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经常有些所谓的“专家发言”登上热搜,对于各种热点事件进行评议。
这样的评议,大多数时候在普通人的心里看来是——“完全不懂别人的难处,还站着说话不腰疼地提蠢建议。”
因为这些“专家”的头衔,在最近几年跌落神坛,成了人人唾弃的存在。
就在最近有专家公开指出“现在的年轻人不生孩子不结婚,导致生育率下降,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立刻就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
乍一听好像其实蛮有道理,其实繁衍生息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延续有着重要意义。
也与我们国内未来几十年内出现的劳动力短缺,社会创新的能力,养老体系的奔溃,等社会现象有着密切的关联。
其实我们仔细一想就能发现其中的逻辑漏洞。
宏观的社会责任,人口红利,代际更替,与微观的社会责任,个体生存,自我实现等,本就应该相互关联,不冲突。
因为生育付出也是贡献,但是个体的其它责任,道德,工作,能力等等都是贡献。
那为什么就抹掉了其它的贡献,单单把生育贡献拉了出来呢?这是否表明了这位专家的观点是个体除了生育价值就没有其它存在的价值意义了呢?
社会责任的狭隘定义
毋庸置疑,其实这就是社会也认得狭隘定义,这样的偷换概念,其实这生育率年年下降,结婚率同样不尽人意的如今,这样的地情况已经发生过很多次。
厦门大学赵燕箐教授曾提出过,可以按照人们生育子女的数量来领取一定的养老金,生育的孩子越多,领取的养老金的金额就多。
这样说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养老金其实是缴纳的税务费,老年人的养老金基本是不能年轻人的税务费中来维持,那么就认为主要还是按照生育子女的人数贡献来领取。
此言一出,很多网友“我连养老金都没有,我还怕你下调?”
甚至为了增加生育率,医院里都开始贴上了拒绝流产的海报广告:
“妈妈,难道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我的错吗?”
“我不介意穷,我不介意别人的嘲笑”
“我不介意你将我送给别人养”
“我不介意在孤儿院长大……”
“或许我的爸爸不负责,或许足够的穷,或许我不大健康,但是你也不能欺负弱小的我呀……”
这样歪曲事实的网友们戏称“索命怨灵”,和美国某些地区一些静止女性流产的法律一样令人费解。
这些所谓的“建议”其实就是个体的价值被抹杀,将一个独立个体,充满着未来无限可能的人生都绑定在“生育”这一件事上。
那我们可能都想问专家一句话:那你们自己做到了吗?
那如果他们真的感觉不生孩子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那他们就应该现在,立刻,马上生十八个孩子,但实际情况又是什么?
现在的社会提供了多元化的机会,也迎来了多元化的一些挑战,当然实现社会责任的路径也是多元化。
那如果专家不能做到像他们自己说的一致的行为,那就先不要对普通人的生活加以指责了。
现实困境带来的压力
专家们的建议就像长出来的杂草,只割掉了头却没解决掉根,然后就说已经解决了问题。
可真正地固根深的问题依然存在,绕过这些只看表面,其实根本不能改变真实现状。
教育卷,职场更卷,结婚成本,生育成本……几座大山同时下压,谁又能扛起来呢,这几座大山同时背,谁有能扛得起?
心理学研究显示:压力是对个体的某种刺激的反应状态,当个体面对压力时候,会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有些人直接躺平,逃避现实,有些人努力拼命赚钱,支撑起了一片天,可是当生育,结婚,职场压力真正的来临,你又该如何去面对呢?
记得上学高中的时候,有位老师刚怀孕,因为高强度的工作,以至于一周没有来上课,后来才知道是因为高强度工作流产。
在这个年代想要冲出一个地位来,对于现在的生育主力的女性来说真的是太难了。
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选择不结婚其实就是对自身生活质量的一种保护,而非对于社会的不负责任。
我想这段时间,专家们输出这些建议的时候,也该“睁眼看看世界”了。
当今互联网与媒体时代,千变万化的浪潮下,跟不上时代的思想就应该被早早淘汰。
随着时代变迁我们的人口结构和家庭与婚姻的模式随着发展一直在不断变化,可以说传统的婚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年轻人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结婚,其实是一种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现象。人们思想,文化,个体独立性,越发开放人类对婚姻的需求下降。
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理论”,关注的就是个体或者群体之间,在某种新文化与旧文化之间碰撞,融合,交流,调整的过程,涉及到语言价值冲突,等等…
而个体的选择也会受到社会文化进步影响与环境的熏陶,从而展现出各种不同的行为反应。
传统的方法与思想规则或许适合那个年代,但绝不会适用于日新月异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今天仍然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苏格拉底曾近说过:“未曾经过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我们对于家庭,社会,责任的定义不断改变,每个人都有权利审视自己的生活,做出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今社会我们更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每个人选择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尊重每一个个体与用力生活好好活着的人们!
感恩您的阅读分享点赞喜欢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