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斯图亚特:她的王冠与风暴
![]()
16世纪就像是一个盛大的舞台,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还端着咖啡在角落里看热闹。你要说那个年代女人的命运,中国有万历年,大臣、皇帝、将军,谁都不是省油的灯;但欧洲,似乎更酝酿着风暴。比如1587年,那是苏格兰女王玛丽迎来的最后一幕,她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恩怨,一直让人琢磨不透。你说玛丽,是命太好还是命太苦?权贵出身、美貌传世,结果兜兜转转,还是在伊丽莎白手上送了命。
玛丽一出生,命运的大钟就敲响了。还在襁褓里,她爹就撒手人寰,那年冬天苏格兰斯特林城堡肃杀得很。她刚满六天,父亲走了,两个哥哥也都早夭,玛丽便成了斯图亚特王朝最后的希望。想象一下,这小可怜连爬都没学会,就得扛起一国王位。苏格兰贵族们把她抱去加冕——礼服太沉,她只会哭。大人们围着宣誓效忠,谁能想到自己效忠的是个没满月的娃娃。历史,真是有时候比剧本还离奇。
![]()
苏格兰当时呢,地缘位置很尴尬,夹在英格兰和法国之间。百年战争虽说打完了,可两家怨气还在,苏格兰就只能左右逢源。玛丽还没长牙,各国王子就盯上了她,苏格兰王室这“商品”价值很高。英格兰那边,亨利八世心狠手辣,直接要求:“孩子断奶了就给我送来养。”还签了格林威治条约——要是那小妞夭折,苏格兰的家底都算是他的。你说这世道,王位跟抢糖差不多。
当然,苏格兰人不傻,最后婚约没成。亨利八世一怒之下大干一场,派兵搅翻了苏格兰边地,王宫都遭了殃。玛丽还在摇篮里,外头已经杀得满地鸡毛。等再大点,苏格兰又被平基一战打垮,法国亨利二世就来了,开价:“让你女王嫁我儿子,我就帮忙撑腰。”小玛丽没什么选择权,五岁就被送上法国的船,她还不懂什么是“家”,什么是“利益”。也算命运使然吧,这对她来说,是人生中的第一个巨大的转折。
![]()
法国宫廷对玛丽来说,就是另一个世界。突然之间,她有了新妈妈新爸爸新兄弟新姐妹,生活里全是豪华、音乐和诗歌。她从小天资聪敏,语言天赋爆棚,拉丁、希腊、意大利、英语、法语,随口就来。宫廷教养也扎实,骑马、舞蹈、弹琴、写诗,这就是欧洲贵族标配。法国人都喜欢她,说她漂亮又有灵气——你们看,这就是“公主光环”吧。有保护伞的日子里,苏格兰都风平浪静,英格兰也不敢闹事,大家暂时都手下留情。
等到玛丽16岁,终于到了该“兑现婚约”的年龄。巴黎圣母院那场婚礼,声势浩大,整个城市都在庆祝。她嫁给了法国王储弗朗西斯二世,这小伙子说白了身体差点意思,14岁就被拉上婚姻的战车。玛丽成了法国王后,也还是苏格兰女王。如果说此刻有欧洲“巅峰女主”排名,她绝对数一数二:三个王冠加身,世袭英格兰王位的合法性比伊丽莎白都高。她很有自信,在文件里照样自称“英法苏三国女王”,徽章上也不放过英国的标记。伊丽莎白听了,肯定夜不能寐。
![]()
可是,无论再怎么呼风唤雨,命运总有暗礁。法国国王早逝,玛丽丈夫也身体越来越弱,只当了两年国王就说走就走。宫廷斗争翻转,她再想抓住权力,却发现法国太后凯瑟琳不肯让步。玛丽曾试着拉拢小叔子查理九世,年龄差距是问题,宫廷的势力排斥更是障碍。她那点女王的高傲,宫廷里有的是人冷眼旁观。
