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周,在朝鲜平壤生活六年多了,常往周边农村跑,跟不少生产队员成了朋友。最近有人问我,朝鲜农村人平时咋吃肉?其实他们很有讲究 —— 农忙时专吃猪肉补体力,农闲时就吃鱼肉换口味。今天就跟大伙唠唠我见证的农村 “吃肉日常”。
![]()
去年夏天农忙,我去黄海北道金川里帮忙收小麦,住在生产队员朴顺玉阿姨家。刚到第二天一早,就听见院子里热闹,出门一看,队员们正围着一头刚杀的猪忙活。朴阿姨笑着说:“农忙抢收累,队里特意杀了年猪,让大伙吃口肉补补劲,下午才能接着干重活。”
中午吃饭时,桌上摆着一大盆炖猪肉,肥瘦相间的肉块裹着酱汁,还飘着葱花。队长金大叔夹起一块递给我:“老周尝尝,这是咱队里自己养的猪,没喂饲料,肉香得很!” 我咬了一口,肉质紧实,油香十足,配着糙米饭吃,特别下饭。
金大叔边吃边说:“每年农忙收麦、插秧这两茬,队里都会杀一两头猪。生产队员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弯腰割麦、扛稻穗,没点油水扛不住。猪肉顶饿,吃一块能撑一下午,比啥都管用。” 旁边的年轻队员李哲民也点头:“吃了猪肉,下午割麦都有劲,不然胳膊都抬不起来。”
农忙时的猪肉除了炖着吃,队员们还会做腊肉。朴阿姨把吃不完的猪肉切成条,抹上盐和辣椒面,挂在屋檐下晒干。“这样能存好久,农忙间隙煮一块,配着泡菜吃,方便又顶饿。” 有次我帮着晒腊肉,她还教我怎么选肉:“要选带点肥的,晒出来才香,太瘦的晒完就柴了。”
![]()
等秋收结束,农闲时节到了,农村的餐桌上就换成了鱼肉。上个月我再去金川里,朴阿姨一早拉着我去村边的小河:“今天带你去捕鱼,晚上做辣炖鱼吃!” 河边已经有不少队员,有的用渔网捞,有的用竹竿钓,欢声笑语飘满河面。
没一会儿,李哲民就钓上一条两斤多的鲤鱼,兴奋地喊:“今晚有口福啦!” 朴阿姨告诉我,农闲时队员们不用抢农活,就常来河边捕鱼。“这河里的鱼都是野生的,没污染,肉质嫩。而且捕鱼不用花钱,比买肉划算,还能给孩子们改善伙食。”
晚上朴阿姨做的辣炖鱼端上桌,红通通的汤汁裹着鱼肉,撒着紫苏叶,闻着就流口水。我夹起一块,鱼肉鲜嫩,辣中带鲜,一点腥味都没有。朴阿姨说:“农闲时活动少,吃鱼肉不油腻,还能补营养。我们还会把鱼晒成鱼干,冬天没新鲜鱼时就泡软了炖着吃。”
![]()
有次跟金大叔聊天,他说:“农忙吃猪、农闲吃鱼,是咱村传下来的习惯。农忙要体力,猪肉是‘硬通货’;农闲图清淡,鱼肉刚好。不管啥肉,都是队里大伙一起分享,热闹又暖心。” 说着,他指了指墙上的照片,那是去年农忙时队员们围着吃猪肉的场景,每个人都笑得特别开心。
现在我再去农村,总能赶上队员们的 “吃肉时刻”—— 农忙时的猪肉香飘满村庄,农闲时的河边满是捕鱼的笑声。
![]()
这不同时节的肉香里,藏着朝鲜农村队员们的生活智慧,也藏着他们对日子的热爱。以后我还会多去农村,分享更多这样的小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