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先生去世了,103岁。
想起之前《奥本海默》上映的时候有人评论说:“电影里的那些人,杨振宁都认识,现实中打过交道。”
每位老人都是一部行走的史书。
一位自然科学类的诺奖得主,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头脑之一,他的含金量非常、非常、非常高。
他82岁的时候和翁帆女士结婚,当初好多人开非常糟糕的玩笑,充满了恶意,说老头有钱,翁女士以后等继承什么的。
现在看起来,多轻佻呢。
杨先生100岁的时候还能给清华的同学上大课,头脑非常清醒,不需要提词器、手稿和小本子。
82岁的时候,他都当得起一句“年富力强”了,他不需要任何物质和金钱去加持,就是一个具有足够吸引力的灵魂。
没见过世面,才会觉得这样的人80多岁就老了、没人要了。
有的人二十几岁就光彩照人,一直照到100多岁。
有的人二十几岁就是废物点心,一直废物到死。
我觉得京城大报就应该为之前的评论道歉。
没有什么比平白无故、睁着眼说瞎话,作践别人的梦想更缺德的了。
应该重新告诉全社会:
我们需要诺贝尔奖得主,我们需要很多很多的诺奖得主。
每个科研工作者,都应该发愿发心,为人类福祉的增加而努力。
这是铁路、高架、武器装备不能替代的。
科学技术,为人类福祉。
不是一城一地,不是一家一姓。
P.S
孩子会读书、有出息,就要让他去学科学类的学位,要到安静的、能做真正科研的大学去受教育,跟最优秀的老师,进最厉害的实验室。
想回来,再挑合适的时间回来。
这条路是杨先生人生道理能给我们的最大启发。
![]()
今日份《穿越办往事》已更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