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62年尼赫鲁向美求援,调3万王牌再侵华,丁盛:狗屁王牌不如国军

0
分享至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聊了聊印度在中印边境问题上的转变,其中说到印媒在叙事上又一如既往的“模糊重点”。

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妨就来聊聊中印边境问题早期发生的事情。

比如1962年时,印军被解放军用很短的时间打崩,活生生将一场侵略战打成了“首都保卫战”,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恼羞成怒之余还很慌张,赶紧写了封信求美国出兵援助,打算再调3万王牌再侵华。



对此开国少将丁盛忍不住吐槽:狗屁王牌,还不如国军!

印军真的不太行

事实上不光是丁盛,包括张国华在内的其他对印作战指挥官,在战前都高估了印军的实际战斗力。

这主要也是因为印度靠着“不结盟运动”在国际上混的风生水起,而当时正在激烈争霸的美苏也都想要拉拢印度,于是许给了印度很多好处。


【尼赫鲁正好是“不结盟运动”发起人之一】

印度通过从美国那里拿票子,从苏联这里搞武器,确实发展的很快。

相比之下中国那时候的情况并不乐观,在与苏联交恶后,中国只能依靠自己图发展,刚好当时还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日子过得属实紧巴。

这时候要是和印度打仗,花钱不说,最重要的是解放军高原作战的经验并不多,要是吃了败仗,恐怕还得赔东西。

于是中国这边尽可能的隐忍了,却不曾想印度那边“蹬鼻子上脸”,在中印边境的动作越来越嚣张,见此情景,毛主席再三权衡了一下,还是决定打自卫反击战。


【毛主席】

当时担任策划西藏军区司令员的张国华被任命为东线总指挥,毛主席担心张国华有压力,还多次找他谈话安慰。

但张国华很稳,他向毛主席承诺一定会打赢,这之后张国华就安排了一系列考察工作,并针对性制定了对敌战术,做好了和印军血拼到底的准备。

结果等解放军和印军正式交手后,张国华都无语了,这印军也太脆了!!!

丁盛的评价更直白

而相比于张国华,主要指挥东线瓦弄之战的丁盛将军,对印度的评价更显直白和“芬芳”。


【丁盛将军】

丁盛接到军委指挥瓦弄方向的对印作战命令时,人还在重庆军部,为了尽早掌握前线信息,他丝毫不敢耽误,赶紧带领军委指定的军官和1个警卫排,几经辗转抵达目标地,并迅速展开战术部署。

也是因为没和印军正面碰过,丁盛非常谨慎,一下手就综合指挥所大家的兵力部署建议,制定出三个方案,并且还在首选的第一个方案上,全面考虑了战局发展可能出现的情况,研究出来两个补充方案。



瓦弄之战正式打响后,丁盛以第一方案为主,命令部队将主要兵力兵器集中在瓦弄印军的左侧,进行迂回包抄,同时参照第二补充方案,命令小支部队实行穿插分割和近战夜战,尽可能消耗敌人有生作战力量,为大部队的迂回包抄创造更大的有利条件。

结果没曾想,只靠小支部队的穿插分割和近战夜战,印军步兵11旅就直接被团灭了。

前线战报传来的时候丁盛都愣了:这就全歼了?


【丁盛将军】

与此同时,远在印度首都的尼赫鲁也很崩溃:这怎么就被人家全歼了?

又怒又谎的尼赫鲁赶紧给美国写信,希望美国能给些军事援助,让自己能再调3万王牌侵华。

但信刚送出去,中国这边就宣布“自卫反击的教训目标”达成,解放军撤了。

尼赫鲁瞬间心梗,继续求援,那就将舆论优势送到了中国手里,不继续求援,国内怎么交代?

但不管尼赫鲁想了什么,对印自卫反击战还是就此画上了句号。


【对印自卫反击战一角】

后来尼赫鲁意图再调“王牌”侵华的消息传到国内后,丁盛想想当时的战场经历,实在没忍住评价了一句:狗屁王牌,还不如国军。

参考资料:

【1】《1962年中印战争:毛泽东大手一劈,“扫了它”》 上观新闻[2017.7.5.] 【2】《瓦弄反击战为何强烈地震撼了印度朝野?——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百问之五》 观察者网[2022.1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盒子里的密探 incentive-icons
盒子里的密探
生物圈的神奇,宇宙的奥妙
2431文章数 5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