了事业。
她和前夫是朋友介绍的,是个搞科研的高知,说话温文尔雅,做事特别稳重。当时肖雄已经有点名气,身边人劝她“找圈内人更有共同话题”,可她觉得圈外人不懂这行的苦,反而能支持自己演戏。
而和前夫相处下来,她被对方的体贴打动:知道她拍戏忙,主动包揽家务,她熬夜看剧本,对方就泡杯热茶陪着。没过多久,肖雄主动提了结婚,她以为“能找到懂自己的人”。
![]()
结婚初期确实甜,前夫把家里照顾得好好的,肖雄可以安心拍戏。可随着她的戏约越来越多,矛盾慢慢冒出来了。
先是她考上北影进修,不得不和前夫分居两地。她每周只能周末回家,路上要坐好几个小时火车,累得倒头就睡,连好好聊天的时间都少了。
前夫开始抱怨:“你已经是有名气的演员了,何必还这么拼?”
肖雄试着解释,说想提升演技,可对方听不进去。
![]()
后来肖雄毕业,戏约更密了,经常去外地拍戏,有时候一去就是三四个月。家里的事全靠前夫打理。
他既要忙自己的工作,又要操心家里,慢慢没了耐心。每次肖雄打电话,他说得最多的就是“你什么时候回来”?“别拍了行不行”?
肖雄心里不好受,可接到喜欢的角色,她还是忍不住心动,拍戏对她来说,不是工作,是这辈子都不想放的热爱。
所以,他俩最后还是分开了,说起来,让两人散伙的,还有一项,那就是“生育问题”。
他们结婚七八年没孩子,双方父母急得不行,前夫也越来越焦虑,跟她说:“你把戏推了,回家生孩子过日子。”
![]()
可那时候肖雄手里有好几个好剧本,其中一个是她盼了很久的军旅角色,她怎么舍得放?
她跟前夫商量:“再等两年,我拍完这几部就放缓节奏。”
可前夫态度坚决:“女人就得以家庭为重。”
那段时间,肖雄天天睡不着。一边是爱到骨子里的演戏,一边是曾经深爱的人。
她试着推了两个戏约,想多陪陪前夫,可心里空落落的。
![]()
她也试着沟通,可两人的想法就像两条平行线,碰不到一起。
最后,肖雄咬了咬牙说:“我没办法放弃拍戏,要是你不能接受,那我们只能分开。”
前夫沉默了很久,点了头。
这段曾经让人羡慕的婚姻,就这么结束了。
![]()
离婚后,肖雄没沉溺在难过里,反而把所有精力投进事业。她拍了《大决战》,演的角色很有分量;话剧舞台上,她拿了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和“金狮奖”,成了话剧界的“双料冠军”。
她还经常跟着空政话剧团去部队慰问,去边防哨所给战士们演小品、唱歌,条件再苦也没抱怨过,她知道,事业不仅是她的热爱,更是她的“靠山”。
如今 66 岁的肖雄,虽然依旧单身,却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她偶尔会参加一些影视行业的活动,跟年轻演员分享自己的表演经验,说话还是温温柔柔的,眼里却依旧有当年那股光。
![]()
不忙的时候,她就待在家里看书、听音乐,或者约上老朋友去公园散步、喝茶,一个人过,也不会觉得孤单。
毕竟忙自己喜欢的事,和朋友聊聊天,日子充实得很。
如今 66 岁的她,没有世俗意义上的“圆满”,却自由自在。
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