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州市青少年宫侨乡少儿艺术团南音团携节目《福盈刺桐城》赴重庆参加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活动。为确保演出所需的珍贵乐器和道具安全运抵,家长志愿者程海捷主动承担运输任务,独自驾车1600公里,将物资完整送达目的地。
![]()
《福盈刺桐城》作为展示泉州南音传承创新的重要节目,演出乐器中的传统南音乐器及定制道具,其结构精细、运输要求高。考虑到常规物流运输可能存在的损坏风险,为确保节目顺利参赛,家长程海捷自愿采用自驾方式护送。
![]()
![]()
行程中,程海捷独自驾车,途经多省,历时两天,最终于演出前安全抵达重庆。乐器及道具均完好无损,保障了节目的顺利排练与演出。艺术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程海捷的志愿行为是泉州市青少年宫家长志愿者群体的缩影,充分体现了家长对传统文化传承及青少年艺术教育的大力支持,也为团队参赛提供了重要保障。
![]()
![]()
此次南音团参与“群星奖”评选,旨在向全国展示泉州南音的艺术魅力及南音艺术在青少年群体的传承成果。
祖孙三代的南音雅乐
在泉州市青少年宫侨乡少儿艺术团南音团,团员朱琳琳的南音学习之路,始于家庭的耳濡目染。她的外公和妈妈都是南音爱好者,这份对千年古乐的热爱,自然而然地传递到了第三代。
![]()
“小时候,常听妈妈和外公在家吟唱南音,那悠扬的曲调让我着迷。”朱琳琳说。在家人的影响下,她从小就对南音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系统学习这一传统艺术。
![]()
随着演出基础日渐扎实,朱琳琳开始与妈妈、外公一起参加小型演出。祖孙三代同台表演,成为他们家庭生活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一根南音弦,连着三代人,古老的曲调在这个家庭中不断回响、传承。在泉州,像朱琳琳家这样三代传承南音的家庭并非个例。南音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通过无数个家庭的代际传承,在泉州这片土地上延续着旺盛的生命力。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