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归根巨匠远行!送别“华人科学之光”杨振宁

0
分享至

当103岁的杨振宁阖上双眼,他带走的不仅是一个物理学时代的终结,更是一段跨越世纪的赤子传奇。这位用方程重构宇宙秩序的科学家,为何在82岁高龄执意归国?又为何在生命最后二十年,将全部积蓄投入中国基础教育?答案藏在西南联大茅草屋的油灯里,写在1971年秘密带回的加速器图纸上,更刻在2019年那场震动学界的"对撞机之争"中。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战火中的物理启蒙:从弹孔到宇宙方程


image

1929年,7岁的杨振宁随父亲杨武之搬进清华园,却在8年后目睹这份宁静被日军炮火撕裂。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16岁的他在逃难途中用铁锹挖出烧焦的英文物理书,那些残缺的公式成为黑暗中的光。西南联大茅草屋里,他与黄昆、张守廉就相对论展开激辩,窗外轰炸声与屋内演算声交织——这是中国科学火种在战乱中倔强燃烧的缩影。


image

1945年赴美留学时,他行李箱里装着吴大猷教授的临别赠言:"中国需要纯粹科学,就像需要粮食。"这句话成为他毕生的执念。在芝加哥大学师从"氢弹之父"特勒期间,他每天工作16小时,最终完成的博士论文《论核反应中的角分布和符合测量》,为日后诺奖成果埋下伏笔。


image

82岁的"逆行者":用实验室粉碎偏见

2003年,当82岁的杨振宁宣布全职回国任教时,质疑声四起。"回国养老"的流言中,这位老人用30篇SCI论文和60个实验室的硬核数据回应。清华师生常看见他凌晨三点离开办公室,发烧两小时仍驱车为科研项目筹款。2012年公开的一份手稿显示,89岁的他仍在草稿纸上反复推演杨-米尔斯方程,笔迹颤抖却逻辑严密。

这种执着源于1957年诺贝尔领奖台上的誓言。当时作为首位华人获奖者,他坚持用中文致辞:"我虽然献身于现代科学,但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始终没有间断。"这份文化自觉,让他晚年将600万美元积蓄全部捐赠给清华高等研究院,设立"杨振宁讲座教授"席位。

破冰者与筑桥人:跨越政治鸿沟的科学外交

1971年春,杨振宁在《纽约时报》角落发现一条通告:美国解除公民赴华禁令。当时中美尚未建交,他立即申请成为首位访华的华裔科学家。在人民大会堂,周恩来握着他的手说:"你带回来的加速器图纸,比黄金更珍贵。"此后三十年,他促成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项目引进关键技术。

这种科学外交的智慧延续到晚年。2016年,94岁的他亲自为清华引进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并推动成立"量子信息中心"。当被问及动机时,他展示了一张泛黄的照片:1945年留美前夕,西南联大师生在炮弹坑旁拍毕业照,背景是临时搭建的草棚实验室。"当年老师把火种交给我们,现在该轮到我们传递了。"

终极选择:粒子对撞机与希望小学的辩证法

2019年,97岁的杨振宁公开反对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引发学界震动。面对"阻碍科学发展"的指责,他在《知识分子》杂志撰文算了一笔账:200亿美元足以建造4万所乡村学校。"高能物理的盛宴已过,但中国基础教育的饥荒仍在继续。"这番言论揭示了他毕生的价值排序——科学家首先应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杨振宁的百年人生如同他发现的"宇称不守恒",打破了科学家必须"非此即彼"的固有认知。他证明:立足世界前沿与心系故土从不矛盾,探索宇宙真理与改善民生本属同源。当这位巨匠的骨灰撒入清华园的荷塘,水面泛起的涟漪终将汇入人类文明的星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战绩崩盘 未来透支 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战绩崩盘 未来透支 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体坛周报
2025-11-10 10:50:17
美国会参议院就结束政府“停摆”达成一致

