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娄烦:绿色田野奏响希望之歌

0
分享至

在巍峨的吕梁山脉东麓,汾河、岚河蜿蜒穿行于群山之间并交汇于此。这里,便是娄烦县,一个曾因地理阻隔而略显沉寂,却在新时代的春风里,悄然奏响生态蝶变与希望之歌的地方:山峦叠翠的壮阔、汾水汤汤的灵动、红色基因的传承和乡村振兴脚步的铿锵。

青山绿水映初心

驱车行驶在蜿蜒的公路上,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汾河水库,另一边则是连绵起伏的青山。这正是“青山绿水”的真实写照,更是娄烦县以绿色发展为引领,集聚绿色优势、打造生态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娄烦县坚持实施点、线、面相融合的“创森”工程,从通道绿化到荒山绿化、从河道绿化到环库绿化、从环城绿化到企业绿化、从村庄绿化到生物廊道绿化,八大工程的实施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深根植于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目前,娄烦县全县森林覆盖率24.68%,林木绿化率56.78%、林草覆盖率75.4%,这不仅是数字上的简单飞跃,更是娄烦人用汗水浇灌出的生态福祉。

“娄烦县实施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项目村庄绿化工程,包括村庄内道路绿化、小游园广场建设、闲散绿地绿化和背靠山绿化四部分,涉及105个村。”谈及县里的发展,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王国彭脸上洋溢着自豪。“现如今,‘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的美好愿景,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有着“凤栖娄烦,七彩湿地”美誉的汾河湿地公园,依托娄烦自然山水及景观而建。项目的建成运营降低了汾河河道污染物入库含量,提升了汾河水库库区水域环境质量,确保“一河清水向南流,汾河碧水润省城”,更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景观效应,既有环保效益,又有视觉享受。

此外,娄烦县还积极推进多个生态项目。周洪山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占地面积9739.86亩,涉及道路工程、停靠点工程等;汾河上游湿地保护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目前已栽植油松、白皮松、国槐、白蜡等各类苗木13万余株,完成草坪、绿篱、地被共6万平方米;封山育林工程在杜交曲镇展开,封山育林面积1万亩。

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几年来,娄烦县先后荣获“国家避暑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等美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得到生动的体现。

“红绿”融合谱新篇

走进峰岭底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灰瓦黄墙的民居,错落有致地镶嵌在青山绿水间。村道宽敞整洁,两旁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到处是一片和谐宁静的田园风光。

峰岭底村,毗邻全省最大的人工湿地公园,背靠峰岭山,太原国际自行车赛道穿村而过。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政治活动家、理论家,中共北方党团组织主要负责人,山西党团组织创始人高君宇出生、生活的地方。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3A级旅游重点村。

2024年8月,峰岭底村启动“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项目,涵盖峰岭底村游园、村委会停车场与陶瓷工坊改扩建、露营基地、民宿小院、民房、河坝及跨渠桥的改造等多个建设板块。同时,峰岭底村还依托自身独特的红色底蕴和生态优势,通过整体规划和环境整治,推出了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的融合发展模式,让村集体的收入增加了,村民钱包鼓了。我们还与周边村集体联动发展乡村旅游,正在实现从‘2小时观光游’到‘2天过夜游’的转变。”峰岭底村党支部书记王旭珍说。2024年,峰岭底村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带动脱贫劳动力务工500余人次,村民依托红色旅游销售小米、土豆等农产品的收入达10余万元。

以绿为本,向绿而生。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娄烦各乡镇纷纷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静游镇、天池店乡积极打造庭院经济。深挖官庄木版画、雪梅刺绣等非遗资源,建成“非遗工坊”6个,开发文创产品36类;打造“釜山88”小番茄等特色种植基地8个,建成精品民宿集群12处。

罗家曲村全力构建“农文旅结合”产业格局。旺鑫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每年带动村民稳定增收24万元。绣娘馆带动50个绣娘编制献血纪念品,为村集体增收4万元,带动绣娘增收8万元。

产业引擎添动能

在“娄烦·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开放式直播间,一位主播正在向粉丝们推荐着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商品展示体验中心内,陈列着娄烦山药蛋、小米、麻油、番茄丁、非遗刺绣等40余种特优产品,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娄烦·乡村e镇”自2023年投入使用以来,统筹开展包装、设计、营销、策划、培训和直播等服务,培育经营主体,扶持主导产业发展。现已创设5个“小而美”特色自主品牌,与13家企业及40余款产品建立合作,通过架设城乡桥梁、联通县内县外、促进商务流通,有力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致富。

说起娄烦县特色农产品,就不得不提“娄烦山药蛋”。“娄烦山药蛋”曾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出口东南亚,是娄烦县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产业。近两年,娄烦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8万亩。2024年,总产量达10万吨左右,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此外,娄烦县还积极发展火麻种植与加工产业。近两年,火麻种植面积达3.9万亩。2024年,全县火麻总产量达280万公斤。如今,火麻产业由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产业发展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旅游开发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大产业。

在农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娄烦县还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新实施了云顶光伏电站、杜交曲风电场等项目。目前,全县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453.43兆瓦,年发电量总计达6亿千瓦时。未来几年,还将建设装机总规模为67万千瓦的风电、光伏新能源项目8个,设计装机容量总规模为70万千瓦的混合储能电站项目3个,全力打造太原市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县。

如今的娄烦,绿意盎然、人民幸福、产业兴旺,一条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正在向远方延伸。这山水间的蝶变,也是娄烦人民心中最动人的希望之歌。

来源:山西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锦绣太原 incentive-icons
锦绣太原
太原市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
75804文章数 75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