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这是毛主席在1963年发出的一项重要指示,大庆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毕竟上过历史教科书,代表人物王进喜。
大寨虽然如今已不算突出,但当时能跟大庆并论也是有原因的,且大寨的代表人物同样也上过教科书,即担任过副总理的农民领袖陈永贵。
陈永贵的人生相当励志,他出生的家庭贫困程度一般人都难以想象,父母都很早离开了他,但他却没有屈服于命运,一直积极乐观地向前走。
全国解放后,他的生活由此迎来了转变,并带领大寨人民在六十年代创造出一个传奇,由此一步步成为国家领导人。
![]()
即便身居高位,陈永贵也保持着艰苦朴素的风格,并且他把这种风格保持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去世前还特意叮嘱家人,自己的葬礼一定要尽可能简单地办。
后来事情也的确如此,这位曾经的副总理葬礼极其简单,基本上也只有家人来参加,显得有几分冷清。
不过,还是有一位昔日的高层领导不请自来,对着陈永贵的遗体三鞠躬,然后流着泪围着遗体转了一圈,随即又匆匆离开了。
这人是谁?为何会特意来祭拜陈永贵呢?
![]()
陈永贵是因为粮食闻名,其实他幼年也吃了不少粮食的苦,1914年他出生于山西昔阳的一个贫苦家庭,那个年代的农民生活特别困难,一年从头忙到尾,还总是吃不饱饭,陈永贵家就是如此。
他6岁时山西发生大旱,家里窘迫到连一粒米都没有了。父亲为了不让家人饿死,只好做了痛苦的决定,将一个家拆成两半。父亲带着陈永贵生活,妻子与一对年幼的儿女则被送给了地主家换点粮食。
这个举动勉强让大家都活了下来,可父亲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指指点点,终于在一天,父亲因承受不住谴责选择了自杀,此后年幼的陈永贵就成了孤儿。
因为粮食,家破人亡,所以陈永贵后来才会对粮食那么上心!
![]()
没有了双清,陈永贵想活下去只能靠自己了,他给地主家放过牛,也去给人当过学徒,只要能有饭吃,什么脏活苦活都愿意干。好不容易长大一点生活稍好了,日本人又打了过来。
当时日寇出于统治的目的,在每个村里都会挑选出一个人来当伪“维持会代表”,这个“代表”需要帮助日寇管理村子,同时还要当特务,如果发现抗日武装及八路军,要及时上报。陈永贵很不幸就被选中了。
这种当汉奸的事,陈永贵当然不愿意做,可拒绝日本又会马上报复,在他心受折磨期间,有人点醒了他:日本人让你干你就干,正好还可以打探些消息给共产党嘛。
陈永贵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当上伪官职可以接触到一些日本人的情报,把这些消息传递给八路军,也算是为国家出力了啊。之后他就表面答应日寇,实则一直在为共产党打掩护、传消息,当地的八路军都很感谢他。
![]()
只是好景不长,很快有人将陈永贵所做之事秘密报告给了日本人,因此陈永贵被抓去严刑拷打。他是条汉子,无论日寇用何种刑罚,他始终没有吐露任何机密,最终八路军和乡亲们凑了钱疏通,将他救了出来。
陈永贵与共产党的由此展开,后来解放战争他又在正太战役中积极配合晋察冀军区,获得了表扬,并成功于1948年入党。当然,他能被人熟知,主要还是与大寨之间的互相成就。
大寨位于太行山脉中的虎头山之下,地貌以山高、沟深、坡陡为主,基本上没几块良田,解放初期整个村子的平均亩产粮食不足80斤,民众的生活极为艰苦。
1952年,陈永贵当上大寨党支部书记后,开始着手改变这一切,他转遍了村里的山头,与支部的人谋划了很久,决定发动群众,将贫瘠的石头坡地改造成保水、保土、保肥的良田!