美国会参议院就结束政府“停摆”达成一致

新华社
2025-11-10 09:24:03
第二个“恒大”出现!年营收7000亿,曾经是广东第一大民企

第二个“恒大”出现!年营收7000亿,曾经是广东第一大民企

墨印斋
2025-11-08 15:28:54
辽宁省纪委监委:李恩壮被查

辽宁省纪委监委:李恩壮被查

鲁中晨报
2025-11-10 11:51:01
1换4,再见开拓者!杨瀚森交易大获成功,灰熊这次真捡到宝了

1换4,再见开拓者!杨瀚森交易大获成功,灰熊这次真捡到宝了

陈秣爱钓鱼
2025-11-09 23:21:30
李湘回湖南娘家!父母住大别墅,客厅堆满鲜花,她却不敢露全脸

李湘回湖南娘家!父母住大别墅,客厅堆满鲜花,她却不敢露全脸

娱圈小愚
2025-11-10 09:10:46
港星演唱会集体崩盘:黎明、林忆莲、谭咏麟、林子祥都扛不住

港星演唱会集体崩盘:黎明、林忆莲、谭咏麟、林子祥都扛不住

港剧叔
2025-11-10 09:33:46
31岁女子为嫁高富帅与母亲互殴,女主鞠躬道歉:他出轨了,卖房钱都给他了

31岁女子为嫁高富帅与母亲互殴,女主鞠躬道歉:他出轨了,卖房钱都给他了

潇湘晨报
2025-11-10 11:00:20
烟台宝马车女司机死得太惨!知情人:家里有小朋友在等她下班回家

烟台宝马车女司机死得太惨!知情人:家里有小朋友在等她下班回家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20:05:54
人民币遭“伏击”!下周一被"踢出"伦敦金交所,背后再现美国身影

人民币遭“伏击”!下周一被"踢出"伦敦金交所,背后再现美国身影

财经保探长
2025-11-09 15:41:42
欲哭无泪!跌到脚踝了,南京一楼盘从9万跌到2万,学区房不吃香了

欲哭无泪!跌到脚踝了,南京一楼盘从9万跌到2万,学区房不吃香了

火山诗话
2025-11-10 08:39:37
6球8助!巴萨争议边锋复活:2脚传中2次助攻 3500万可买断

6球8助!巴萨争议边锋复活:2脚传中2次助攻 3500万可买断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10 09:18:02
多家银行:瘦身!

多家银行:瘦身!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9 21:51:38
曼城3-0利物浦!距英超榜首差4分,哈兰德失点+破门,多库世界波

曼城3-0利物浦!距英超榜首差4分,哈兰德失点+破门,多库世界波

侃球熊弟
2025-11-10 01:38:43
滕帅刚到手的“苏超”最佳射手奖杯,被儿子弄坏了!

滕帅刚到手的“苏超”最佳射手奖杯,被儿子弄坏了!

半岛晨报
2025-11-09 20:30:03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小小一米月儿
2025-11-08 08:57:20
战后越南是怎样快速恢复人口的?这个办法太狠,我们永远不会学

战后越南是怎样快速恢复人口的?这个办法太狠,我们永远不会学

小影的娱乐
2025-11-09 14:08:10
霍启刚也没想到,79岁的老父亲霍震霆,如今还能再为霍家“争光”

霍启刚也没想到,79岁的老父亲霍震霆,如今还能再为霍家“争光”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7 16:26:36
经济学家刘元春:中国居民消费率过低,本质上是分配问题

经济学家刘元春:中国居民消费率过低,本质上是分配问题

回旋镖
2025-11-08 16:31:29
福建舰部署南海,美航母后撤两千里

福建舰部署南海,美航母后撤两千里

世家宝
2025-11-09 20:46:24
2025-11-10 13:19:00
纪百事
纪百事
关注社会的千姿百态,记社会大小事。
556文章数 10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头条要闻

老人花1500元装的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生产厂家经营异常

头条要闻

老人花1500元装的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生产厂家经营异常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本地
家居
公开课

艺术要闻

“隶书之冠”刘炳森:楷书艺术之美惊艳四座

手机要闻

欧洲地区限制严格 苹果iPhone 18系列电池受限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