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十年:合宿高铁泗洪段的发展轨迹
泗洪的高铁梦,始于一场迟到的机遇。
在苏北干线铁路发展的黄金时期,泗洪因地理区位与规划调整,遗憾错失先机,长期陷入 “北上南下必转车” 的交通困境。这种不便如同无形的屏障,将泗洪与长三角核心区的快速交流隔离开来。
2015 年,“合新高铁”(合肥 - 新沂)规划的提出,为泗洪带来了曙光。作为国家高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线路首次将泗洪纳入规划,明确设站的消息让百万泗洪人看到了在家门口乘高铁的希望,高铁梦的种子自此生根发芽。彼时,合宿高铁(泗县至宿迁段)作为合新高铁的关键环节,承载着泗洪接入全国高铁网的核心期望。
![]()
然而,项目推进之路布满荆棘。最初纳入合青高铁(合肥 - 青岛)规划的合宿段,因线路多次拆分与合并,建设进程充满变数。2019年,安徽段率先开工建设,而江苏段(含泗洪段)却因跨省协调等问题迟迟未能启动。2024 年底,宿迁市将合宿铁路纳入 2025 年 “前期研究类工程”,意味着实质性开工仍遥不可及。
![]()
尽管历程波折,但泗洪的高铁梦从未熄灭。2025 年以来,项目迎来了些许积极信号:江苏段用地预审已完成,可研报告通过国铁集团审查,两省正协同推进上报审批事宜。泗洪北站的规划细节对外公布,人们有理由期待,这 59 公里的 “断头路” 终将被打通。
![]()
截至 2025 年 10 月,这条全长仅 59 公里的线路仍处于可研批复阶段。省交通运输厅回应称,报告有望在年底或明年年初获批,若 2026 年开工,预计 2029 年底至 2030 年才能通车。
![]()
执念背后:百万泗洪人的交通焦虑与发展渴望
“等高铁” 早已成为泗洪人共同的记忆。
从论坛里常年置顶的讨论帖,到泗洪各媒体对合宿高铁泗洪段的持续报道,高铁话题总能引发强烈共鸣。这份执念,源于交通滞后带来的切肤之痛,更藏着对城市发展的迫切期盼。
![]()
对泗洪人而言,高铁是打破出行困境的刚需。泗洪现行交通方式堪称 “折腾”:外出需先坐大巴,再换乘高铁;农产品外运主要依赖公路,物流成本比高铁开通后高出 15%。年轻人调侃 “回家先转三座城”,老年人感叹 “出远门得提前两天规划”,这些日常细节里,藏着对高效出行的深切渴望。
![]()
对城市发展而言,高铁是破解 “边缘化” 的关键。合宿高铁泗洪段的建成,将使泗洪从 “交通末梢” 变为 “枢纽节点”,不仅能快速对接合肥、青岛等城市的产业资源,更将深化与苏南的经济联动,为泗洪发展注入动力,助力苏北承接苏南产业转移链条向纵深延伸。
![]()
从线路功能看,泗洪至泗县段是合新高铁贯通的最后一环。它北接在建的京沪二通道潍宿高铁,南连即将通车的合宿高铁安徽段,建成后将形成合肥至青岛的直达高铁通道,使泗洪成为串联皖北、苏北与山东半岛的枢纽节点。若缺失这段线路,安徽段只能沦为服务合肥与沿线县市的城际铁路,无法发挥连接南北的网络价值,而泗洪也只能继续困在 “大巴转高铁” 的循环里,错失融入国家 “八纵八横” 高铁网的机遇。
![]()
这种执念,更是对公平发展权利的追求。当周边县市陆续迈入高铁时代,泗洪人看着隔壁泗县即将通车的消息,心中的滋味复杂难言。正如网友所言:“不是我们太心急,是等了太多年。” 从 2015 年的希望燃起,到 2025 年仍在等待批复,十年光阴里,官方报道多次提及 “进展”,却始终未见实质性突破,“有望”“力争” 等模糊表述,更让这份期盼多了几分不确定性。
![]()
对泗洪人而言,高铁早已超越了交通设施的意义,成为一种情感寄托与发展信念。它承载着外出游子的归乡期盼,藏着创业者的逐梦希望,更维系着一座城市对未来的向往。或许正如泗洪风情网网友的留言:“等了十年不算久,只要能通,再等几年也愿意。”
毕竟,对一座城市来说,没有什么比 “有盼头” 更重要。
泗洪人的高铁梦,终会在等待中开花结果!
@泗洪人,你对高铁的执念是什么?
欢迎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