![]()
这个想法非常大胆,实现起来也特别困难,但陈永贵没有瞻前顾后,做好计划后就带领全村人民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1953年冬,大寨人民通过48天奋斗,从500多米长的白驼沟中开辟出5亩良田,这是个好消息,至少证明了他们的方法是有效的!随后大寨村又在后底沟、小背峪累计改造出33亩良田。人心齐,泰山移!
1956年是大寨开荒造地后的首个丰收年,成绩非常喜人,粮食亩产达到349斤,比起建国初翻了几倍!
最可贵的是,由于条件所限他们改造过程中没有火药、机械的辅助,就是靠大家的双手将穷山恶水改造出高产的良田,从他们身上,我看来的中国人“愚公移山”的精神。
![]()
后来的一段时期,周边很多村镇都虚报产量,大寨却坚持如实上报亩产540斤,当时上级有人找过陈永贵,说如果还是这个数字,就不能当劳模,不能去天安门观礼。陈永贵回答:宁可不上天安门,产量一斤也不多报。
正是因为他的务实,大寨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没人挨饿的同时还能完成了上交余粮的任务,这在当年很不容易。
不过人力有时候还是很难抵御天灾,1963年8月,大寨遭受了特大洪灾,七天七夜的暴雨过后,整个村子几乎成一片废墟,庆幸的是,陈永贵及时做了安排,人都是安全的。
看到好不容易建设好的家乡成了这幅模样,不少村民痛哭失声,陈永贵看到后立马说:哭什么?人一个没被冲走,房子塌了可以再建,粮食没了可以再种,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在他的鼓舞下,所有人重新振作起来,夜以继日齐心协力重新建设大寨。
![]()
当时整个昔阳都受了灾,国家也拨了很多救灾款及物资,陈永贵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不要国家救济款、救济粮、救济物资,并且承诺:社员口粮不减少,集体储备粮不减少,国家征购粮不减少。
没想到,他们真的做到了,当年他们社员口粮400斤、上交国家24万斤,完成了国家的任务。没要人、没要钱,还能有这样出色的成绩,消息也传到了毛主席耳朵里,主席称赞“穷山沟里出好文章”。
1964年主席还特别邀请陈永贵到人民大会堂演讲,向全国传授一下农业方面的经验。
从1967年开始,陈永贵的职务有了显著提升,历任昔阳县委书记、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晋中地委书记等职。1975年更是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提议下,被任命为国家副总理,成为副国级领导人,主管国家农业方面的事情。
![]()
后来陈永贵曾经尝试过推行大寨经验,只是由于大环境的变化,收效不太乐观,当时华国锋等领导人因为此事与他有过多次争吵,他也面临着很多压力,最终陈永贵就选择了在1980年辞去身上的职务。
1983年,陈永贵还是想为国家做点什么,就写信给中央,随即被任命为北京东郊农场任顾问,继续在农业方面发光发热。
1985年,陈永贵查出身患肺癌,医生说如果积极治疗,还是能控制住稳定一段时间,但陈永贵认为自己年纪已经很大了,不应再浪费国家的财力人力,因此拒绝了医生的建议。家人多次苦劝也没办法改变他的心意。
1986年3月26日,陈永贵病逝于北京,临终前他嘱咐家人葬礼不需要通知别人来参加,自己家人办一下就够了,不用浪费国家的钱财。因此,这位担任过副国级领导人的农民领袖,葬礼冷冷清清,基本上没有外人参加,除了华国锋是例外。
![]()
华国锋当时也在北京,听说陈永贵去世的消息后,立刻赶到了陈永贵家里,虽然早前因为工作他们有过多次争吵,外界也以为他们私交很差,但华国锋还是来了。
他进入灵堂后对着陈永贵的遗体三鞠躬,然后流着泪围着遗体走了一圈,之后又安慰了家属几句便匆匆离去。
其实华国锋在陈永贵辞职后不久也申请辞去了领导职务,他之所以来,是出于对老同事的怀念,也是肯定陈永贵对农业所作出的贡献。
不管怎么说,陈永贵身上那种不认命、勇敢向前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能从一个农民成长为国家领导人,也是一大传奇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