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全媒体 见习记者 席武
“以前接老人孩子要绕半圈,现在从地下停车场乘电梯直达站房,雨天都不用打伞!”10月15日,在南充北站地下空间乘客休息区,刚接完母亲的市民李女士说。当日,试运行多日且此前于10月11日正式投入使用的北站广场地下空间,基本完成设施优化,612个停车位、12部扶手电梯、8部直升电梯及400米风雨廊道全面进入服务状态,为市民出行注入满满暖意。
分流通行:科学规划解拥堵 车辆“各行其道”更高效
以往南充北站接送车辆混杂,高峰时段常出现拥堵,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如今,地下空间分区设计,改变了这一状况,实现了“送客-接客”的高效流转。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南充北站,一进入地下空间入口,“出租车靠右、社会车辆靠左”的醒目指引标识便映入眼帘。出租车司机王师傅沿着专用通道驶向接客区,畅通无阻让他脸上挂满笑意。“以前送客后,得在广场上绕来绕去寻找客源,浪费不少时间。现在下客区直接衔接接客通道,不仅节省时间,早晚高峰还能多接两单生意。”
![]()
而对于网约车司机关注的接送旅客问题,地下空间也给出解决方案。项目现场负责人杨海波介绍,地下空间车库分为A、B、C三个区,其中C区主要供网约车停放,且紧邻旅客休息区域,是专设的网约车停车区。车库内每根柱子上都标注有“A、B、C”字样区分区域,每个车位均有以“A、B、C”开头的唯一编号,同时C区内设有多块“网约车停车区”标牌,地表多处区域也设有标牌,指示乘坐网约车行进方向。
“每个车位都有专属编号,我提前和手机上的乘客约好车位号,到了之后直接停车等乘客,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在广场上绕圈找人,既省时间又省心。”网约车司机刘刚说。
杨海波表示,此前有网约车司机反映接送旅客不便,大概率是对车库还不熟悉,熟悉后便能享受到专属停车区的便捷。据其介绍,为提升通行效率,团队经过多次调研和优化设计,最终实现社会车辆从入口到停车位平均耗时仅需2分钟,极大提升了市民的出行体验。
“我每周固定从成都返回南充,之前北站门口车辆乱糟糟的,打车得在车流里找,朋友来接送我时,连个规整的停车地方都没有,特别麻烦。现在规划得明明白白,打车方便,朋友接送时停车也省心,出门心情都好了。”市民李宇说。
便民驿站:功能完善暖人心 候车休憩“五脏俱全”更舒适
为全方位满足旅客在候车、换乘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南充北站在地下空间构建了“室内休憩+生活服务+出行护航”的立体便民配套体系,从细节处为旅客打造温馨出行体验。
![]()
在近2000平方米的乘客休息区,柔软的座椅整齐排列,刚出站的旅客张萌正坐在座椅上,用手机查询换乘公交信息。“坐了3小时高铁,下车时又累又渴,在这里喝口热水、给手机充会儿电,整个人都舒服多了!”她指着身旁冒着热气的开水点,语气里满是满意。目前休息区已安装首批600个座椅,剩余座椅将在本周内全部到位,能有效弥补临时过渡站房座椅不足的问题,让更多旅客“累了能歇脚”。
地下多功能厅的布局同样贴心,南充非遗特产展示区与便民超市相邻,既方便旅客了解地方文化,也能及时补充出行物资。超市货架上,零食、日用品、应急药品等摆放得满满当当,乘客周女士正拿着面包和牛奶往购物篮里放:“一会要坐去攀枝花的长途车,怕孩子路上饿,正好在这里买些吃的,还能给手机充会儿电,不用慌慌张张找便利店了。”
![]()
此外,地下空间内5座公共卫生间同步开放,不仅配备了无障碍厕位和母婴室,还增设了洗手液、纸巾等便民用品,彻底解决了此前出站旅客及接送人员“找厕难、如厕难”的困扰。而400余米长的风雨廊道,更是将“便民”延伸到出行最后一米——从临时过渡站房出来,廊道直接连接地下空间与公交站台、出租车上客区,宽3米的通道内,每隔10米就装有一盏照明灯,夜晚亮如白昼。“不管刮风下雨,走这条廊道都不用打伞,晚上来接人也不怕黑,安全感特别足。”杨海波指着廊道内的照明设施介绍,这条“遮风挡雨路”,让旅客换乘全程不用日晒雨淋淋,出行更安心。
细节优化:倾听民意补短板 民生服务更贴心
民生服务的温度,藏在对每一条市民反馈的重视里。自南充北站地下空间试运行及10月11日正式投用以来,项目团队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主动收集市民意见,仅试运行期间就累计收到各类建议23条,小到标识指引,大到设施运行,每一条反馈都成为优化服务的重要依据。
![]()
“带着老人和行李箱,想坐直升电梯却发现大多没开,只能扛着行李走扶手梯,太费劲了。”此前,不少市民在热线中反映地下空间直升电梯未全面投用。记者实地探访时也观察到,尽管12部扶手电梯已全部正常运转,进出口设置的8部直升电梯中,仅有广场东北角的两部能供旅客使用,其余6部均处于关闭状态,这给携带大件行李的旅客、行动不便的老人及残障人士带来不小困扰。
针对这一痛点,项目现场负责人杨海波告诉记者,团队早已在10月12日启动未开通直升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对电梯的运行系统、安全装置等进行全面检修调试,力争在本月20日前让8部直升电梯全部投入使用。他进一步解释,虽然步行梯和扶手电梯能满足基本通行需求,但直升电梯对特殊群体而言是“刚需”,团队会加班加点推进维护,确保每位旅客都能享受到便捷的出行服务。
不仅仅是电梯的优化,项目团队还同步推进了地下室信号、标识指引等细节改进。针对市民反映的地下区域手机信号弱、部分标识不清晰的问题,已快速协调通讯运营商加强信号覆盖,并增补、更新关键路口指引牌,让通行体验更顺畅。
“今天是我第一次走进投用后的地下空间,本来还怕绕晕,没想到沿路的标识特别清楚。跟着走一点不费劲,根本不会迷路,体验感很好!”市民郑立军说。
![]()
北站地下空间作为成达万高铁关键节点配套工程,始终以“一站式出行”“用得舒心”为核心,把民生细节落实到每一处优化中。后续不仅会完善电梯服务,还将针对市民需求增设多语种指引标识、在休息区加设快充接口,更会通过定期“回头看”持续完善设施,推动民生服务从“满足需求”向“提升品质”升级,打造有温度的出行港湾。
如今,地下停车场实时更新的车位信息屏、风雨廊道里便捷的通行环境,都是民生细节落地的生动体现,这座地下空间正逐步成为南充交通枢纽的民生新名片。
来源 今日顺庆
声明:转载出于宣传服务广大市民、弘扬正义、正气、警示之目的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联系本平台,我们将及时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