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当可口可乐首次进入墨西哥市场时,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冷遇。当地居民世代依赖白开水作为日常饮品,对这种来自美国的瓶装甜饮毫无兴趣,销售几乎为零。
面对困境,这家跨国企业并未选择撤离,而是启动了一项高度战略性的“需求塑造工程”,通过系统性干预水资源格局,悄然重塑了整个国家的饮水文化。
该计划的关键在于掌控水源命脉。可口可乐推动美国政府以“区域水利开发”为名,在墨西哥主要供水源头——科罗拉多河上游大规模建设水坝体系。
需要指出的是,1922年的《科罗拉多河分水协议》原本仅用于协调美国国内七个州之间的用水分配,并未涉及墨西哥的权益保障。
![]()
然而到了1944年签署的《美墨水条约》,尽管书面承诺每年向墨西哥输送18.5亿立方米河水,但由于上游持续扩张的水利工程和气候变迁影响,实际到达墨西哥境内的水量长期低于协议规定的60%。进入20世纪末期,更出现了连续16年断流的极端情况,严重破坏了下游地区的饮用水供给与农业灌溉系统。
与此同时,可口可乐公司与墨西哥地方政府达成秘密“水资源独占协议”。其在墨主要灌装合作方FEMSA集团每日从南部恰帕斯州抽取高达113万升地下水,其中仅有三成用于生产可乐产品,其余均用于其他含糖饮料制造。
尤为关键的是,该企业获得的取水许可占据了当地地下水资源开采总量的近半壁江山——达45%,直接造成周边67%的社区井水枯竭,居民被迫长途跋涉寻找生活用水。
![]()
而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未经充分处理的废水,进一步污染了残存的地表河流,使得原本清澈可用的天然水源逐渐消失,“饮用干净淡水”由此成为底层民众难以企及的基本权利。
就在民众陷入“无水可用”的生存危机之际,可口可乐以“惠民品牌”的形象登场,将一瓶可乐的价格压低至比白开水还便宜的程度。例如,若市售纯净水每瓶定价5元,同容量可乐仅售2元。在基本生存压力面前,人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这一看似实惠、实则危险的替代方案。
到1948年,可口可乐在墨西哥市场的年度销售额突破1.2亿美元。虽然这一数字远未达到网络流传的“百亿美元”夸张说法,但已相当于当年马歇尔计划对欧洲首批援助资金(50亿美元)的2.4%,足见其资本回报之巨。
更为深远的影响是,其再投资规模已超过墨西哥本土制造业整体资本总额,背后折射出的是国家水资源主权的实质性流失以及普通公民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被剥夺。
![]()
从健康崩塌到经济附庸
可口可乐的全面渗透,给墨西哥社会带来了深不见底的双重打击:既摧毁了国民健康基础,又瓦解了国家经济独立能力。
在公共卫生层面,墨西哥人对可乐的消费达到了病态程度。尤其在南部恰帕斯州,人均年饮用量高达821升,换算下来每人每天接近两整升。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总液体摄入量仅为1.5至2升,这意味着许多居民实际上已将高糖碳酸饮料当作唯一的水分来源。
长期大量摄入此类饮品所引发的后果极为严峻。根据墨西哥国家统计局2020年的官方数据,该年度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死亡的人数达到14.8万人,相较2017至2019年的平均水平激增41.6%。
![]()
世界卫生组织分析指出,这些死亡案例中约七成可归因于失控的2型糖尿病所诱发的肾功能衰竭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致死人数甚至超过了毒品冲突与黑帮暴力事件造成的总和。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偏远地区出现认知错乱现象:当村民频繁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时,一些传统巫医竟将其归咎于“灵魂受污”,开出“多喝可乐净化体内邪气”的荒诞处方,形成“饮用致病—误以为治病”的恶性循环。待病情恶化就医时,多数患者已被确诊为晚期糖尿病,器官损伤不可逆转。
![]()
随着水资源被外部力量控制,墨西哥的工农业生产根基遭到根本动摇。科罗拉多河流域的长期断流导致农业灌溉面积缩减四成,大片耕地因缺水而荒废。
工业领域同样举步维艰,工厂常因供水不稳定无法正常运转,技术升级停滞,产业结构难以转型,最终使国家沦为美国产业链末端的依附者,只能被动接纳外来资本与商品输入,丧失自主发展路径。
表面上看,美国修建的大坝与可口可乐的灌装厂毫无关联;实质上,二者共同切断了墨西哥可持续发展的动脉,打断了一个主权国家的成长轨迹。
![]()
主权自主的底线
墨西哥深陷“可乐陷阱”的深层根源,离不开本国政治精英的妥协与共谋。当年与可口可乐签署“水源垄断协议”的墨西哥总统,本身便与该公司存在隐秘的利益纽带。
这类依附型执政者将私人利益置于国家与人民福祉之上,对水资源流失、公共健康恶化视若无睹,最终让全体国民为其权钱交易付出沉重代价。
这种“买办势力+外国资本”联合掠夺的模式,并非墨西哥独有。2001年中国申请加入WTO期间,美方曾提出一项隐蔽条款,试图开放中国城市供水市场,允许西方企业参与运营核心水务设施。
![]()
须知,水务系统关乎国计民生,一旦被外资主导,极可能演变为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
截至2008年,中国已有超过50个城市的供水项目由外企控股或运营,服务覆盖约7000万人口,饮用水供应权一度落入跨国公司之手。
幸运的是,中国政府迅速识别这一潜在风险,果断采取行动,逐步收回外资控制的供水资产,强化国有水务企业的主体地位,并大幅增加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确保全民饮水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今中国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已实现高度自主化,这背后的核心逻辑正是对“关键领域主权不容让渡”的坚定信念与清醒认知。
![]()
值得一提的是,墨西哥今日的生态困局早有历史伏笔。早在16世纪西班牙殖民时代,殖民者引入的大规模羊群放牧活动使中部高原土壤侵蚀速率提升三倍以上。
为了开采银矿资源,他们砍伐了墨西哥谷地90%以上的原始森林,不仅导致区域年降水量下降15%,还彻底破坏了阿兹特克文明传承已久的复杂水利网络。
当年被强行排干的特诺奇蒂特兰湖,遗留下的地质结构至今仍承受着每年平均30厘米的地层下沉压力,这种累积数百年的生态脆弱性,为现代水资源危机埋下了深层隐患。
![]()
结语
回顾墨西哥的这段历史,美国与可口可乐的操作本质上是一场“非军事形态的资源掠夺”。无需动用一兵一卒,仅凭资本运作与权力勾连,便可诱导一个国家的民众长期依赖有害消费品,进而通过健康衰退与经济停滞削弱其综合国力。
这也揭示了一个深刻真理:一个国家的命运,绝不能寄托于跨国资本的所谓“善意”,更不应被内部买办阶层所挟持。
唯有始终坚持对能源、粮食、水利等核心领域的绝对主导权,坚定不移走自主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守住人民健康与民族未来的底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