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场里,有这样一家企业,你可能没听说过它的名字,但它生产的产品却悄悄进入千家万户,甚至搭载在最新款的新能源汽车上。
这家市值突破1900亿元的公司,掌握在一对低调的绍兴父子手中。
![]()
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农机修配厂,到全球制冷元器件领域的隐形冠军,三花智控的成长轨迹堪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
张道才和张亚波父子用四十年的时间,向全世界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
1984年的浙江新昌,一家名为"新昌制冷配件厂"的小厂刚刚完成改制。
时任厂长张道才站在简陋的厂房前,目光却已投向远方。
那时的中国,冰箱开始走进普通家庭,空调还是奢侈品,但张道才敏锐地察觉到,制冷行业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创业初期的日子并不好过。由于技术落后,他们生产的产品常常达不到客户要求。
张道才至今还记得,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关,整个团队曾经连续加班三个月。
"那时候我们连像样的检测设备都没有,全靠老师傅的手感和经验。"
![]()
他们积极寻求突破,终于找到了上海交通大学,谈妥了合作。
在高校专家的指导下,他们成功研制出第一款"两位三通电磁阀"。
这个看似微小的零件,不仅打破了国外厂商的长期垄断,更为企业带来了第一桶金。
![]()
随着中国家电行业的腾飞,三花智控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们开始向空调核心部件——四通换向阀发起挑战。
这个部件堪称空调的"心脏",技术门槛极高,长期被美国兰柯公司垄断。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我们疯了,”一位老员工回忆道,“但我们张总常说,没有攻克不了的技术难关,只有不够坚定的决心。”
经过无数次试验,他们终于掌握了四通阀的生产工艺,产品性能甚至超越了国外同类产品。
![]()
有趣的是,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兰柯公司,在1998年主动找上门来,开出了2500万美元的高价,想要收购三花的四通阀业务。
这笔收购资金相当于三花当时数年利润,但是面对这笔巨款,张道才却婉言谢绝了。
"别人可能觉得我们不识抬举,但我们清楚自己的价值。"张道才后来解释说。
果不其然,短短几年后,三花智控反而收购了兰柯公司的四通阀业务,上演了一出精彩的"蛇吞象"大戏。
![]()
企业发展蒸蒸日上之际,张道才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
他的儿子张亚波从上海交大毕业后,并没有立即进入管理层,而是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
![]()
“父亲对我的要求特别严格,”张亚波笑着说,“刚到上海分公司时,我每天都要跟着老师傅学习技术,和普通员工一样三班倒。”
这种严格的培养方式,让张亚波快速成长。
他从总经理助理做起,先后在技术、销售、管理等不同岗位历练,逐渐摸清了企业的方方面面。
2015年,张道才放心地将总裁职位交给了儿子,完成了企业的平稳交接。
![]()
就在企业如日中天之时,张道才父子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进军汽车零部件领域。
当时,三花在制冷行业已经做到全球领先,为何要冒险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这个决定的背后,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2008年,张道才拜访了万向集团的鲁冠球。
![]()
一见面,鲁冠球就兴奋地向他展示了几块锂电池,并极力推荐他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
这次交流让张道才深受启发,回去后立即组织团队进行市场调研。
说来也巧,就在同一年,三花在考察以色列一个太阳能项目时,张亚波第一次见到了特斯拉的Roadster电动车。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续航能达到300公里的电动车,”张亚波回忆道,“当时我就意识到,这可能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
![]()
父子二人不谋而合,立即决定将汽车热管理系统作为新的发展方向。
然而,转型之路并不平坦。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比传统汽车复杂得多,需要全新的技术方案。
![]()
"那段时间,研发团队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一位技术负责人透露,"光是车用电子膨胀阀我们就迭代了十几个版本。"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他们终于成功研发出满足新能源汽车要求的热管理部件。
2017年,三花智控迎来高光时刻。在特斯拉Model 3的首批交付仪式上,三花作为核心供应商受邀出席。
这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首次进入特斯拉一级供应商名单,标志着中国制造在高端汽车零部件领域实现了突破。
![]()
如今的张亚波,早已独当一面。在他的带领下,三花智控又开始新的布局:仿生机器人领域。
"这可不是一时兴起,"张亚波解释说,"我们在精密制造和热管理领域积累的技术,正好可以应用到机器人关节等核心部件上。"
走进三花智控的展示中心,会看到这样一组数据: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4%以上,拥有专利4300多项,产品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代代三花人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
![]()
"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专注,"张道才总结道,"四十年来,我们只做了一件事:把每个零件都做到极致。"
或许,这正是三花智控能够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
在三花的新昌总部,有一面特殊的照片墙,记录着企业从农机修配厂到跨国集团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张亚波经常在这里驻足,他说:"这些老照片提醒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如今,这对绍兴父子依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
张道才每天最早到公司,张亚波则经常深入生产一线。
在他们看来,制造业没有捷径可言,唯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资料
1.36氪:《1900亿,浙江父子火了》
2.东方财富网:《三花智控行业地位及战略分析》
3.中金在线:《东吴证券:上调三花智控目标价至46.8元,给予买入评级》
4.绍兴网:《这家绍兴企业一路狂飙,市值冲刺2000亿!》
5.搜狐新闻:《营收破 279 亿 + 市值超千亿!探访三花2025增长密码》
6.格隆汇:《三花智控(002050):制冷多点开花 汽零环比改善》
(小可 老A)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