最后,不得不回苏格兰。说是“回家”,其实也是被轰回去。苏格兰已跟法国不再一条心,宗教改革早就席卷全国,新教徒贵族大权在握。她那私生兄弟詹姆斯·斯图亚特(莫里伯爵)成了新教领袖。玛丽对新教没好感,又回去面对满朝文武的冷嘲热讽。苏格兰是小地方,贵族派系四起,每个都能给她添堵。她被指挥得像提线木偶,说她太奢侈,说她风流,说她管不住自己。
![]()
这时候,玛丽又被各种联姻牵着鼻子走。瑞典王、奥地利大公、罗马皇帝儿子全都上门求亲。法国的路被堵了,她便想和西班牙联姻——腓力二世的儿子唐·卡洛斯,人虽傻点儿,但王冠诱人。可你想想,旁边伊丽莎白、法国太后都不乐意,称王接班还是得靠关系网。最终,这门亲事还是没成。
眼看外部救星没了,她把目光拉回苏格兰,选择和堂弟达恩利——英俊公子,正儿八经的王室血统,也能帮她在英国那边加点分。玛丽这一次,被爱情冲昏了头。全苏格兰反对,她偏要嫁。结果达恩利婚后变了脸,贪图权利,奢侈成性,闹得天翻地覆。
![]()
玛丽生了个儿子,詹姆斯,伊丽莎白一看,这英格兰王位传承链又起波澜,她不得不表面祝福,暗地里搞事。苏格兰贵族不干了,叛乱如影随形。玛丽挺身平叛,这场胜利让她知道,亲情爱情终归无常,权力的屋檐下,只能靠自己撑。
但家庭这摊烂账远没完。达恩利不仅背叛,还明里暗里搞事情,还杀了玛丽的秘书。玛丽也不是吃素的,她把希望寄托到势力更强的博斯韦尔伯爵身上,一场权力游戏又开始了。很快达恩利死于一次离奇爆炸,谁都怀疑玛丽和博斯韦尔是幕后黑手,但证据一直模糊。玛丽不得已,在风口浪尖上,转身嫁给博斯韦尔,婚姻成了最后一根稻草,被逼到自杀边缘。
![]()
这个时候,苏格兰贵族抓住她的软肋,不但议会逼她退位,还把她囚禁。玛丽逃出城堡,荒诞地跑去投奔伊丽莎白——她以为女人之间能相互体谅,可是这个世界,女人的仁慈常常要看利害关系。伊丽莎白表面客气,背地里把玛丽关了起来,信件查收,访客阻拦,整整关了她18年。牢房换了一座又一座,玛丽从豪华宫殿迁到孤冷石墙,她的日子只剩盼望与困顿。
诸侯们想救她,策划过几场热闹叛乱,每次都败给英国的铁桶江山。甚至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那边,她还许下承诺,王位也肯让,只要他能派兵解救。可救援没等来,断头台先到了。1587年,玛丽身穿红裙,走向她的终点。她说,死亡会结束一生的烦恼。在最后的片刻,她选择以天主教殉道者自居,那一刻——也许她仍然不愿承认,自己的命运其实一直被别人安排。
![]()
她死后第二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败北,欧洲权力天平彻底倾斜。玛丽如果地下有灵,会不会觉得讽刺?她一直想靠的外援,全都靠不住。她一生兜兜转转,王冠、丈夫、复仇、救赎,到头来不过是别人的棋子。
我时常在想,玛丽这一生,究竟是被世事推着走,还是自己真做了主?她的任性和柔软,让历史多了许多轰动的故事。但传奇之外,剩下的是落空的希望和无力的悲伤。有人说,玛丽只给国家留下了故事,没有留下任何真正的成就。我说,人也是被命运如风吹吹打打地活着。也许玛丽女王只是想做回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吧——可是在那个年代,她只能戴上沉甸甸的王冠,面对一辈子的风暴。
![]()
你怎么看呢?人真正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吗?有时候,连女王都说不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