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党这主席选举眼看就到10月18日投票了,现在是10月16日,只剩1天时间,大家伙儿都盯着看热闹。蒋万安这个台北市长,总算在10月15日憋不住了,公开表态支持郝龙斌。这事儿一出,岛内媒体炸锅了,好多人都觉得郑丽文这下子麻烦大了,她的胜算是不是直接归零了?
国民党从2024年底就开始闹腾,现任主席朱立伦说不连任了,这就把党内那些老江湖和新面孔都搅和进来了。最早的时候,台中市长卢秀燕被捧得挺高,她在地方上干得有声有色,很多人觉得她合适。但卢秀燕自己不玩儿,转头说专心市政,不趟这浑水。结果郝龙斌在2025年6月跳出来,说要参选,口号是推动世代合作,重建党共识啥的
郑丽文呢,7月初就登记了,她靠着强硬的两岸立场,拉拢了不少深蓝票。其他还有罗智强、张亚中、赵伯源、蔡志宏这些人,各有各的招牌,罗智强搞青年参与,张亚中死守统派路线。登记期是9月1日到5日,中常会确认六个人资格,党员直选,总党员数大概30万,得党龄满一年、党费缴清才能投。郝龙斌团队从9月中就开始跑基层,开小会聊党务改革,比如简化入党手续、加强基层训练。郑丽文靠线上直播和街头演讲,喊国民党得回归传统,别老向绿营低头。10月初民调,郝龙斌35%,郑丽文32%,别人分剩下的,形成两人拉锯。
![]()
选举冲刺阶段,地方大佬们开始站队。新北市长侯友宜10月10日先动,他跟郝龙斌见面后,对媒体说郝的行政经验对党有帮助。桃园市长张善政10月12日发,直说郝是合适人选。彰化县长王惠美、南投县长许淑华这些人也陆续跟上,凑齐七个县市长挺郝。这帮人一抱团,就想制造雪球效应,让更多党员跟着走。郑丽文那边不甘示弱,靠黄复兴党部和深蓝群体,杨学仁这个台退役将官社会服务总会会长,10月13日公开喊话,让17万票集中投郑。他还办退役军人聚会,聊国民党两岸政策的延续性。深蓝这块铁票仓,对主流派系的号召不太买账。
![]()
关键时刻,蒋万安10月15日表态了。郝龙斌在社交媒体上放合照,转述蒋的话,说郝是稳健务实的党主席人选。郝的团队赶紧发新闻稿,强调世代团结,拉拢中生代。媒体分析,这张牌分量不轻,蒋作为蒋家后代,在党内有象征意义,能带动年轻党员。郑丽文团队回应,说尊重选择,但选举看全体党员。10月16日,郝继续跑台北党部,郑去高雄造势。中常会10月17日敲定投票细节,投票站、计票程序啥的,确保没猫腻。整个过程,党内派系斗争明摆着,主流对深蓝的拉锯成焦点。
![]()
蒋万安跟郝龙斌的渊源,得从2015年说起。那年国民党在2014九合一选举吃大亏,丢了好多县市,党内低迷。蒋万安从美国回来,找上时任台北市长的郝龙斌。郝回忆,蒋当时忧心党未来,希望新人站出来。蒋想选台北第三选区立委,郝承诺初选公平。这对新人来说是金钥匙,避免派系干扰。
2016年1月,蒋当选立委,起步稳了。2022年台北市长选战,郝又出力,动用旧人脉,像钟小平、游淑慧这些,帮蒋动员基层,街头宣传、选民联络。蒋胜出后,市府人事安插李四川当副市长,朱立伦从中协调,显示蒋跟主流派绑紧了。2025选举,蒋表态时点出郝两优势:管理大团队经验,从台当局到八年市长;选战实战,从2006和2010两次市长选举,学到应对绿营招数。这把支持从私人拉到党大局。
![]()
不过,蒋这牌在2025年没2021年那么猛。那年他拉20多立委,搞弃保效应,帮朱立伦赢。现在党内权力散了,蒋是第八个挺郝的县市长,更像收尾,强化整合。但郑丽文在深蓝有根,杨学仁呼吁稳住票源,这些人抗拒主流。党内矛盾升级,挺郝阵营批郑没帮党赢过选举,还提她卸任没缴党公职分摊金。郑支持者回击,南投副议长潘一全10月14日说郝赢就退党,分裂风险大。选战里还玩大陆牌,蓝营学绿营,质疑对手两岸立场,党内骂这动摇核心。洪秀柱旧部李昶志10月15日说,赢主席若分裂,胜利没意思。境外介选疑云也搅局,加剧负面。
![]()
选举倒数,郝和郑对决暴露问题。郝若赢,可能推行政改革;郑若上,强化两岸。但党裂痕深,影响2028竞争力。国民党得修补这些,重建信任,不然重返执政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